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HFNC)与经鼻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HFNC治疗,对照组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呼吸窘迫评分体系(CS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呼吸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C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TcSO2、PaO2于治疗24 h后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及肺部湿啰音、肺部炎症情况均改善,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HFNC治疗可明显改善通气功能和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nCPAP治疗,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背景 儿童重症肺炎常同时伴随脏器损害,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因此,进行早期有效易行的腹内压(IAP)监测是指导儿童呼吸道危重症抢救治疗的关键,但相关报道较少。目的 评估不同通气方式IAP监测在小儿重症肺炎抢救中的作用及预后评估,为脏器保护治疗等方面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4月入住河北省儿童医院ICU的15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信息,并抽血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给予相应处理及适当的氧疗,并根据氧疗通气方式分为A组(鼻导管吸氧)、B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及C组(机械通气),每组50例。监测入院后24 h、72 h 3组IAP。根据入院72 h IAP,将C组分为IAP增高亚组(>10 mm Hg,1 mm Hg=0.133 kPa,32例)及IAP正常亚组(≤10 mm Hg,18例),记录患儿呼吸机参数:呼气末正压(PEEP)、峰压(PIP)、氧浓度(FiO2)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发生率,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A、C组年龄低于B组,入院时C组CRP、PCT、PaCO2高于A组与B组,SaO2、PaO2低于A组与B组(P<0.05)。3组患儿入院时I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通气24 h及通气72 h IA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通气24 h及通气72 h C组IAP水平高于A组与B组(P<0.05)。不同时间点B组及C组IA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通气24 h IAP水平高于入院时,通气72 h IAP水平高于入院时及通气24 h(P<0.05)。C组入院72 h IAP增高亚组PIP、FiO2、MODS发生率高于IAP正常亚组(P<0.05)。结论 不同给氧方式(鼻导管吸氧、经鼻CPAP及机械通气)所致气道压力不同对IAP可能会产生影响;在机械通气中PIP及FiO2两个参数对IAP影响明显,提示临床治疗中应尽早下调此两项参数,减少医源性损害。动态监测肺炎患儿IAP水平,对重症患儿病情演变及脏器损害程度有监测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阴茎勃起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临床少见,笔者运用治疗性白细胞去除术联合化疗治疗1例,取得满意效果. 1 病例资料和方法 患者,男性,32岁.因阴茎异常勃起、疼痛36h入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茎持续勃起、疼痛,在当医院用多种办法治疗无效,转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拟"阴茎勃起查因"收住外科.行"阴茎海绵体穿刺放血术"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 医院统计工作是运用统计方法,通过对医院各种事物的大量观察,从而阐明其各种现象的相互依存关系和规律的一种手段,是通过数量变化来研究医院各种现象的本质特点的一门学问。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统计指标来反映医院各项工作情况,提供医院管理方面的可靠资料,找出工作规律,以达指导和提高医院工作的目的。医院统计资料一方面是为了向上级卫生机关报告医院工作情况(如定期的各项月、季、年报表);另方面是给院领导提供计划、检查、评定、总结、改进和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淋菌性眼炎是胎儿出生时经产道接触有淋菌的分泌物所致的一种传染性极强而严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易侵蚀角膜导致失明。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是治疗本病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96年5月至1999年5月共诊治新生儿淋菌性眼炎11例,全部病例均治愈。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18天;发病时间:48小时内感染6例,出生后3天感染3例,5天后产后感染2例,均双眼发病。所有患儿均正常产,患儿母亲阴道分泌涂片查见相同病菌9例,2例产妇承认配偶曾有淋病…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38例输液反应患者,均有寒战、高热;多数患者兼有血压下降、白细胞升高;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及上下唇出现疱疹1wk后恢复;少数患者肝肾功能出现轻度异常1wk后恢复。2原因分析2.1药物因素2.1.1大输液的质量具GMP认证的输液厂家产品质量是合格的。但输液在运输、贮存、送往科室使用中,若发生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就会造成漏气而被微生物污染。因此临床治疗中护士一定要仔细检查输液瓶是否有细小裂纹,瓶口是否松动,特别是含糖输液,在上述情况下极易长霉,检查合格方可用与临床治疗。2.1.2药物PH的影响临床常出现非配伍禁忌药物混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临床少见,但其与脓毒性休克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发病早期常难以鉴别诊断。目的 对比分析儿童KDSS与脓毒性休克早期主要临床特征,为儿科医生有效区分两种疾病提供可参考的临床数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符合研究标准的KDSS患儿15例及脓毒性休克患儿21例,分别记为KDSS组和脓毒性休克组。回顾性分析KDSS和脓毒性休克患儿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入住时间、细菌培养结果〕和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钙蛋白(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VEF<50%、左房室瓣反流、右房室瓣反流、冠状动脉损伤〕、心电图检查指标(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PR间期延长)及预后情况。以收入PICU起28 d为研究终点,统计患儿死亡情况。结果 KDSS组与脓毒性休克组患儿性别、年龄、PICU入住时间、细菌培养阳性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SS组与脓毒性休克组患儿WBC、中性粒细胞分数、白蛋白、CRP、PCT、ESR、ALT、AST、TnI、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组患儿Hb高于KDSS组,PLT低于KDSS组(P<0.05)。KDSS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患儿LVEF、LVEF<50%者所占比例、左房室瓣反流发生率、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ST-T改变发生率、PR间期延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SS组患儿右房室瓣反流发生率、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于脓毒性休克组(P<0.05)。结论 儿童KDSS相比脓毒性休克的特异表现包括相对升高的Hb、相对降低的PLT、相对较高的右房室瓣反流和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8.
霉变甘蔗中毒甘蔗味甜可口,人们多喜爱,儿童尤甚。但若误食霉变甘蔗则致中毒,常能危及生命或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霉变甘蔗外皮无光泽,呈灰暗色,瓤部质软,有霉味或呈酒糟及酸辣味,剖面呈淡黄、橘红、棕褐、灰黑色斑,有时可见黑色霉点或白色菌膜,在显微镜下常可见到真菌菌丝。  相似文献   
9.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机体对病原体的炎症免疫反应失控,引起循环和微循环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循环衰竭综合征[1],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器官损害等多种情况,病情变化快,是目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危重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外周血白介素类细胞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设计,分为病例组(n=98)与对照组(n=50),对照组为同期同龄健康儿童。病例组为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手足口病重型病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n=52)及危重症组(n=48)。患儿入院后立即取血,进行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型组IL-6、IL-10和TNF-α明显升高(P<0.05);危重型组中的IL-6和TNF-α与重型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IL-4及IL-10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但与危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阳性组(n=56)与病原学未检出组(n=42)比较,IL-4轻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和TNF-α明显升高(P<0.05)。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HFMD重症病例的发病和发展,产生严重的炎症和抗炎反应,EV71阳性患者具有更加明显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