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11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189篇
综合类   305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毒片与扶正片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晓玲  任晓燕 《中药材》2003,26(7):509-510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祖国医学对白血病也早有认识 ,有关该病的记录散见于历代文献中 ,对于该病的机理认为是本虚标实 ,因此 ,在治疗上 ,根据病情、病程的不同 ,分别采用“扶正”和“祛邪”的方法 ,本实验采用自制中药复方解毒片 (由白花蛇舌草、大青叶、山慈菇等组成 )和扶正片 (由黄芪、人参、女贞子等组成 )观察白血病的细胞凋亡。1 材料1 1 白血病细胞株 选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建立的可移植性L72 12白血病。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病理室提供 ,本实验室传…  相似文献   
2.
自从保乳手术加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成为Ⅰ~Ⅱ期乳腺癌的备选治疗方案以来,切除标本的边缘病理评价就成为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边缘阳性与边缘阴性相比,无论术后放疗与否都将会使局部复发率明显提高3.8%~35.4%.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显示颅脑肿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例正常志愿者及29例幕上星形细胞瘤及脑膜瘤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在弥散各向异性图、彩色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上分析肿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关系,并对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1)9例脑膜瘤及11例Ⅰ-Ⅱ级星形细胞瘤推移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6例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及3例Ⅰ-Ⅱ级星形细胞瘤浸润、破坏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结论: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显示颅脑肿瘤与相邻脑内主要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神经外科术前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大良性前列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巨大的BPH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切除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TURP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prostatesymptomscore,IPSS)由术前平均30±2郾5分,降至术后8郾1±2郾5分;最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5郾1±2郾4)ml/s升至术后平均(18郾6±5郾3)ml/s;剩余尿由术前50~1100ml降至术后0~40ml。手术并发症5例(12郾3%),其中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resectionsyndrome,TURS)3例,继发出血2例。结论在熟练掌握TURP技术后,用TURP治疗巨大BPH是一种相对安全、并发症少、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癌的MRI诊断与病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小平  张嵘  谢榜昆  吕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44-2746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MRI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MRI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MRI表现,分析其MRI主要特点,并结合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有26例形态不规则、显分叶状,24例MRI信号不均匀,病理上显示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25例肿瘤边缘模糊,其中12例出现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病理发现肿瘤已侵犯并突破假包膜;20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20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肿瘤形状不规则、信号不均匀是甲状腺癌的MRI特点,而瘤周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是甲状腺癌MRI的特征性表现;MRI检查能发现一些小肿瘤,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对临床分期评价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勇  吴燕峰  沈慧勇 《中国医药》2007,2(10):577-578
