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脑出血(ICH)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4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依据是否发生SAP将患者分为SAP组(83例)及非SAP组(158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史及全血分析结果等,计算SII值,采用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II与SAP的独立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评价SII的预测价值。结果 241例脑出血患者中83例(34.4%)发生肺炎。单因素分析显示SAP组患者出血量、入院NHISS、入院GCS、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II均高于非SAP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比例高于非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SII第三、四分位数组与第一分位数组相比,SAP患病风险的OR值(95%CI)分别为3.40(1.18~9.78)、5.20(1.81~14.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08(P<0....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多从心肾施针,然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其与五脏皆有关,故从心、肝、脾、肺、肾五脏进行辨证施针论治,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总结归纳如下,供广大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睾丸功能减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1]),伴精神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临床常表现为潮热面红、心悸多汗、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及月经不调或阳痿早泄,其中多汗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人体汗液的分泌受神经的支配和调控~([2]),神经功能紊乱时则易出现汗液分泌异常。西医治疗一般以补充激素为主,但往往症状反复,长期用药副作用突出,患者依从性差。中医学立足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文建华教授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4期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肥厚,同时收集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结果(1)137例2~4期CKD患者中46例(33.58%)存在左心室肥厚;(2)与非肥厚组比较,左心室肥厚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钙、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偏低,碱性磷酸酶(ALP)、血磷、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Hb、ALP、血钙、血磷、TC、HDL-C、LDL-C、eGFR为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ALP、血磷为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早中期CKD患者已普遍存在左心室肥厚,女性、低BMI、高ALP及高磷为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影响因素。早期关注并识别CKD患者左心室肥厚,控制肥胖、营养不良、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等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滋补强壮、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等功效,是被广泛应用的补益类传统中药材之一。三七总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等是三七总皂苷的主要活性单体。近年来,一些新药的研制开发常以三七特有的皂苷成分三七皂苷R1作为重要指标,也有大量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揭示了三七皂苷R1对心脑血管疾病等诸多系统疾病具有防治作用,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文主要对近年来有关三七皂苷R1药理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积雪益肾排毒方加味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A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6例CKD 2~4期合并A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非布司他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积雪益肾排毒方加味治疗。治疗3月后,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治疗前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ine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等肾功能指标和24h尿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等蛋白尿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cr水平较前下降(P<0.05),GFR较前升高(P<0.05),且上述指标显著低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2组BUN及蛋白尿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雪益肾排毒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CKD合并AH能显著降低尿酸水平,控制CKD潜在的危险因素,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补肾化痰方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对免疫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 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184 mg·kg-1),补肾化痰方低、中、高剂量组(4.7,9.4,18.8 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采用手术切除卵巢,制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周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灌胃12周后取材。运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检测大鼠骨量及骨微结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叉头框蛋白p3(Foxp3),维甲酸相关核孤受体γt(RORγt)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骨组织中Foxp3,RORγt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Foxp3,RORγt蛋白表达量;运用流式细胞抗原检测,分析并比较各组Th17,Treg细胞的数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量降低、骨小梁显著减少(P<0.01);骨微结构破坏,血清中Foxp3浓度显著降低,RORγt浓度显著升高(P<0.01),骨组织中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骨组织中Treg细胞数量减少(P<0.01),Th17细胞数量增加,且Th17/Treg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骨量明显增加(P<0.05,P<0.01),血清中Foxp3浓度升高,RORγt浓度显著降低(P<0.01),骨组织中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但低剂量组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骨组织中Treg细胞数明显升高,Th17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且Th17/Treg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补肾化痰方可以提高去卵巢大鼠骨量,改善骨微结构,并使骨组织中Treg细胞数量增加而Th17细胞数量减少。进而推论补肾化痰方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而发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指甲状腺本身或甲状腺以外的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产生和分泌过多,进入循环血液中,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功能亢进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目前现代医学治疗甲亢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131I治疗3种方式[2],而祖国医学在治疗甲亢方面亦有自身的特色及优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归于中医学"瘿气"或"瘿病"等范畴。  相似文献   
9.
宋恩峰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PLGC)是在正气亏虚的基础上,由肝气郁结、痰浊凝结、湿热瘀毒等多种因素作用,导致脏腑阴阳失调,进而产生的结果。针对PLGC的不同证型,采取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燥湿化痰、清热解毒等不同治法,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葱白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胱硫醚β合成酶(CBS)、3-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3MST)表达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纯种健康雄性SD大鼠,SPF级,体重(200±20)g,共40只,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组,另外30只制备大鼠AS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葱白提取物组、辛伐他汀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以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葱白提取物组、辛伐他汀组均以高脂维生素D3饲料喂养。从第5周开始,葱白提取物组大鼠给予配置好的葱白提取物溶液10 mL/kg体质量灌胃,辛伐他汀组大鼠给予辛伐他汀混悬液10 mL/kg体质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10 mL/kg体质量灌胃,共连续8周。在第12周时,留取大鼠血液,分离主动脉。采用生化检测、HE染色、Western blot、RT-PCR检测脂质代谢、H2S催化酶、趋化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葱白提取物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浓度均降低(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