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1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64篇
中国医学   69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水提物对4T1乳腺癌荷瘤模型小鼠的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BALB/c雌性小鼠构建4T1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表柔比星组(8 mL/kg)和铁皮石斛水提物低、中、高剂量(0.5、1.0、1.5 g/kg)组,另选10只正常BALB/c雌性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观察小鼠生存状态,每3天测量肿瘤直径与短径,连续给药28 d后处死小鼠,称定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和转移灶计数观察肺部肿瘤转移情况;称定小鼠脾脏、胸腺质量,计算脏器系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肺部以及脾脏形态学变化;血液分析仪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目和淋巴细胞占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比例;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脾脏中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丁锐  王奎龙  沈梦丹  吴鑫  吴国清  曹岗 《中草药》2023,54(3):798-807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商陆Phytolacca acinosa醋制前后正丁醇部位肝肾毒性的差异及减毒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Q-TOF/MS的方法对商陆醋制前后正丁醇部位的成分变化进行研究。小鼠ig商陆生醋品正丁醇部位低、高剂量(27、54 mg/kg)28 d后,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切片评价商陆醋制前后的肝肾毒性差异;采用UPLC-Q-TOF/MS对血清进行数据采集;通过QI、HMDB及MetaboAnalyst 5.0寻找与商陆炮制减毒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 商陆醋制后部分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显著,并能够明显降低生品导致的肝肾功能指标的异常升高。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生品组的肝、肾组织病变明显;醋制后病变程度显著减轻。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胆汁酸代谢可能与商陆醋制减毒密切相关;进一步对胆汁酸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商陆醋制后能够改善生品导致的结合型胆汁酸含量的下降及次级胆汁酸含量的升高,从而改善胆汁酸代谢紊乱。结论 商陆生品具有肝肾毒性,醋制后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毒性显著降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胆汁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研究黄芪蜜炙后多糖、单糖、寡糖及非糖类小分子成分的整体变化。方法 结合糖组学和代谢组学,运用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UPLC-PDA)、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LC-ELSD)、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GPC-ELS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UHPLC-Q-Orbitra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便携式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仪建立东阿阿胶鉴别分析模型,并优选出特征波段。方法 采用BWS903型NIR光谱仪和microPHAZIRTMRX型NIR光谱仪2款便携式光谱仪采集了47份阿胶样品的光谱,并采用软独立建模聚类分析(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class analog,SIM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等化学计量学算法,建立了东阿阿胶的判别分析模型。结果 所建立模型能够准确区分东阿阿胶和其他品牌阿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系数法优选出BWS903光谱特征波长为1300~1380 nm和1460~1540 nm;microPHAZIRTMRX光谱特征波长为1600~1680 nm和2160~2240 nm,上述波段分别代表-NH2和-CONHR肽键的1级倍频吸收,这些波段可作为东阿阿胶的特征波段,并可据此设计专用型、小型化的NIR光谱仪,用于东阿阿胶的品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麸炒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炮制全过程的定性判别模型,筛选出可以表征麸炒白术不同炮制程度的气味成分。方法 制备麸炒白术饮片,不同时间点取样进行分析。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采集气味图谱,与Arochembase数据库对比得到气味成分信息,结合峰面积分析气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 通过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等将麸炒白术炮制全过程样品成功分为4类:生品、炮制不及、炮制成品和炮制太过。在炮制过程中,3-甲基十五烷、十二烷基丙酸酯、正辛基环己烷、1,3-二硝基苯、8-甲基十五烷5个气味成分的峰面积占比较高,其中1,3-二硝基苯在炮制全过程中峰面积呈降低趋势;3-甲基十五烷从炮制不及到炮制成品的过程中峰面积呈增加...  相似文献   
16.
