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77篇
预防医学   20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一类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又有严格种属特异性的病毒,属β疱疹病毒亚科,致人类疾病的为人巨细胞病毒(CMV)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但大多数呈临床不显性感染或潜伏感染,多数人在儿童期或少年期受HCMV感染后获得免疫.HCMV宫内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和发育迟缓等,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综合征,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ses,CID).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儿童期逆境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为预防儿童期逆境,促进儿童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集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儿童期逆境研究相关文献,统计发文量、发表期刊情况,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机构、地区合作网络以及期刊被引频次分析图和关键词共现图,分析儿童期逆境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 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8 080篇,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机构以伦敦国王学院和哈佛大学为主,分别为332篇和226篇。美国和英国在儿童期逆境领域处于领先地位。8 080篇文献发表在77种期刊上,其中Child Abuse NeglectAm J Psychiat儿童期逆境领域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来源,被引频次分别为3 792次和3 206次。虐待、家庭功能障碍、抑郁和心理健康是儿童期逆境的研究热点,精神障碍、疾病、躯体虐待和亲密伴侣暴力是儿童期逆境近年来的研究前沿。结论 儿童期逆境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前景,虐待、家庭功能障碍、抑郁和心理健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题,精神障碍、疾病、躯体虐待和亲密伴侣暴力是儿童期逆境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人体测量指标对儿童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作用,探讨不同指标筛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切点值。方法 选取自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分泌门诊就诊的94例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为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肥胖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5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测量身高(H)、体重(W)、腰围(WC)、臀围(HC)和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行肝脏B超的检查。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腹部体积指数(AVI)、脂质蓄积指数(LAP)和内脏脂肪指数(VAI)等指标。通过绘制人体测量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人体测量指标与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并比较各项人体测量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确定切点值。结果 肥胖组BMI、WC、WHR、WHtR、AVI、LAP、VAI及TG均高于对照组(t=23.090、21.068、12.547、22.855、17.578、8.159、5.394、6.183,P<0.001)。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BMI、WC、AVI、LAP、VAI均高于肥胖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t=2.180、2.389、2.362、3.643、2.839,P<0.05)。人体测量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LAP、VAI、 WC、 AVI、 BMI。对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联合诊断指标进行筛查效能分析结果显示,LAP+AVI 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0.595~0.817,P<0.001);AVI+VAI 曲线下面积为0.685(95%CI:0.570~0.800,P<0.01);BMI+WC 曲线下面积为0.652(95%CI:0.537~0.768,P<0.05)。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为LAP+AVI、AVI+VAI、BMI+WC。结论 LAP联合AVI对儿童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筛查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儿童期创伤焦虑障碍大学生接受人际心理治疗(IPT)的效果。方法 将某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发现的、符合研究标准的48例焦虑障碍大学生用抛币法随机分组,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治疗组实施IPT,在入组时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和抑郁症状清单评估。结果 治疗因素和时间因素分别对焦虑自评分、抑郁清单总分、大体功能分、心理不安全感分和心理弹性分存在主效应作用(F=7.407~295.961,P<0.05),且治疗因素和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F=5.262~81.958,P<0.05)。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后抑郁清单总分减少值、焦虑自评分减少值、大体功能分增加值分别与治疗后心理不安全感减少值、心理弹性分增加值呈正相关(r=0.456~0.894,P<0.05)。结论 IPT能够改善48名儿童期创伤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和心理社会功能,病情的改善程度与患者心理不安全感的减轻和心理复原力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5.
儿童反He是常见的错He畸形,且大多数为前牙反He^[1]。儿童前牙反He不仅影响前牙的正常发展,导致前牙的功能下降或丧失,而且还可以影响颌骨及面形的正常发育。由于儿童年龄小,戴矫治器难以配合等特点,深入开展并采用简单而行之有效的适合儿童生理特点的方法及时进行矫治,是非常必要的。采用切斜导面矫治儿童前牙反He,符合上述宗旨,与其它矫治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我科近5年采用该方法矫治儿童前牙反He,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阐明儿童期特发性男性乳腺发育(CIG)的性质。方法 对37例儿童特发性乳腺进行临床病理学形态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妊娠中特异β-1-糖蛋白(SP1)、癌胚肮原(CEA)、上皮膜抗原(EMA)和角蛋白(KT)的表面。结果 SP1、CEA、EMA、KT在CIG与正常乳腺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乳腺癌比较,上述指标SP1、CEA、KT在二者中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EMA有显  相似文献   
27.
意外伤害事故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出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据统计。儿童期意外伤害是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意外死亡占中国儿童死亡率的26.1%.也是儿童致残的首要因素。如何采用安全措施、防范儿童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当前拯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8.
最新研究发现,生命早期暴露于被动吸烟环境可对机体带来终生的呼吸问题。这项基于35000名新加坡非吸烟成年受试者的调查结果发现,那些童年期曾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受试者患有多种呼吸疾病,包括慢性咳嗽。但研究人员报道说,那些成年后多食水果和大豆纤维的受试者似乎可预防机体再  相似文献   
29.
5年内PICU诊治危重意外伤害及中毒患儿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意外中毒和伤害也称儿童期意外事故(childhood accident),目前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的健康问题。根据1999年全国儿童意外伤害学术研讨会资料,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的第1位死亡原因[1]。为了解上海地区儿童严重意外事故的情况,调查近5年我院PICU收住院的患儿,分析影响儿童意外事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加强对建立应急抢救程序的重视。对象和方法一、对象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于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患儿1455例,其中因意外伤害和中毒住院治疗的患儿130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8.9%。其中男72例,女58…  相似文献   
30.
儿童偏头痛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峥俏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081-3083
偏头痛是一类周期性发作的以单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恐声和倦怠等症状,常在儿童期、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发生,是儿科头痛中常见病因之一.6~12岁儿童偏头痛发病率大约为2%~5%,青春期后渐增多,14岁左右发病率10%.本文对儿童偏头痛的病因、发病机制、临术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