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23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91篇
药学   69篇
  2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91.
护生在临床安宁照护情境中的体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护生在临床安宁照护情境中的现场体验,了解其真实感受,分析其中情况及成因,找寻规律和差异,总结经验,形成较有价值的理论,指导护理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分项目记录、观察及半结构访谈工具收集护生在疼痛、死亡等情境中的现场体验资料,同步分析、归纳、推理,最终形成理论。结果护生的情绪与病人 (家属)的信任关系有关;护生在安宁照护情境中受到死亡价值观的冲突和影响;护生进入安宁照护情境前需要培训和支持;综合医院安宁照护现状不甚理想。结论需高度关注护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同理心的培育;综合医院安宁照护工作需要被关注和研究;安宁照护需要社会整体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92.
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开展社区居家舒缓疗护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家庭医生制基础上开展社区居家舒缓疗护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服务中心18例临终患者在家庭医生制基础上开展居家舒缓疗护,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该服务的满意度。并针对居家舒缓疗护实践过程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出合理建议。结果在社区开展以家庭医生制为基础的居家舒缓疗护模式,社区居民更容易接受。可以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也能帮助其家属和家庭平稳地度过居丧期,凸显了人文关怀。结论在家庭医生制基础上开展社区居家舒缓疗护切实可行,值得推广。但仍面临社区舒缓疗护人员队伍建设不足、资金匮乏、居民认知度低等问题,需加大队伍建设和培训、资金的更多合理投入和社会的多方支持、关注。  相似文献   
93.
文章简述了我国台湾安宁疗护的发展历程,包括安宁疗护开展的支持及保障措施、安宁疗护的优势及新时期的研究热点等,提出内地安宁疗护开展要有效利用资源和注重人才培养,结合中医药和传统文化丰富其内容,提高群众的认知度以期进一步加速内地安宁疗护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模式在社区舒缓疗护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对入住社区舒缓疗护病区的61例癌症临终患者实施人文护理模式,即营造人文服务环境、倡导人文服务模式、丰富人文服务内涵。效果:临终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满意度及生命质量提高。结论:通过护士实施人文护理模式,减轻了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血液肿瘤病人对安宁疗护的认知、需求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深入访谈的形式,访谈12例血液肿瘤病人,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9个副主题,生理方面为放弃有创抢救,减轻躯体的痛苦,保持身体完整性;心理方面为得到尊重、得到关心,达成心愿;社会方面为医疗资源、经济支持、专业的团队。[结论]安宁疗护需要关注病人及家属生理、心理及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开展安宁疗护,应该增加教育力度,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增加社会宣传,普及优逝理念,组建安宁疗护团队,加大社会支持,增加安宁疗护病房及宁养机构,为临终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安宁疗护。  相似文献   
96.
《陕西中医》2015,(5):557-559
目的:探究脉安宁合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西药联合脉安宁合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临床表现治疗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68.9%,χ2=5.404,P=0.020);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疗效显著率较高、无效率较低(P0.05)。治疗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治疗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64.4%,χ2=6.016,P=0.014);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无效率较低(P0.05)。结论:脉安宁合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佳。  相似文献   
97.
声音     
《大众医学》2012,(7):4-4
上海市卫生局:癌症晚期病人有条件接受舒缓疗护 上海市卫生局表示.从7月份开始.全市18家试点医院一共180张临终关怀床位将开始接受晚期癌症病人入住。据介绍,近年来上海市每年因肿瘤死亡36万人.70%的癌症晚期病人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怀和照料。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8家舒缓疗护(临终关怀)服务试点医院已经确定。  相似文献   
98.
目的系统总结安宁疗护家庭会议临床实践的经验,为召开家庭会议和改进会议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OVID、VIP、Sino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10月1日中英文文献,归纳安宁疗护家庭会议的准备过程、会议流程、会议内容和会议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17篇英文,2篇中文。根据临床实践中筹备家庭会议的过程,评价安宁疗护家庭会议召开的人员准备、召开时机、常用的三种会议流程,以及在人员构成、沟通技巧和会议进程等方面对会议效果的促进因素、阻碍因素和安宁疗护家庭会议的交流内容及会议成本预算存在的不足。结论安宁疗护家庭会议的人员准备、会议流程和会议前后的准备与落实工作和会议效果的影响因素等内容对安宁疗护机构培训工作人员和召开家庭会议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会议的召开时机差异性大,对会议的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考虑不足,灵性关怀和临终讨论的内容较少,未来有待增加这方面的研究和改进安宁疗护家庭会议。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构建晚期肿瘤患者医院-社区-居家三级联动安宁疗护模式(以下简称安宁疗护模式),推进区域安宁疗护协同发展。 方法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小组会议的基础上,构建安宁疗护模式初稿,采用德尔菲法,邀请20名安宁疗护专家进行2轮函询,按照专家函询意见对条目进行修改。将构建的安宁疗护模式在10例肿瘤患者中进行初步应用。 结果 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2轮专家判断系数为0.84,专家熟悉程度系数为0.91,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9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086~0.193。最终形成的安宁疗护模式包含7个一级指标(模式目的、实施机构、组织结构及时间界定、岗位职责及要求、服务模式实施途径、核心服务内容、评价与持续改进)、24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和19个四级指标。10例肿瘤患者初步应用效果良好。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安宁疗护模式内容全面、科学可靠,可为推动区域内晚期肿瘤患者全程照护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构建新生儿安宁疗护服务体系,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以人性化护理理论、舒适护理理论为基础,在文献回顾、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拟订新生儿安宁疗护服务体系。2020年9月—11月,对来自7个省(市)的25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具体内容。结果 2轮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5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4~0.212、0.111~0.204(均P<0.001),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34、0.07~0.24,可行性评分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39、0.08~0.24。形成的新生儿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包括组建安宁疗护团队以及安宁疗护的介入时机、服务对象、服务内容4个一级条目,12个二级条目,38个三级条目。结论 新生儿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行性,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