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64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212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8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4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早期和延迟高压氧(HBO)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远期影响。【方法】7日龄大鼠3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假手术处理)、HIBD组(n=9)、EHBO组(n=9,HIBD模型后0.5~1h开始2个绝对大气压HBO治疗,稳压30min/次,间隔24h,连续2次)和LHBO组(n=9,HIBD模型后48~72h开始2个绝对大气压HBO治疗,稳压30min/次,间隔24h,连续5次),以大鼠远期的学习记忆功能(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海马形态组织学(海马锥体细胞层结构和CAl区存活神经元数)来判断干预效果。【结果】HIBD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严重不良伴海马结构严重受损,与对照组相比,水迷宫实验中平均逃逸潜伏期延长(56.35S与23.07S,P〈0.05)、搜索时间和搜索路程缩短(分别为29.29S与51.21S,548cm与989cm.均P〈0.05)、海马存活神经元减少(100个/mm与183个/mm,P〈0.05);早期HBO治疗明显减轻HIB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潜伏期:39.17s与56.35s;搜索时间:36.84s与29.29s;搜索路程:686cm与548cm,P〈0.05),并使海马存活神经元增多(131个/mm与100个/mm,P〈0.05),延迟HBO治疗不能减轻HIB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潜伏期:56.25s与56.35。;搜索时间:30.11s与29.29s;搜索路程:572cm与548cm,P〉0.05),海马存活神经元无增多(95个/mm与100个/mm,P〉0.05);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的逃逸潜伏期与海马锥体细胞层存活神经元数呈直线负相关(r=-0.819,P〈0.01)。【结论】早期HBO治疗可减轻HIBD程度,并可改善HIBD所引起的远期学习记忆功能缺陷,延迟HBO治疗对HIBD无效。  相似文献   
82.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多发疾病,相关病因多为长期慢性机械刺激、宫颈损伤、病原体感染、腐蚀性化学物质等因素。常见于分娩、流产和手术损伤宫颈后犤1犦。由于分娩前后子宫颈受产时阴道检查、宫颈裂伤、产褥感染、产后复旧不良恶露持续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使慢性宫颈炎宫颈  相似文献   
83.
干眼颌下腺移植术后泪液蛋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治疗严重干眼术后分泌的泪液蛋白成分及其与正常泪液的异同。方法收集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成功后的8例患者的泪液,测定其总蛋白含量及淀粉酶、表皮生长因子(EGF)、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等主要蛋白成分的含量,同时通过不连续的SDS-PAGE蛋白电泳观察其形成的蛋白电泳条带,并与正常人的泪液对比。结果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后分泌的泪液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泪液(P<0.05),SIgA含量接近正常泪液(P>0.05),EGF含量高于正常泪液(P<0.05),而其所含的淀粉酶浓度则远高于正常泪液(P<0.05)。SDS-PAGE蛋白电泳显示颌下腺移植术后分泌的泪液与正常泪液具有相似的电泳条带及相近的蛋白成分。结论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术后分泌的泪液具有与正常泪液相近的蛋白成分,但其总蛋白含量较低,淀粉酶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4.
PTEN和E-钙粘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和E-钙粘蛋白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中PTEN和E-钙粘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高表达率和E-钙粘蛋白正常表达率分别为43.8%(35/80)和41.3%(33/80),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TEN与E-钙粘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与病人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TEN高表达和E-钙粘蛋白正常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PTEN低表达和E-钙粘蛋白异常表达者,PTEN高表达和E-钙粘蛋白正常表达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高,Log-rank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减少,E-钙粘蛋白表达异常,PTEN可能通过调控胃癌组织钙粘蛋白表达,抑制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5.
痛经口服液药理实验证明:痛经口服液对0XY引起的在离体家兔、大鼠子旨痉挛性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能缓解由OXY导致的子宫剧烈收缩(模拟痛经)引起的疼痛。小鼠热板镇痛实验表明,该方有明显镇痛作用,与消炎痛作用类似。急性毒性试验测得LD50为122.4g/kg。最大耐受倍数为500。经在多家医院临床研究并与痛经丸作对比观察。67例原发陛痛经病人疗效满意,无任何毒副作用,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骨伤方冲剂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同时了解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骨伤方冲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骨伤方冲剂)和空白组(0.9%生理盐水组),每组18只。造成骨折模型后,从手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治疗组给予骨伤方冲剂的生理盐水悬液,空白组给予0.9%生理盐水。于术后第1周、2周、3周每组各处死动物6只,采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骨折愈合过程中,治疗组(骨伤方冲剂)血清钙磷离子浓度乘积显著高于空白组(生理盐水组)(P<0.01);与空白组对比,治疗组血清ALP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治疗组与空白组血清ALT、AST和C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伤方冲剂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可能是:提高血钙、磷的浓度乘积,促进钙磷沉积;增强机体内成骨活动,提高血清ALP的活性;同时骨伤方冲剂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GCT)的治疗。方法:回顾51例四肢复发性GCT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外科治疗依据病理和影像学分期,进行扩大的肿瘤刮除、辅助囊壁处理或肿瘤切除功能重建。结果:平均随访36个月,再复发8例,总复发率为15.7%,局部囊内刮除后再复发率为22.7%(5/22),肿瘤边缘切除后再复发率11.5%(3/2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8%、结论:GCT复发后肿瘤局限且无明显软组织肿块,再次刮除空腔充填;有明显软组织肿块形成的Campanacci Ⅲ级和部分肿瘤较大的Ⅱ级患者,行瘤段切除后功能重建,选择性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8.
蓝色橡皮大疱痣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 ,14岁。因面色苍白、乏力 5年于 2 0 0 0年 12月2 0日入院。 5年前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 ,间有心悸、上腹痛 ,无发热、恶心、呕吐 ,无便血、黑便 ,多次查大便常规阴性。当地医院拟诊“重度缺铁性贫血” ,给予铁剂治疗症状无好转。入院前 3年行胃肠道钡餐检查发现肠道肿物 ,行纤维胃镜、肠镜检查诊断“消化道多发性血管瘤”。因贫血较重需周期性输血 ,输血周期约 1个月~ 1个半月 1次。输血前Hb最低达 2 0g/L ,输血后Hb多在 80g/L左右。患儿出生即发现左手掌尺侧、左手小指及舌体有血管瘤 ,3个月时行舌体血管瘤大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308位和淋巴毒素(LTα)基因+252位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及电泳技术,对96例NHL患者和72名正常对照者的TNFα和LTα基因的单碱基突变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TNFα基因型和两个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中的分布与NHL患者类似(P>0.05),而NHL患者的LTα(5.5)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NHL患者57.81%,正常人46.52%,P=0.04)。结论:TNFα基因多态性与NHL的发病无关,LTα(5.5)等位基因可能与中国汉族人NHL发病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90.
ANCA及AECA在结节性红斑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结节性红斑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结节性红斑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ANCA和AECA,并分型。结果32例结节性红斑患者ANCA阳性率为12.5%,均为核周型ANCA(P—ANC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A阳性率为81.3%,其中IgG—ANCA阳性率为71.9%,IgM—AECA阳性率53.1%,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在发生结节性红斑及血沉增快方面AEC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而在伴有口腔溃疡和贫血等临床表现方面ANCA及AE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红斑患者血清AECA测定对该病血管损害及病情活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