侯雨  朱琳  张奇镔  叶小风  柯俏颖  徐志士  魏颖慧 《中草药》2023,54(12):3815-3823
目的 研究大黄-黄芪多组分自微乳的处方与制备工艺,评价制剂质量,并考察其大鼠肠吸收特性。方法 通过溶解度实验、油相与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配伍实验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出最优处方组成;并从自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稳定性等方面对自微乳进行评价。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考察自微乳的肠吸收特性。结果 自微乳处方中油相为辛酸癸酸单双甘油酯、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35、助乳化剂为乙二醇。在微乳形成区选择各辅料用量,采用适宜方法加入大黄总蒽醌及黄芪总皂苷制得的组分自微乳,外观均一透明,加水分散后形成黄色乳光的微乳液,透射电镜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下观察到微乳分散均匀,无黏连,呈大小均一圆球形乳滴;平均粒径为(33.01±0.12)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PDI)为0.10±0.02、电位为(-10.10±1.00)m V;自微乳中大黄总蒽醌和黄芪总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6.29、8.80 mg/g。自微乳中大黄总蒽醌在十二指肠、空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及表观吸收系数(Papp)较回肠段均有显著提高;黄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p-STAT3)改变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角度探讨隐丹参酮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效应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SUDHL-4细胞株传代培养后接种NOD-SCID小鼠建立DLBCL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隐丹参酮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周两次测量瘤体体积,干预17 d后处死小鼠取移植瘤,称量小鼠体质量和瘤体质量;ELISA检测外周血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C-C motif) ligand 2, CCL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中STAT3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 EMT)相关指标(E-cadherin、MMP9和Vimentin)的mRNA水平。结果...  相似文献   
18.
陈思思  王俊  郑杭生 《中成药》2023,(11):3688-3692
肝纤维化是多种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理过程,若不及早进行干预治疗,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三七皂苷类成分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与增殖、调节胶原代谢等方式有效改善肝纤维化的发生。为进一步推进三七皂苷类成分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的研究,本文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行阐述,对近年来三七中皂苷类成分防治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进行总结,并探讨今后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酒精对大鼠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正常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白酒,造模期间,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检测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和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尾部微循环血流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酒精浓度;检测淋巴细胞亚群,血液学指标;检测脏器湿质量;计算摄食量,检测自主活动、面温、肛温、抓力、眩晕时间、心率等行为体征。结果:①长期饮用不同浓度白酒(10%、20%、30%、40%、50%)均会降低正常大鼠的血清TP、ALB含量及SOD、GSH-Px活力,升高血清TG、AST含量或活力和A/G值,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说明10%~50%浓度的白酒会造成TG升高以及肝功能损伤。②长期饮用低浓度(10%)酒精会降低正常大鼠的血清TC、LDL-c含量。③长期饮用中、高浓度(30%~50%)酒精会增加正常大鼠的肝肾湿质量,造成肝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升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眩晕时间、面温、肛温和心率,降低微循环血流量、自主活动次数和抓力,说明长期饮用中、高浓度酒精会引起肝脏脂质沉积、血液粘度增加以及食少肌瘦、困倦乏力、慵懒厌动等症状。结论:不同浓度饮酒会对机体生理生化造成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儿科临床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CRC)职业培训现状,探讨儿科CRC基地化培训建设,以促进儿科CRC的能力提升。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调研法,于2023年7月25日至10月16日期间,通过问卷星向调查对象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以进行儿科CRC职业培训及基地化培训需求相关情况的调查分析。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计数资料以例数或者率表示。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28份。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前CRC培训充分且可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仅为7.62%(25人),另有4.88%(16人)的人认为没有CRC培训,46.34%(152人)的人认为培训不足以支撑实际工作的要求。87.50%(287人)的人认为CRC需要持续的培训。46.95%(154人)的人选择了有经验的CRC是较为合适的带教人员之一,但是需要3年及以上CRC工作经验。46.95%(154人)选择了CRC合适的培训时长为3个月。培训方式的选择从高到低为:有经验的CRC带教实习(90.85%,298人)、实操技能手把手带教(88.41%,290人)、案例分析讨论(87.20%,286人)、流程模拟(83.23%,273人)、授课(76.52%,251人)。培训后考核方式的选择从高到低为:案例分析(76.52%,251人)、操作模拟(74.09%,243人)、流程模拟(73.17%,240人)、笔试(66.16%,217人)、面试(63.72%,209人)。结论 目前,儿科CRC的培训还不足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急需制定一个符合工作需要的CRC培训体系并进行推广实践,从基础上促进中国儿科临床研究健康生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