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9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22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下肢截肢安装假肢后的系统功能锻炼或康复训练,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创造条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文章针对该类残肢患者制定的相应运动处方,旨在当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为促使其尽早介入系统的功能锻炼提供鉴借。  相似文献   
2.
假肢膝关节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的科技日新月异,许多技术的开发为人类的康复所应用。假肢在代偿人体缺失功能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下肢缺失的患者,穿戴下肢假肢完全可以达到对人体缺失功能的代偿,使患者生活自理,完成工作,从而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因为一场车祸而成为全国罕见的高截位存活的"半截人"彭水林先生日前从长沙来到北京后,直接入住在国内截肢康复领域享有盛誉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接受正规系统的康复治疗,并准备安装他梦寐以求的下肢假肢。  相似文献   
4.
个体化下肢小腿假肢接受腔设计的生物力学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传递体重、固定假肢的部件 ,接受腔对于小腿假肢使用的舒适性和方便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有限元应力分析的小腿假肢生物力学评价技术平台 ,实现了小腿残端 /接受腔 3D几何建模与信息交互、三维有限元自动建模及应力分析。 3D模型与信息交互的实现基于得到广泛支持的OpenGL技术 ,有限元模型的构建采用了专门针对小腿残端 /接受腔结构特点的自动建模方法 ,通过构建档案数据库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操作平台。该技术平台可与现有的CAD/CAM系统相结合 ,为接受腔的个体化设计提供生物力学定量化依据。其临床应用将改善传统的设计流程 ,提高设计效率。同时 ,它也是未来构建接受腔设计专家 /智能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体化假肢是以聚合物为材料从接受腔到假腿一体成型的新型下肢假肢,它比传统型假肢更经济、美观、轻便,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与制作及少量的临床研究方面。由于一体化假肢与传统型假肢在结构上的差异,有必要对其进行应力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展内骨架一体化假肢的生物力学研究,本研究基于内骨架一体化小腿假肢的真实几何构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该模型在模拟Heel OH步态时相的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在保持该模型的几何形状不变的情况下,建立了三个不同壁面厚度的一体化小腿假肢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壁面厚度对一体化小腿假肢应力分布的影响;通过分别赋予模型四种不同高分子聚合物的材料力学特性值,分析不同材料的一体化假肢的应力分布特点;分别对模型施加与正常步态的五个典型时相对应的载荷,分析一体化小腿假肢在各步态时相的应力分布特点。本研究结果对一体化假肢设计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7.
本报洛杉矶今日电(驻美记者徐东海)拿起一杯饮料或是一本书,对于四肢瘫痪的病人来说,也许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美国最近一项研究给这个特殊的群体带去了福音。四肢瘫痪的病人在不远的将来,通过一套思维控制系统,加上一个安装在假肢的机器人系统,也可以完成这些动作。  相似文献   
8.
文题释义: 术后假肢:现代截肢康复的方法包括手术后安装临时假体,即在完成截肢手术后,医生为患者佩戴合适的临时假体。 大腿影像数据:研究采集的大腿数据包括膝上缘周径、膝上缘5 cm处周径、膝上缘10 cm处周径和膝上缘15 cm处周径,将大腿MRI数据导入3D重建软件,得到大腿截肢范围段表面积、体积。 大腿截肢范围段:为膝关节间隙上10-25 cm。 背景:目前假肢的制作是通过取型、修型、成型3个步骤完成的,由于修型过程是人工完成,与临床技师的经验技术密切相关,制作出来的假肢不美观,接受腔与残肢很难做到全接触。 目的:收集健康志愿者大腿MRI影像数据,评估成人大腿截肢范围段(膝关节间隙上10-25 cm)的对称性;将MRI影像数据建立成数据库,为下肢截肢患者匹配合适的术后即装假肢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招募40名健康志愿者,采集基本信息:年龄、身高、体质量、膝上缘周径、膝上缘5 cm处周径、膝上缘10 cm处周径和膝上缘15 cm处周径。所有志愿者对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大腿截肢范围进行三维重建,以模型的表面积、体积为参数,对每一例志愿者大腿进行解剖测量,利用三维逆向工程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3D偏差分析,完成大腿形态对称性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同体分析:同一个体左右大腿截肢范围段表面积之间的最大百分差异比不超过0.56%(P=0.109);左右大腿截肢范围段体积之间最大百分差异比不超过1.19%(P=0.182);三维偏差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平均负偏差为-1.47 mm,最大平均正偏差为1.14 mm。40例受试者的3D偏差分布78.02%在2 mm以内,20.97%在2.1-3.0 mm,仅1.01%大于3 mm。②异体分析:三维偏差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平均负偏差为-1.97 mm,而最大平均正偏差为1.89 mm。③提示成人双侧大腿截肢范围具有高度的解剖学对称性;当2名成人的膝上缘周径、膝上缘5 cm处周径、膝上缘10 cm周径和膝上缘15 cm处周径分别都相差在2 cm以内时,则认为这2名成人双侧大腿截肢范围段表面轮廓具有高度相似性,与性别、身高和体质量无关。 ORCID: 0000-0001-6838-3042(伍笑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频发,残疾人事业迅速发展,社会对各方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1],其中假肢与矫形器作为康复治疗手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发展机会。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本专业缺乏全国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规范,在办学数量增长的同时,培养方案各异与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也客观存在,且各高校在实验实训基础建设、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培养定位等方面仍有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肢体缺损者有2412万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29.07%[1]。2008年汶川地震是近十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地震,四川省住院地震伤员28008例,截肢伤员占0.9%[2],估计汶川地震截肢者约3372人。文献报道27.5%—64.2%的患者截肢后至少经历一个术后并发症[3—5],大约68%—88%的截肢者每天至少佩戴7h假肢,以帮助行动能力和日常活动的开展[6]。截肢幸存者截肢后及假肢使用过程中将面临较多并发症,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及生活质量[7—8],本文目的是系统回顾假肢使用者主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为截肢者长期康复和护理管理提供证据参考,以改善截肢后的长期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