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373篇
  免费   4390篇
  国内免费   3218篇
耳鼻咽喉   699篇
儿科学   969篇
妇产科学   1341篇
基础医学   5380篇
口腔科学   1704篇
临床医学   35046篇
内科学   8893篇
皮肤病学   903篇
神经病学   2242篇
特种医学   51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7篇
外科学   9713篇
综合类   62564篇
预防医学   17269篇
眼科学   1707篇
药学   34873篇
  533篇
中国医学   46293篇
肿瘤学   3510篇
  2024年   628篇
  2023年   2260篇
  2022年   2116篇
  2021年   3033篇
  2020年   3498篇
  2019年   3375篇
  2018年   1723篇
  2017年   4750篇
  2016年   4793篇
  2015年   5172篇
  2014年   11992篇
  2013年   10422篇
  2012年   13127篇
  2011年   14749篇
  2010年   14488篇
  2009年   11088篇
  2008年   17112篇
  2007年   13647篇
  2006年   10868篇
  2005年   13055篇
  2004年   8975篇
  2003年   11761篇
  2002年   10994篇
  2001年   7271篇
  2000年   5803篇
  1999年   5009篇
  1998年   4776篇
  1997年   3812篇
  1996年   4022篇
  1995年   3949篇
  1994年   3106篇
  1993年   1858篇
  1992年   1590篇
  1991年   1421篇
  1990年   1073篇
  1989年   1015篇
  1988年   272篇
  1987年   150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对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联合SBME(模拟医学教学)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本科生临床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8年9月~2018年12月在神经内科实习的100例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采取PBL联合SBME教学模式,对比两组规培生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规培生临床操作、病例分析、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规培生,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规培生对教学模式总满意度100.0%与对照组规培生对教学模式总满意度84.0%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SBME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本科生临床规培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的提高了规培生的操作能力、学习积极性等,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某院不稳定性心绞痛、深静脉血栓、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肾病共150例,依照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两组。75例为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方式为低分子肝素,共75例。观察评定效果,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强,临床应用效果佳,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深静脉血栓、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肾病等疗效确切,可推广。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率、治疗费用以及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实施必要的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可广泛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90例,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予抗血小板、营养神经、降压、控制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脱水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每次30 min,每日2次)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联合高压氧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指标[Barthel指数(BI)]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6%(43/45)比80.0%(36/45),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4±0.8)分比(10.5±1.0)分],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3±5.8)分比(64.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2.30±0.50)g/L比(3.03±0.62)g/L,(1.26±0.25)mg/L比(1.88±0.3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根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124份水样进行检查,其中前6个月中检测62份,后6个月根据检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策略,然后检测62份样本。分析对比两次检验结果即饮用水检测合格率。结果第1次的检验过程结果显示62份受检水样中有43例合格,合格率为71.67%;通过微生物培养质量控制策略,防止在标本采集、运输以及检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结果显示62份受检水样中有54例为合格,合格率为87.1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微生物检验实施质量控制然后对饮用水受检样本进行检查能够提高检测准确率,能够为居民安全用水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