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9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7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201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708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542篇
中国医学   485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二次打击学说,细胞因子在二次打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的作用受到关注。白藜芦醇是目前除饮食控制和运动以外,治疗NAFLD最有希望的药物。此文通过总结白藜芦醇在治疗NAFLD时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的变化,阐述白藜芦醇治疗NAFLD的机制。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胶质瘤U8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和活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明胶酶谱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分别检测白藜芦醇对胶质瘤U87细胞MMP-2活性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细胞免疫化学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U87细胞核因子kappa B(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明胶酶谱实验显示,40 μM白藜芦醇处理U87细胞4h、24 h和48 h后,MMP-2的活性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印迹实验证实,40μM白藜芦醇能够明显降低U87细胞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细胞免疫化学结果表明,经40 μM白藜芦醇处理后,p65从胞浆向胞核的转位明显减少(P<0.05).另外,应用NF-κB抑制剂SN50处理细胞后,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 40 μM白藜芦醇能够明显抑制U87细胞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抑制了NF-κB的转录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93.
摘要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PS)刺激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后细胞活力及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LPS0.1μg·ml^-1刺激,并以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6和PGE2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5μmol·L^-1以上可提高LPS刺激后HUVEC细胞活力,抑制炎症因子IL-6和PGE2释放(P〈0.05),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白藜芦醇对LPS刺激HUVEC细胞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高脂饮食大鼠骨骼肌不同线粒体亚群氧化、抗氧化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普通饮食组(NC组)、高脂饮食组(HF组)及白藜芦醇干预高脂饮食组(HFR组);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肌膜下(SS)及肌纤维间(IMF)线粒体氧化应激及抗氧化水平,并观察各组大鼠整体及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与NC组相比,HF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下降(P<0.05),SS及IMF线粒体活性氧簇(ROS)和丙二醛的水平明显增加,SS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均下降,而IMF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均增高(均P<0.05).与HF组相比,HFR组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SS及IMF线粒体的抗氧化酶活性均明显增高,ROS和丙二醛的含量明显下降到NC组水平(均P<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高脂饮食大鼠骨骼肌不同线粒体亚群氧化应激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显著增加其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老年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抗氧化作用以及对呼吸链酶复合体Ⅳ(CoⅣ)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青年组,老年组和用药组,用药组每日灌胃白藜芦醇70 mg/kg,共4 w,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活性、呼吸链酶CoⅣ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可提高心肌线粒体Mn-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且使呼吸链酶CoⅣ活性增加、CoⅣ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白藜芦醇能提高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维护线粒体功能,为老年人心肌功能改善药物的开发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6.
白藜芦醇预处理小鼠应激性损伤后心功能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预处理小鼠应激性损伤后心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正常成年雄性昆明小鼠60只分为对照组、创伤组、创伤加白藜芦醇(10μmol/L)组,每组20只。Noble-Collip创伤仪建立非致死性创伤小鼠模型,应用高分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分别于创伤前(0 h)及创伤后5个时间点(12 h、24 h、36 h、48 h、60 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对照组各时间点小鼠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创伤前比较,创伤组小鼠回心血量显著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创伤后12 h达最低点,较创伤前下降了46.1%(P〈0.05);创伤刺激下小鼠心脏功能出现明显的代偿性改变,创伤后12 h心率达到高峰,增加幅度达32.9%(P〈0.05);心排血量在各时间点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较创伤前分别降低了16%和20%(P〈0.05);E/A比值和E峰减速时间较创伤前减少了36.8%和29.1%(P〈0.05)。(3)创伤加白藜芦醇组小鼠回心血量亦明显减少(P〈0.05),但较创伤组要轻;创伤后12 h,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较创伤前下降了30.8%(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较创伤前分别降低了8.4%和17.7%(P〈0.05);E/A比值和E峰减速时间较创伤前减少了24.6%和24.1%(P〈0.05)。结论白藜芦醇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应激性损伤后小鼠心功能,增强小鼠心脏代偿能力。  相似文献   
97.
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将其与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手段——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相结合,共同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受损模型。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以及RT-PCR等方法,观察这种共同作用对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受损模型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p38表达量随着RSV+IPO的干预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通过直观和检测cyclinA2发现H9C2细胞数量因加入干预手段有所增加,cyclinA2的表达量也有相同趋势。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抑制细胞凋亡,更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白藜芦醇是存在于多种植物内的一种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凋亡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白藜芦醇预适应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体1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起着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作用类似于脑缺血预适应.此外,白藜芦醇还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和炎性细胞因子生成,缩小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梗死体积和改善神经功能.文章综述了白藜芦醇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调节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活性及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从大鼠肝脏分离纯化培养HSCs;DCFH-DA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HSCs中活性氧的影响;通过CCK-8比色法检测白藜芦醇对HS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SCs的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通过PCR检测白藜芦醇对HSCs活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给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经腹输注白藜芦醇,检测肝组织病理切片,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从大鼠活体分离培养HSCs.白藜芦醇可抑制HSCs中活性氧的产生;明显抑制HSCs的α-SMA表达(103 ±7,90 ±7,63 ±4,53 ±3,F=62.179,P <0.05)与增殖(0.536±0.052,0.411±0.047,0.327±0.063,0.312±0.032,F=12.776,P<0.05);抑制HSCs活性相关基因(大鼠生肌调节因子、胶原蛋白Ⅲ及胶原蛋白Ⅰ)的表达(122 ±.5,96±3,68 ±3,60 ±3,F=180.600,P <0.05) (100 ±8,82±3,53±3,51 ±2,F =77.451,P<0.05) (170±3,147±4,92 ±3,90 ±2,F=462.878,P<0.05).大鼠活体实验显示白藜芦醇可降低肝羟脯氨酸含量及血清胶原蛋白Ⅲ和透明质酸水平(358.3 ±20.2,320.5±15.3,290.3±24.5,F=23.929,P <0.05) (32.8±3.1,28.9±1.3,25.3±1.8,F=20.050,P<0.05)(276.3±17.8,225.3±28.3,195.4±11.2,F=18.585,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够抑制大鼠HSCs的活化增殖,对活体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白藜芦醇的抗氧化及抑制MyoD的表达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