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9篇
预防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山东省居民24 h尿钠钾比与MS的关系。方法 2011年在山东省采用四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69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测量其血糖、血脂四项、尿钠、尿钾和尿肌酐等指标。依据24 h尿钠钾比值将研究对象按照四分位数法分组, 采用二分类logistic分析钠钾比与MS的关系。结果 1 906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 其中男性1 003人, 女性903人。MS患病率为24.7%。经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 与24 h尿钠钾比值<4.3组相比, 4.3~5.6、5.7~8.1和≥8.1组MS患病风险OR值(95%CI)分别为1.27(0.93~1.71)、1.06(0.78~1.46)和1.45(1.06~1.97), 趋势检验显示, P<0.05。在MS各组分中, 中心性肥胖和血压升高风险与24 h尿钠钾比之间存在线性趋势(线性趋势检验P<0.05)。结论 随着24 h尿钠钾比增加, MS患病风险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定性方法较深入探索高血压患者减盐影响因素,为下一阶段的减盐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设计访谈提纲,选取高血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助QSR公司的NVivo 11.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在山东省德州市、聊城市、莱芜市和菏泽市共访谈31位高血压患者,以农村高血压患者居多,且年龄多在50岁以上。根据健康信念模式,严重性包括高盐饮食会引起高血压、不利于心脑血管,行为益处包括低盐饮食有益于血压及心脑血管,减盐障碍包括低钠盐可及性低、价格偏高,限盐勺实用性较低以及口味难改,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减盐易感性和自我效能的知觉程度较高,其减盐的提示因素主要包括:医生劝诫、家人劝导、接触宣传品和减盐工具、"小手拉大手"学校活动以及大众媒体宣传。结论后续减盐工作可以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减盐行为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居民的减盐行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烟台市居民减盐防控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减盐防控高血压相关政策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烟台市18~69岁居民,开展减盐防控高血压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07%,超重检出率为29.97%,肥胖检出率为23.28%。盐与高血压知识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依次为高血压诊断标准(36.54%)、高血压导致脑卒中(46.68%)、吃盐多使血压升高(56.43%)、每人每天6 g盐(22.81%)、少吃盐降血压(51.59%)、吃盐多导致高血压(55.44%)。居民对少吃盐的打算、低盐饮食宣传、加工食品标注盐或钠含量、低盐饮食4个态度问题认同率均较高,分别为86.27%、94.83%、89.26%和90.65%,居民采取过主动减盐行为率为34.02%。经logistic分析,态度综合得分高、已婚人群、女性和知识综合得分高人群更能够采取主动减盐措施。结论居民减盐防控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不高,对减盐的支持率较高,但行为率却很低,急需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居民主动减盐的行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山东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6年山东省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和2007年山东省恶性肿瘤现患状况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按照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方法计算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s)、失能引起的寿命损失年(YLDs)、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和各种肿瘤的残疾权重,YLDs采用直接法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山东省人群因各种恶性肿瘤共导致138.3万个DALYs.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为山东省人群健康负担最重的4种主要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负担的71.45%以上.95%的恶性肿瘤健康负担为早死所致,伤残负担仅占5.26%.DALYs不确定性范围约为±11%,YLDs的不确定性高于YLLs.结论 恶性肿瘤对山东省人群造成的健康负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肺癌、肝癌和胃癌应成为山东省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乳腺癌在女性癌症中发病率第一且逐年上升。2016年9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中国乳腺癌专病队列项目启动,旨在整合队列资源、提高随访质量、构建标准共享的乳腺癌专病队列,为实现乳腺癌发现、预防、早诊、治疗及预后研判等提供研究基础与标准化数据共享平台。方法 本研究基于社区人群,采用询问调查、身体测量、生物样本采集、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建立前瞻性队列,采用区域健康监测和定向监测随访队列。