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71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695篇
预防医学   226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55篇
  1篇
中国医学   11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伴长R-R间期时是否合并Ⅱ度房室阻滞的动态心电图诊断问题。方法选择心房纤颤住院患者44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统计≥2.0s的长R-R间期发生时间及频率,最长R-R间期等。结果44例患者共出现≥2.0s的长R-R间期15636次,13004次集中在夜间23:30-6:00。结论心房纤颤伴长R-R间期出现的时间长短、睡眠相关性、24h平均心率,协助临床判定是否合并Ⅱ度房室阻滞的诊断,对于指导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40例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肺功能、炎症指标及COPD严重程度(观察组),并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CFR值)与外周血液中炎症指标、FEV1占预计值%及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CFR值、FEV1%pre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FR值与外周血白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FEV1%pre呈正相关,与COPD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COPD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炎症反应及气流受限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伴有腹泻症状的急性阑尾炎的误诊原因,保证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确诊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1例急性阑尾炎均伴有腹泻症状,误诊、穿孔坏疽、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有腹泻症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极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等内科疾病,为了提高诊断符合率,必须要仔细询问病史查体,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及其在不同病种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479例于该院进行输血的患者,通过微柱凝胶法筛查其血浆中的不规则抗体,并鉴定所筛查阳性标本的特异性分布情况。结果 3479例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64例,阳性率为1.84%;其中,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有妊娠史、输血史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无妊娠史、输血史的患者(P0.05)。抗体特异性分布以MNS血型系统(21例)、Rh血型系统(27例)、Lewis血型系统(9例)为主;病种分布规律以肿瘤患者(19例)为主,其次是慢性肾衰竭(15例)、消化道出血(12例)患者,并且不同病种间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中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显得尤为重要,可及时发现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的特点,尤其是针对妊娠史、输血史及肿瘤的患者可进行及时预警,以确保此类患者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下的三级预防护理干预对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初诊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0例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人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心理指导,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纽曼系统模式下的三级预防干预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和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的遵医行为(按时服药除外)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纽曼系统模式应用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初诊病人中可有效帮助病人提高自我应对能力和遵医行为,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7.
甘林望  温向琼  张琼  胡丹  王明初  刘建 《重庆医学》2015,(17):2430-2432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状况,并分析MHD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泸州市3个大型医院血液透析(HD)中心237例MHD患者开展横断面调查,其中男140例,女97例.结果 本次受访的MHD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94.9%,知晓率及治疗率均为99.6%,控制率为29.3%.其中选用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者分别占92.9%、52.8%、40.9%;使用1、2、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者分别占22.4%、34.2%、40.9%.MHD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与干体质量、血甲状旁腺素(PTH)、尿素清除指数(Kt/V)、HD前血钠水平、HD及血液灌流(HP)频率相关.血PTH及HD前血钠水平越高者高血压控制越困难,而干体质量达标、Kt/V高、HD及HP频率高有助于高血压控制.结论 MHD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及治疗率均高,但控制率较低;干体质量未达标、血PTH≥150 ng/L、Kt/V< 1.2、HD前血钠大于或等于140 mmol/L、HD频率小于10h/周及HP频率小于2 h/月是MHD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非典型肺栓塞症误诊的常见原因,提高对非典型肺栓塞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及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确诊的120例非典型肺栓塞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120例非典型肺栓塞症入院时误诊39例(误诊率32.5%)。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例,肺炎5例,胸腔积液3例,肺结核3例,支气管哮喘3例,房间隔缺损1例,急性左心衰竭1例,心源性晕厥1例。结论非典型肺栓塞症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误诊、误治,临床医师应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对于高度怀疑的患者,应尽早行肺部增强CT 或肺动脉CT 血管造影等检查,减少对非典型肺栓塞症的误诊。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效果应用于治疗手术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同种程度病例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超前镇痛组在手术开始前一段时间注射超前镇痛药物,对照组同时注射同等药量的氯化钠注射液。分别对麻醉诱导前、术后30min、4h以及24h测量患者白细胞介素以及血浆T细胞水平,并且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清醒后各个时间点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高于超前镇痛患者,并且对照组的血浆T细胞亚群在术后30min、4h以及24h的测量值明显小于术前,白细胞介素也明显增多。结论;超前镇痛应用于治疗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保护,极大地对应激反应现象进行抑制,减轻麻醉以及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量及微生物样本送检率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下降了42.53%,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从56.78%上升至75.26%。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从80%上升至94.44%,抗菌药物的应用日趋合理。结论:我院通过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