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15篇
  免费   4420篇
  国内免费   2041篇
耳鼻咽喉   152篇
儿科学   445篇
妇产科学   342篇
基础医学   2302篇
口腔科学   693篇
临床医学   18598篇
内科学   3739篇
皮肤病学   475篇
神经病学   624篇
特种医学   20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6612篇
综合类   26434篇
预防医学   6819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13252篇
  271篇
中国医学   21598篇
肿瘤学   1314篇
  2024年   869篇
  2023年   3454篇
  2022年   2718篇
  2021年   3547篇
  2020年   3359篇
  2019年   3195篇
  2018年   1378篇
  2017年   2677篇
  2016年   2763篇
  2015年   3038篇
  2014年   5895篇
  2013年   5475篇
  2012年   6832篇
  2011年   6963篇
  2010年   6058篇
  2009年   5806篇
  2008年   6715篇
  2007年   6091篇
  2006年   5429篇
  2005年   5261篇
  2004年   3594篇
  2003年   3067篇
  2002年   2251篇
  2001年   1782篇
  2000年   1382篇
  1999年   1160篇
  1998年   922篇
  1997年   897篇
  1996年   752篇
  1995年   621篇
  1994年   524篇
  1993年   349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38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149-158
目的:比较附子不同炮制品对风湿寒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炮制品水提物中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采用完全弗氏佐剂结合风寒湿因素建立风湿寒痹RA大鼠模型,单次灌胃盐附子水提物(生药量5.81、7.00、8.43、10.16、12.24、14.75 g/kg),通过改良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_(50));单次灌胃炮天雄、刨附片、白附片、黑顺片水提物,分别测定最大给药量(MFD),通过观察给药后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的变化,计算主要脏器系数,观察HE染色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生化、血常规指标进行急性毒性评价。结果:黑顺片、盐附子水提物所含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相对较高,炮天雄水提物中单酯型生物碱含量较高。盐附子水提物灌胃RA大鼠的LD_(50)为生药量8.134 g/kg,炮天雄、刨附片、白附片、黑顺片水提物灌胃RA大鼠的MFD分别为生药量28.8 g/kg、46.2 g/kg、46.8 g/kg、63.4 g/kg。与模型对照组比较,8.43 g/kg盐附子组血小板(PLT)含量显著升高(P<0.01);黑顺片63.4 g/kg组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和淋巴细胞百分比(LY)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AKP)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单核细胞百分比(MO)明显升高(P<0.05或P<0.01);刨附片46.2 g/kg组AK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盐附子水提物对风湿寒痹RA大鼠的毒性较大,炮天雄、刨附片、白附片、黑顺片水提物对风湿寒痹RA大鼠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72.
73.
我国已成为老年痴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老年人普遍受各种程度疼痛的困扰,但痴呆患者自主表达疼痛的能 力明显降低,不同患者对疼痛的反应性及行为模式差异很大,疼痛在痴呆患者中发现率较低,且得不到及时治疗,因此,及时发现并准确评估老年痴呆患者的疼痛情 况是医护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复杂问题。本文对痴呆患者疼痛评价工具及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OA)与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KOA患者80例,将病情处于缓解期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将病情处于活动期的42例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ESR、CRP水平,并分析KOA活动程度与ESR、CRP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SR、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KOA疾病活动程度与CRP、ESR呈正相关(P0.05)。结论 KOA活动程度与ESR、CRP间具有相关性,通过测定ESR、CRP水平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指导临床开展治疗。  相似文献   
75.
田伟  郭晖 《医疗装备》2020,(8):58-59
目的探讨生物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3(IL-1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医院收治的RA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IL-2、TNF-α、IL-1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2(312.54±84.43)pg/ml、TNF-α(6.82±2.07)pg/ml、IL-13(4.86±1.52)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29.84±97.51)pg/ml、(12.72±3.74)pg/ml、(6.13±1.8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仅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未经对症处理自行恢复。结论RA患者接受rhTNFR:Fc治疗有助于下调血清IL-2、TNF-α及IL-13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提升RA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6.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与其他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4)、维普数据库(VIP,1989—201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4)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1998—2014),其中中国知网包括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及Embase Database(1980—2014)、PubMed(1950—2014)。纳入比较艾灸与其他疗法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分类和连续型变量分别用相对危险度(RR)和加权均数差(WMD)为合并效应量。结果纳入7篇文献,共6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他疗法相比,艾灸更显著地减轻KOA患者疼痛[WMD=-2. 22,95%CI(-3. 21,-1. 24),P 0. 05]、改善功能障碍[WMD=-5. 72,95%CI(-9. 09,-2. 35),P 0. 05]、缓解僵硬程度[WMD=-2. 28,95%CI(-3. 58,-0. 97),P 0. 05]、改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WMD=-7. 79,95%CI(4. 21,11. 37),P 0. 05]、总有效率更高[W-H=-3. 68,95%CI(1. 72,7. 87),P 0. 05]。结论艾灸治疗KOA优于其它疗法,且有更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联合常规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活质量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关节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和晨僵)、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和健康功能)、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2、IL-17、NF-κB]、NF-κB通路相关指标[NF-κB激活剂1(Act1)、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NF-κ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率[60.00%(18/3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10/3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生理、社会功能评分降低,且NF-κB、Act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评分、NF-κB表达降低(P0.05)。结论消瘀接骨散通过抑制NF-κB通路过度活化,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17表达,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利水消肿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老年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活血利水消肿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Ⅱ°、Ⅲ°肿胀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活血利水消肿方能有效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程度,降低患者的主观疼痛感。  相似文献   
79.
80.
石颖  吴玲  李林苇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8):151-153
目的:综述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引起慢性疼痛的各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6—04与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引起慢性疼痛的治疗相关文章,检索词“Soft tissue injury,pain.chronic,comprehensive 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6-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软组织损伤、慢性疼痛、治疗方法”,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所选文献内容符合:①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药物治疗的研究。②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微创治疗的研究。③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运动疗法的研究。④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心理治疗的研究。⑤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其他疗法的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0篇关于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治疗方法的文献,均为全文,2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17篇重复性研究。同时录入书籍3本。资料综合: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的产生是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复杂结合的结果,个体表现差异较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微创治疗、运动疗法、心理治疗、物理疗法及其他疗法。结论:对于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的治疗必须以整体的观点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