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外周血中白细胞的成分和计数不仅可以反映肿瘤微环境的炎症反应,还被认为是潜在有意义的肿瘤预后指标。本研究旨在评估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并分析放疗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变化对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7年1月1日〜2018年9月1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疗中心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结束时、放疗后1月的血常规,记录各时间点的淋巴细胞计数值(lymphocyte,L值),并计算相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按照CTCAE 4.03标准对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进行分级,分析有效和无效两组放疗后的L值及NLR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入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和放疗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计数降低,56.76%发生3-4级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统计分析显示,有效组和无效组的放疗后L值、放疗后NLR值,放疗后1月L值、放疗后1月NLR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放疗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及NLR值与近期疗效无相关性,仍需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口腔癌患者的MDT,组织专家制订了本专家共识,对诊疗流程、常见系统性疾病的诊治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SR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例。由于治疗过程中三组均有病例脱落,最终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参与疗效评价者分别为28例、29例、28例。三组患者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针刺穴位选取颈夹脊、天柱、后溪、申脉、悬钟、手三里、少海;对照1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与操作手法同观察组;对照2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与操作手法同以上两组。三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三组患者颈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NDI评分、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颈肩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颈肩部VAS评分低于对照1组(P<0.001)和对照2组(P=0.042)。三组患者治疗后的N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NDI评分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36,P<0.001);对照1组治疗后的NDI评分低于对照2组(P=0.010)。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治疗后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47,P<0.001)。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刺治疗CSR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NDI,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及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检索并总结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最佳证据,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 依照6 s证据模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循证证据。采用各类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级别评定。结果 共纳入文献18篇,包括指南4篇、系统评价13篇、证据总结1篇,归纳出21条证据。结论 总结并归纳了目前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务工作者识别卒中后疲劳危险因素、精准评估、预防以及实施针对性干预提供了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丛  窦明金  隋继英 《药学研究》2022,41(8):501-506,520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缓解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ETCM及TCMSP检索红参及麦冬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等多个数据库查询与CIPN相关的基因。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并利用String工具获得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通过Metascape对PPICN的靶蛋白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结果 参麦-靶点网络包含38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105个;PPI核心网络包含23个蛋白;GO分析得到条目34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9条信号通路(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中对CIPN关键活性成分源自麦冬的组分占比60%;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参麦注射液通过多靶点与多通路的协同作用缓解CIPN。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扰NBS1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NBS1特异性小干扰RNA(siNBS1)转染至肝癌细胞HepG2中,以空载脂质体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BS1基因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质粒后siNBS1对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iNBS1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siNBS1(10 nmol/L、20 nmol/L、50 nmol/L)均能抑制HepG2细胞中的NBS1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P<0.05或P<0.01)。最高浓度siNBS1(50 nmol/L)能抑制NSB1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P<0.05)。CCK-8实验显示,转染不同浓度siNBS1的HepG2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明显减弱(P<0.05或P<0.01),转染48 h后增殖率下降最为显著;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的比率在转染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并随浓度增加而更为显著。结论:干扰NBS1基因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半定量鉴别诊断良恶性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手术切除后的病理结果,将肺癌患者作为恶性组(n=47),将良性肺部占位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组(n=55)。所有患者均行DCE、MRI扫描,获得半定量参数,包括达峰时间、最大浓度、对比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最大线性斜率。比较良恶性肺部占位性病变组半定量参数的差异,并用ROC曲线评价上述各参数鉴别价值。  结果  恶性组病例中病灶以囊实性、不均匀强化、不规则形态、边界不清晰为主,良性组病例病变以囊性、均匀强化、规则形态、边界清晰或欠清晰为主。两组常规MRI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恶性组达峰时间参数水平低于良性组(P < 0.05),恶性组最大浓度、曲线下面积、最大线性斜率参数水平高于良性组(P < 0.05);以病理结果为标准,绘制半定量参数ROC曲线,最大线性斜率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7,诊断效能较其余参数高,最大线性斜率准确度最高84.4%,最大浓度特异度最高为92.7%,达峰时间敏感度最高为97.9%。  结论  DCE-MRI半定量参数可鉴别诊断良恶性肺部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