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gA肾病是以免疫球蛋白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异常沉积所导致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国内资料显示,IgA肾病在肾活检诊断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居第二位[1],并以青壮年多见。其临床表现可见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也可合并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可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对临床表现为非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西医运用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尚存在争议,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对此类患者在急性期控制病情及慢性期延缓疾病进展均有较好的疗效。 石君华教授是湖北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肾病临床工作30余年,对于IgA肾病的治疗经验颇丰。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患者,临床以西药治疗为主,故在此不予讨论;而对于表现为非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患者,以中医为主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笔者随师 学习数年,受益颇多,现将石师治疗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利胆合剂对胆汁淤积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部分胆管结扎法构建幼龄胆汁淤积SD大鼠模型。将18只部分胆管结扎幼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利胆合剂组(74 g·kg-1·d-1)、熊去氧胆酸组(60 mg·kg-1·d-1)每组6只,另取6只未经处理幼龄SD大鼠设为正常组。术后连续7 d灌胃给药后麻醉处死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及肝肠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变程度;生化检测血清中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浓度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胆酸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及肠组织中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pical sodium-dependent bile acid transporter,ASB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5,FGF15)、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空泡样细胞且排列紊乱,发生胆管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的现象。血清中TBA、TBIL浓度及AST、ALT、ALP、GGT活性显著增加(P<0.05)。经利胆合剂、熊去氧胆酸治疗后,对应2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模型组肝肠组织中CYP7A1、ASBT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BSEP、FGF15、FXR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胆合剂组及熊去氧胆酸组中上述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发生明显的回转(P<0.05)。结论:利胆合剂可改善幼龄SD大鼠胆汁淤积相关检测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XR依赖的胆汁酸合成、外排及重吸收相关蛋白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03.
根据中医临床大数据知识工程的总体规划要求,开展中医临床数据知识化与中医临床病例知识库构建研究,探讨中医临床数据知识化与临床病例知识库构建的目标与技术方法,规范中医临床知识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详细阐述中医临床数据知识化标准操作流程、中医临床病例知识库(CDF库)的构建以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喉部)或肺所致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病位在胃和食管,属脾系疾病。GERD主要临床表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咽喉不适、口苦、嗳气、反胃等症状,应归属于中医“吐酸”“呕苦”“吞酸”“嘈杂”“食管瘅”等范畴。张介眉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名老中医。张教授诊治脾胃病尤有建树,提出辨治脾胃病关键在于复脾胃之升降协调。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现整理其基于脾胃升降协调理论辨治胃食管反流临证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白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白芍有效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搜集CAG的相关靶标信息,并通过Venny 2.1.0取得药物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分别采用Cytoscape 3.7.1、STRING数据库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行可视化处理。借助DAVID数据库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用软件Cytoscape 3.7.1绘制“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得到白芍活性成分8个、作用靶点72个,疾病靶点972个,二者交集34个。关键活性成分有山柰酚、β-谷甾醇、儿茶素,关键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白芍主要通过参与凋亡过程阳性调节、对药物的反应、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  相似文献   
106.
刘念  杨家耀  安柳  章消  邹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1):135-139,后插15-后插17
目的 系统评价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linical trials、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BM、CNKI、Wangfang Data、VIP等数据库,搜集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  相似文献   
10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草纲目》是集明代及明代以前的中医药之大作,对中医药学和中医病证的认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整理《本草纲目》论治泄泻的学术思想,以期为现代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并开拓研究和治疗思路。文章通过归纳和分析,总结出李时珍在治疗泄泻中立足脏腑、重视脾肾;辨证论治泄泻;注重食疗及外治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粪便入药,用金汁治病;用药灵活,注重小儿及老人泄泻的治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茵陈-栀子”药对治疗小儿胆道闭锁(BA)的潜在机制。方法 运用网络数据库对“茵陈-栀子”有效成分及BA靶点进行检索筛选。运用作图软件构建“茵陈-栀子”药对的“成分-靶点”和胆道闭锁-通路-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茵陈-栀子药对治疗胆道闭锁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Cytoscape3.9.1软件依据Degree值筛选核心靶点。最后,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药物-疾病公共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在茵陈-栀子药对中共筛选出28个与BA相关的活性成分和96个潜在作用靶点;经“Netework-Analyze”分析以“degree值>30”为条件筛选出16个核心靶点;分别是AKT1、EGFR、HSP90AA1、ESR1、HIF1A、MTOR、SIRT1、MDM2、MMP9、BCL2L1、ATM、PPARG、PIK3CA、AR、JAK2、NOS3。茵陈-栀子有2个共同成分,分别是quercetin(槲皮素)、beta-sitosterol(β谷甾醇)。涉及与胆道闭锁相关的通路有Pathways in ca...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通过搜集医案,分析清代医家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将《中华医典》收集的医案方剂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借助其数据挖掘功能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功效归经分布,药物的关联及聚类规则。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处方316个,共计363个药物,使用频次3 303次,药物频次≥30次的药味有27个,排名前5位的高频药物依次为酸枣仁、茯神、半夏、茯苓、首乌藤。四气分布以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功效主要集中于宁心,其次为养血安神、清热凉血。归经以肺、心、脾经为主。排名前3位关联药物组合位“首乌藤,茯神”、“茯神,酸枣仁”、“酸枣仁、龙眼肉”。对频次前20位的药味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清代医家治疗不寐以滋阴宁心安神为本,兼顾清热、化痰、理气,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疼痛贴对骨癌痛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疼痛贴治疗组、电针联合疼痛贴治疗组,另设空白组。造模成功后给予对应干预,观察胫骨癌痛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采用HPLC检测基底杏仁核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Elisa检测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 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活动里程低于空白组,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高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5-HT、NE、DA含量均低于空白组(P<0.01),MDA含量和Caspase-3表达均高于空白组、CAT活性和Bcl-2表达均低于空白组(P<0.01)。旷场实验中三组治疗组的大鼠活动里程均高于模型组,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中三组治疗组的大鼠不动时间均低于模型组;三组治疗组的5-HT、NE、DA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MDA含量和Caspase-3表达均低于模型组,CAT活性和Bcl-2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电针治疗、疼痛贴治疗以及联合治疗可以改善胫骨癌痛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学改变,其机制与缓解疼痛纠正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平衡失调、抗氧化应激和减轻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