目的探讨适用于细胞移植的人嗅鞘细胞(OECs)分离与培养的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自愿捐献孕5个月流产胎儿的完整嗅球进行嗅鞘细胞提取分离、纯化,并对嗅鞘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纯度检测,观察其形态学特点,检测其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率。结果本方法分离、培养的嗅鞘细胞大多呈三角形、梭形,有些突起较长,生长活跃,增殖迅速,P7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嗅鞘细胞阳性率为95.3%。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且不影响细胞功能,适用于细胞移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ELL—DYN 37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功能。方法:对732例临床标本,进行涂片复检,评价其异常情况报警系统的性能。结果:CELL—DYN3700血液分析仪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报警系统的特异性是76.4%,灵敏度100%,假阳性率19.3%.假阴性率0.0%。结论:CELL—DYN37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异常白细胞分类及报警系统的功能良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闫伟强  贺西京 《中国骨伤》2007,20(4):247-250
目的:评价前路松解联合后路三维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僵硬型胸椎侧凸的效果,探讨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青少年特发性僵硬型胸椎侧凸34例,男5例,女29例;年龄8~21岁,平均14.7岁。均为右侧凸。均采用经前路松解植骨融合联合后路三维矫形内固定治疗,其中前路经胸入路26例,胸腔镜前路松解植骨融合矫形术8例。随访时均摄全脊柱X线片。术前、术后所摄X线片进行以下各项测量指标比较:Cobb角、顶椎的旋转度、下融合椎旋转度、躯干偏移距离。随访时观察有无脊柱失平衡、假关节形成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患者Cobb角术后平均矫正率80.62%,其中18例患者出现矫正度数丢失,丢失度数3°~10°,平均4.3°(术后平均14.2°,1年后随访平均18.5°)。所有患者术后胸椎生理性后凸得到重建。术后胸椎融合弯顶椎的旋转改善率62.91%,下融合椎旋转改善率47.60%,躯干偏移平均距离3.3mm,未见脊柱失平衡现象。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1例,胸腔积液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6个月肺功能检查,未见有明显下降。脊柱胸弯融合段未发现假关节形成。结论: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僵硬型胸椎侧凸可明显改善顶椎的旋转度,得到满意的三维矫形效果。术前积极准备、合理手术设计,术中严格操作,术后重视预防并发症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 6 0例进行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时间 (TT) 4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与对照组相比 ,PT、APTT、TT均显著延长 P<0 .0 1,FIB明显降低 P<0 .0 5 ,肝癌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相比 ,PT、APTT均显著延长 P<0 .0 1,P<0 .0 5 ,FIB显著降低 P<0 .0 1;原发性肝癌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相比 ,PT、APTT明显延长 P<0 .0 5 ,FIB显著降低 P<0 .0 5。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 PT、APTT和 FIB有显著差别。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而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评估肝癌肝损害的程度、监测病情变化 ,指导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骨髓炎与恶性骨肿瘤软组织改变的影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软组织影像改变对骨髓炎和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57例骨髓炎和7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软组织异常CT和MRI征象进行界定、观察、记录和统计学比较。结果57例骨髓炎患者中,CT检查54例,MR检查14例。CT检查的54例中,软组织肿胀52例(Ⅰ度19例、Ⅱ度16例、Ⅲ度17例),脓肿样囊腔6例,软组织肿块5例,软组织内气体、脂液平面和窦道各1例。MR检查的14例骨髓炎中,软组织肿胀14例(Ⅰ度2例、Ⅱ度6例、Ⅲ度6例),脓肿样囊腔(扩散加权成像均呈明显高信号)3例,软组织肿块和脂液平面各1例。7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中,CT检查54例,MR检查49例。CT检查的54例中,软组织肿胀44例(Ⅰ度29例、Ⅱ度12例、Ⅲ度3例),软组织肿块49例,软组织肿块边缘残留骨壳或壳样钙化16例,软组织肿块内肿瘤骨或瘤软骨钙化25例。MR检查的49例恶性骨肿瘤中,软组织肿胀46例(Ⅰ度21例、Ⅱ度17例、Ⅲ度8例),软组织肿块43例。骨髓炎组和恶性骨肿瘤组CT图像显示的软组织肿胀程度(Uc=4.1066,P〈0.01)以及脓肿样囊腔(X^2=4.4118,P〈0.05)、肿块(X^2=71.7037,P〈0.01)、肿块边缘残留骨壳或壳样钙化(X^2=18.7826,P〈0.01)和肿块内肿瘤骨或瘤软骨钙化(X^2=32.5301,P〈0.01)出现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图像所示的软组织肿胀程度(Uc=2.5997,P〈0.01)以及脓肿样囊腔(四格表确切概率P=0.0092)和肿块(X^2=29.8757,P〈0.01)出现比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软组织肿胀程度和软组织肿块对骨髓炎和恶性骨肿瘤鉴别具有一定价值。软组织肿块边缘残留骨壳或壳样钙化以及软组织肿块内肿瘤骨或瘤软骨钙化是恶性骨肿瘤的特异性征象。脓肿样囊腔、软组织内气体、脂液征和窦道是骨髓炎的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