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164篇
临床医学   358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62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科学   437篇
综合类   602篇
预防医学   16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16篇
  6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基于平板DSA数据的神经导航在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例脑动静脉畸形合并静脉瘤患者的DSA数据转换成DynaCT数据后,导入StealStation导航系统(Medtronic),并在该系统辅助下完成开颅脑动静脉畸形及静脉瘤切除术。结果DSA数据被顺利导入导航系统,并完整的与MRI图像相融合,帮助术者确定骨窗范围,准确定位脑内血肿、畸形血管团和静脉瘤的相对空间位置。术中完整切除畸形血管团。术后患者一般情况恢复好,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利用DSA数据进行神经导航体现出在动静脉畸形等血管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存在巨大优势,充分利用神经导航提供的有效定位信息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完成,但其对各种血管性病变的定位精准性还需要更多的病例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2.
《陕西医学杂志》2017,(10):1368-1370
目的:探讨BOLD-fMRI联合DTI-FT神经导航技术在手术切除额顶叶胶质瘤中保护运动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76例额顶叶胶质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导航组(91例)和对照组(85例):导航组术中采用BOLD-fMRI联合DTI-FT神经导航辅助下切除胶质瘤;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除胶质瘤;分析患者运动功能保护效果、肿瘤切除率及手术时间。结果:(1)运动功能保护效果:导航组显效71例(78.0%),有效12例(13.2%),无效8例(8.8%);对照组显效47例(55.3%),有效26例(30.6%),无效12例(14.1%),导航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肿瘤切除率:导航组37例(40.7%)肿瘤切除>90%,50例(54.9%)肿瘤切除60%~90%,4例(4.4%)肿瘤切除<60%;对照组16例(18.8%)肿瘤切除>90%,64例(75.3%)肿瘤切除60%~90%,5例(5.9%)肿瘤切除<60%。导航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手术时间:导航组(3.56±0.33)h,对照组(3.50±0.34)h,导航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OLD-fMRI联合DTIFT神经导航在切除额顶叶胶质瘤术中可有效的保护运动功能,提高肿瘤切除率,且不增加手术时间,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前哨淋巴结导航切除(SLN)和系统淋巴结采样(SS)术式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Ⅰ、Ⅱ期NSCLC患者150例手术方案均为开胸病变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方案随机分为SLN和SS组各75例。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直径、术后炎性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SLN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SS组(χ2=4.960,P=0.026);SLN组术后引流时间(t=4.364,P<0.01)和住院时间(t=2.487,P=0.014)显著短于SS组,而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SS组(χ2=4.040,P=0.044)。结论对于老年Ⅰ、Ⅱ期NSCLC患者,SLN术式相对于SS术式,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导航辅助下正颌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2例导航辅助下正颌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牙颌面畸形得到矫正,术后面容改观明显,患者满意出院。结论导航辅助下正颌手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术中完善护理配合及加强术中对患者头发、鼻部、眼睛、口唇的护理,术后进行有效心理护理,术后反应护理,做好出院宣教,对于手术的成功及患者术后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骨性错牙合随儿童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发展,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此类畸形对患者的软硬组织、咀嚼功能、心理健康等均有严重影响。对于生长发育期的患者,多采用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对颌骨的生长改良来纠正上下颌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上的不调,尽可能减少手术治疗。而磁力的优势包括无摩擦、无材料疲劳、能长时间产生可预测的水平力,且不需要直接接触。在儿童青春发育期采用磁力功能矫治器矫治骨性错牙合已获得满意疗效。未来,希望能研发出更加舒适、安全、有效的磁力功能矫治器。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采取显微外科手术(神经导航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7-12下同到大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50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肿瘤切除手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野缺损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暂时出现失语症2例,对照组8例,6个月后随访已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3个月,观察组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手术能够有效保护视野,降低术后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头颅定位仪联合CTA和神经导航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前瞻性收集出血量25~40 ml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123例,均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按照术前穿刺定位方法分为精准定位组(60例)和传统定位组(63例)。精准定位组采用头颅定位仪联合头部CTA和神经导航进行定位,传统定位组根据术前头部CT进行定位。结果 精准定位组穿刺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传统定位组(90.5%,57/63;P<0.05)。精准定位组血肿清除率(87.3%;95%CI 85.4%~90.4%)与传统定位组(83.7%;95%CI 81.8%~85.7%)无统计学差异(P>0.05)。精准定位组术后24 h病死率(0%)与传统定位组(4.8%,3/63)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精准定位组GCS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定位组(P<0.05),术后1周、1个月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传统定位组(P<0.05)。结论 对于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相对于传统CT定位,头颅定位仪联合CT血管成像和神经导航定位的准确性更高,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5):1405-1408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型制造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此技术目前已经在医学领域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比如术前规划、手术导板、医学教育、定制假体、定制内置物以及非常有应用潜力的生物打印等。本文综述了目前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在脊柱外科未来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0.
自1993年Steinmann等[1]首先将CT导航系统应用于脊柱外科以来,其应用不断增多。我院于2009年4-10月为42例患者行术中CT导航下椎体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术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2例患者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8~61岁,平均37.5岁。颈椎8例,胸椎16例,腰椎18例,术前均行X线、CT、MRI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