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4篇
  免费   1060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448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880篇
内科学   557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134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科学   465篇
综合类   3924篇
预防医学   978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789篇
  72篇
中国医学   1232篇
肿瘤学   272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716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607篇
  2020年   654篇
  2019年   896篇
  2018年   924篇
  2017年   641篇
  2016年   779篇
  2015年   916篇
  2014年   1540篇
  2013年   1518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急性心肌炎(AM)属于心肌组织炎症性疾病,可导致心功能受损和心力衰竭的发生。自本世纪开始,本病的患病风险及患者比例持续增加。心脏磁共振(CMR)无电离辐射,具有优良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最新设备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也有提高,结合大视野、任意平面成像的特点,能够在心脏形态、功能、心肌应变等成像中发挥“一站式(one-stop-shop)”检查作用。就CMR在AM的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心肌应变、组织特征评估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FMS的中医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148例FMS患者,观察疼痛诱发和加重因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和FMS其他主要症状,分析证候特征。结果 148例FMS患者中,因劳累、情绪刺激和气候变化诱发疼痛者分别占52.0%、48.6%和39.2%,因劳累、情绪刺激和气候变化加重者分别占64.9%、49.3%和54.1%;轻度、中度和重度疼痛分别占11.5%、47.3%和41.2%;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和中轴部位疼痛分别占89.2%、88.5%、90.5%、86.5%和93.2%,其中,以背部、腰部、右肩胛带区、右上臂和左肩胛带区疼痛较常见,分别占84.5%、81.8%、76.4%、75.0%和75.0%;重痛、酸痛和胀痛分别占69.6%、63.5%和52.7%。常见症状中,有疲劳、睡醒后仍觉疲乏、认知损害、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慢性头痛的患者分别占95.9%、91.2%、67.6%、88.5%、93.2%...  相似文献   
43.
正患者男性,52岁。2019年3月1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阴囊下坠感伴疼痛就诊。专科检查:左侧阴囊内未触及睾丸,左侧腹股沟区触及肿物,大小2 cm×1. 5 cm,右侧睾丸未触及异常,临床诊断左侧隐睾症。遂行左侧隐睾切除术,术中见左侧睾丸位于腹股沟区,大小3 cm×2. 5 cm,发育欠佳,分离鞘状突至内环处并结扎,游离精索,将睾丸切除,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眼观:送检睾丸1个,大小3 cm×2. 5 cm×1cm,上附淡黄色脂肪组织大小7 cm×3 cm×2 cm,周围见附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妊娠期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血清γ-干扰素(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变化及其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2月-2020年7月妊娠期HCMV感染患者109例,根据HCMV感染活动性分为活动性感染组(28例)与非活动性感染组(81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09名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及HCMV感染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FN-γ、sIL-2R、MMP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妊娠不良结局的临床价值。结果 活动性感染组血清IFN-γ、sIL-2R、MMP3水平高于非活动性感染组、对照组(P<0.05),非活动性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性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早产、流产、畸胎、死胎)总发生率高于非活动性感染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患者血清IFN-γ、sIL-2R、MMP3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结局患者(P<0.05);血清IFN-γ、sIL-2R、MMP3联合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944,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85.87%。结论 妊娠期HCMV感染患者血清IFN-γ、sIL-2R、MMP3水平升高,且活动性感染患者上述因子升高更显著,三者联合检测对预测妊娠期HCMV感染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5.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目前以单药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与单纯放化疗相比,在同步放化疗中采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方案有可能提高局控率和减少远处转移。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作为宫颈癌的潜在治疗靶点被广泛研究。ICIs可以改善免疫细胞的活化从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综述了ICIs的作用机制,并回顾了各类单抗药物的临床效果、优缺点以及ICIs的联合治疗,并从耐药性以及药物不良事件方面为宫颈癌患者的免疫治疗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蒙药额尔敦-7汤进行方解分析,综述药理与机制、临床应用,为该方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查阅古籍文献研究与考证方法进行文献综述。结果:蒙药额尔敦-7汤出自《观者之喜》,属传统蒙药经典方。该方由苦参20 g,栀子、悬钩子木各15 g,川楝子、山柰、土木香各10 g,诃子5 g等七味单味药组成。蒙药额尔敦-7汤具有促使热病成熟,使热收敛、清除等功效,治疗未成熟热,疫热,轻型热症,赫依、血相讧之热等疾病疗效确切。结论:蒙药额尔敦-7汤出自《观者之喜》,属传统蒙药经典方,对被西医诊断为流行性感冒用此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7.
