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PAD)是糖尿病足和截肢发生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具有血管病变发病早、病变易弥散、发展快等特点[1]。 PAD主要累及下肢动脉,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缩小,甚至闭塞,使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坏死。早期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2]。通过对5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16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胃癌进行T分期并与病理对照,确定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CT,MDCT)在术前T分期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经胃镜证实的62例患者(63个病灶),术前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和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随后根据5 mm层厚横断面图像情况重组薄层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图像,由两名资深放射科医师共同完成T分期,术后与病理对照。结果 MDCT结合MPR技术后对胃癌的检出率为96.7%,其中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66.7%,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0%。胃癌的MDCT大体分型准确率为88.9%。63个胃癌MDCT术前T分期总体准确率为71.4%,其中早期胃癌准确率为33.3%,进展期胃癌准确率为75.4%。结论采用MPR后处理技术的MDCT配合动态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大体分型和T分期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糠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它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满则溢,盈则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相似文献   
4.
5.
分析9例肝脓肿在不同疗程中的不典型CT表现及其原因,以及误诊原因,认为对于可疑病例作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提高其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p38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大量研究显示p38在能量代谢中具有广泛的作用.p38参与脂肪组织、骨骼肌、胰岛细胞和肝脏等组织、器官的能量代谢,这些组织、器官都是控制能量代谢的主要组织与器官.在白色脂肪组织,p38对脂肪细胞分化和葡萄糖摄取的重要作用是一致公认的,尽管p38对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至今尚未定论;在棕色脂肪组织,p38对解偶联蛋白-1基因转录起促进作用.在骨骼肌,虽然p38对葡萄糖摄取的作用仍有争议,但p38对骨骼肌细胞分化和骨骼肌线粒体生成的重要作用是非常肯定的.在胰岛细胞,p38似乎与细胞凋亡有关;p38还可能控制胰岛素原基因转录,但对胰岛素分泌无明显作用.在肝脏,p38在肝脏的糖、脂代谢中起核心作用,一方面,p38通过抑制肝脏糖原合成,增加肝脏糖异生,使血糖升高;另一方面,p38通过抑制肝脏脂肪合成、促进脂肪酸在肝脏的氧化代谢,从而抑制脂肪在肝脏的贮存;另外,p38还通过调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和胆汁代谢对胆固醇代谢起关键作用.p38不仅参与心肌细胞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也通过影响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9岁,反复阵发性头痛数年,以后枕区为主.无恶心、呕吐及其他神经症状,休息后好转,一直未予以重视,未行任何检查和治疗.因症状渐加重10 d,并出现反复呕吐,于2008年12月10日就诊.体检:神志清楚,头部未及明显包块及压痛,生理性反射对称,病理性反射未引出.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大血管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而2型糖尿病又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事实上,早在血糖出现异常升高以前,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就已经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血管疾病也早就“瞄”上了您……  相似文献   
9.
45例鼻窦炎冠状位CT扫描结果说明其能正确反映鼻窦炎的解剖变异,病变范围,程度以及与周期结构的关系,减少手术并发症,是目前功能性鼻内窥主前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评价CT动态增强特性对孤立性肺结节 (SPNs)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9例SPNs分为 3组 ,恶性组2 9例 ,炎性组 12例及其它良性结节组 8例 ,均做了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动态增强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 ,评价强化峰值 (PH)和强化方式在 3组间有无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CD3 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 ,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PH与MVD有无相关性。结果  3组SPNs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不同 ;恶性组和炎性组PH均高于其它良性组 [PH分别为 ( 4 5 .4± 19.0 6)HU、( 5 3 .7± 10 .98)HU、( 9.0± 4.77)HU ,P <0 .0 1] ,恶性组与炎性组PH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PH与MVD呈正相关 (rs=0 .62 3 3 ,P <0 .0 1) ;3组SPNs的强化方式有极显著差异 (Ρ <0 .0 0 1)。结论 SPNsCT动态增强扫描可反映结节的血管化程度、血流动态变化过程及强化特征 ,有助于对结节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