结果 整合乳腺癌专病社区人群队列112 118人,其中完成55 419人标准化队列调查,54 304人采集生物样本。平均年龄51.7岁,超重/肥胖女性占62.7%,绝经女性占48.9%。结论 本研究将为中国女性乳腺癌精准防治提供队列基础和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6.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慢性病的发生主要与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这些因素正在我国呈不断上升与蔓延趋势.慢性病综合防控不应仅仅停留在个人危险因素的干预层面,应从与之相关的社会决定因素出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慢性病防控的目标融入到社会政策中去.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山东省食品企业相关人员减盐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加工食品减盐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方法,调查山东省7家食品生产企业的14名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结果大多数食品企业具有较高的减盐知识,但企业对主动减盐的态度较为谨慎。企业在减盐上面临食品生产卫生标准的限制、低盐产品的定义尚不明确、低盐产品没有利润优势和低盐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等困难,更希望通过消费者市场去推动企业减盐。结论食品企业减盐应遵循市场规律,政府出台引导性政策和提高消费者低盐意识是促进企业减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我国减少酒精有害使用防控措施的可及性,为防控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进行调查,具体措施库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措施构建。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重要性-绩效分析,对我国减少酒精有害使用防控措施的可及性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减少酒精有害使用措施可及性得分范围为(59.42~79.33)分,均值为66.55分,得分最高的措施为血液酒精浓度界限设定(79.33分),其次为酒驾对策(75.94分),得分最低的两项分别为禁止或限制价格促销(61.44分)和限制公共场所饮酒(59.42分)。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对减少酒精有害使用干预措施总体可及性影响最大的措施为加强酒精饮品的消费税,其次为禁止或限制价格促销。重要性-绩效分析显示,20项具体干预措施中,血液酒精浓度界限设定、最小法定年龄、许可证制度、酒驾对策、(酒驾)其他措施、筛查和简短干预6项措施位于“区域1最高优先级”,综合性服务1项位于“区域2优先改进级”,其余13项措施位于 “区域4最低优先级”。结论 我国目前减少酒精有害使用防控措施的可及性不高,相对较好的主要为策略“加强对酒精供应的限制”下的干预措施,例如许可证制度;和策略“推进和实施酒后驾驶对策”下的干预措施,例如血液酒精浓度界限设定;应优先考虑改善筛查和简短干预及相关综合性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青海省某贫困县农村居民身体活动及相关行为特点。方法对青海省某国家级贫困县2个自然村的18周岁及以上的居民询问蔬菜、水果的消费量,饮酒、吸烟以及业余锻炼、骑车和中速以上步行等身体活动的频率、时间等。结果908名居民平均每天消费新鲜蔬菜(262.8+182.4)g、水果(44.2±79.9)g、酒精(9.4±23.5)g,现在吸烟率为32.7%。分别有167人(18.4%)、354人(39.0%)和177人(19.5%)骑自行车、中速以上步行和业余锻炼,不同骑车、中速以上步行、业余锻炼频率水平的居民平均每天的新鲜蔬菜和酒精消费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活动时间水平的骑车、中速以上步行者的蔬菜、水果、酒精消费量、现在吸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次业余锻炼时间不足30min者新鲜蔬菜消费量[(348.5±279.5)g/d1明显高于不锻炼者[(259.7±179.0)g/d]和每次锻炼30~、60~min者[分别为(254.1±177.1)、(257.8±152.0)g/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周锻炼5~7次或每次业余锻炼30~60min者水果消费量[分别为(59.0±83.4)、(61.6±75.1)g/d]均明显高于不锻炼者[(40.6±79.5)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周骑车4—7次者现在吸烟率(27.5%)明显低于每周骑车1~3次者(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样本人群中参与较多身体活动者可能更倾向于多吃蔬菜水果、戒烟等较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进行调查,使用统一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5 172人,健康素养水平为4.33%,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水平分别为10.63%、6.75和3.83%;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从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19.68%)、安全与急救素养(13.38%)、健康信息素养(12.01%),传染病防治素养(11.68%)、基本医疗素养(10.94%)和慢性病防治素养(9.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健康素养高于农村(OR=1.65, 95%CI:1.11~2.45);已婚者低于未婚者(OR=0.86, 95%CI:0.55~1.35),分居/离异/丧偶者高于未婚者(OR=1.73,95%CI:0.90~3.32);健康素养随文化程度升高上升[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OR=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