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2020年年初武汉暴发新型瘟疫以来,中医中药在防护和阻止病情进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疗效确切,备受推崇.本文从生活起居、四季饮食药膳、中医保健预防等几个方面介绍中医防护传染性病毒性肺炎的一些措施与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非传统脂质参数已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而内蒙古地区作为脑卒中高发和特定的血脂特征地区,非传统脂质参数与脑卒中风险的关联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内蒙古地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探索内蒙古地区非传统脂质参数与脑卒中的关联。  方法  2015―2017年,收集中国北部内蒙古地区35~75岁常住人群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及各项血脂指标,最终纳入32 518人参与本项研究。将各脂质参数分为四分位,以第1四分位为参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非传统脂质参数与脑卒中的OR值及95% CI值。  结果  本研究含脑卒中患者1 949人,以脑卒中为因变量,调整相关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以各非传统脂质参数第1四分位为参照,第4四分位的TC/HDL-C、LDL-C/HDL-C、TG/HDL-C与脑卒中有关,其对应OR值分别为1.390(95% CI: 1.206~1.601)、1.380(95% CI: 1.201~1.585)及1.473(95% CI: 1.276~1.699);且随着各脂质参数水平的升高,脑卒中风险增加(均有P < 0.001)。在不同性别、年龄中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Non-HDL-C)外,TC/HDL-C、LDL-C/HDL-C及TG/HDL-C与脑卒中风险相关。  结论  TC/HDL-C、LDL-C/HDL-C及TG/HDL-C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相比于传统脂质参数,非传统脂质参数与脑卒中的关联更强,其可作为脑卒中风险分层及一级预防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不同阻滞阶段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相关的调控因子及其调控途径,为后续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获得GSE45885的基因表达谱矩阵,筛选其中的正常样本以及不同阻滞阶段NOA样本,包括4例正常生精样本和20例NOA患者样本,20例NOA患者中有2例患者处于减数分裂前期阻滞阶段(PRE),7例处于减数分裂期阻滞阶段(MEI),11例处于减数分裂后期阻滞阶段(POST)。将正常生精样本设置为对照组(CON),使用GEO2R在线工具鉴定正常生精样本与不同阻滞阶段NOA样本之间的差异基因,对GEO芯片中不同阻滞阶段的NOA数据整合归一化并进行矫正后取交集。对差异表达的基因以及其靶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获取关键通路;基于在线工具(STRING)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然后利用Cytoscape中的CytoHubba插件对枢纽基因进行筛选。结果:在PRE中筛选出463个上调基因,12个下调基因;在MEI和POST中分别发现2个和3个下调基因,无上调基因。PRE中上调基因通过一些重要途径,如精子发生、精子细胞发育、精子的运动、纤毛运动和微管形成等功能来调控生精过程。在上述的3个阻滞阶段NOA中筛选出2个共同差异基因,均为微小RNA(miRNA),2个miRNA有58个共同靶基因。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STRING成功构建PRE中上调基因的PPI网络图,并使用Cytoscape筛选出网络中前10个枢纽基因,包括DNAI1、DNAI2、PGK2、ROPN1LARMC4、DRC1、DNAAF3、CABYRZMYND10和CCDC65。结论:识别枢纽基因和共同差异基因及其通路为后续研究NOA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DRC1、ARMC4、MIR15A和MIR509-3可作为后续NOA发病机制研究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0.
背景:钩椎关节作为颈椎所特有的结构,其发生、发展和发育直接影响着颈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也与颈椎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深入了解钩椎关节的发育特点对颈椎病的发病类型、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的:利用影像学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不同年龄段的颈椎钩突相关夹角进行大样本测量和观察,旨在揭示其随年龄和椎骨增长变化的特点,以及与颈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设计,将收集到的符合研究要求的1447例完整颈椎节段CT影像学资料的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软件进行后处理,并进行钩突夹角、钩突矢状位角测量,按照性别、年龄、侧别分组。结果与结论:①钩突夹角随椎序的增加呈V字形增长,其最低峰值位于C5处;总体随年龄的增长呈尖峰状,其峰值多介于30-39岁年龄范围内;②钩突矢状位角随椎序的增加呈鱼钩样增长、总体随年龄的递增也呈尖峰状,其峰值多介于20-29岁年龄范围内;钩突夹角与钩突矢状位角在侧别和性别间仅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提示钩突夹角随椎序递增呈V字形增长;钩突矢状位角随椎序递增鱼钩样增长,而2个夹角随年龄的增长总体呈尖峰状,钩突夹角在131°左右,可能与颈椎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钩突矢状位角在14°左右,可能对限制颈椎过度旋转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