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5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6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对照研究""危险因素"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aplastic anemia""case-control study""risk factor"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查找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7年9月。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结果共检索到1 094篇文献,最终纳入22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共涉及16项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油漆接触(OR=3.82,95%CI:1.68~8.66)、氯霉素使用(OR=3.21,95%CI:1.98~5.20)、苯接触(OR=2.94,95%CI:2.11~4.11)、胶水接触(OR=2.56,95%CI:1.28~5.12)、肝炎病史(OR=2.54,95%CI:1.94~3.34)、染发剂接触(OR=2.37,95%CI:1.08~5.22)、农药接触(OR=1.98,95%CI:1.60~2.45)、β-内酰胺(OR=1.77,95%CI:1.03~3.06)、磺胺类(OR=1.64,95%CI:1.03~2.61)和燃料/石油接触(OR=1.53,95%CI:1.25~1.87)等10个因素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危险因素;高经济收入(OR=0.52,95%CI:0.43~0.63)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涉及药物使用、既往史、社会经济地位和职业或环境接触化学毒物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总结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治疗白塞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临证、整理医案及相关文献等,总结范永升教授治疗白塞综合征的主要思想和处方用药,并举临床验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 范永升教授认为白塞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湿热内壅,治疗时应以利湿清热为大法,并需进一步分清湿热所在的位置。根据湿热所犯部位不同,可分为脾胃湿热上犯、肝胆湿热化火及下焦湿热流连三种类型,灵活应用甘草泻心汤、龙胆泻肝汤、四妙丸等方药,疗效显著。两则医案患者均表现出湿热内壅的症状,分别属于脾胃湿热上犯证、肝胆湿热化火证,以甘草泻心汤及龙胆泻肝汤为主方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结论] 范永升教授把握白塞综合征湿热内壅的基本病机,灵活选用利湿清热方药,分病位治之,疗效显著,其经验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对《内经》“病为本,工为标”理论的传承及具体应用,以期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以《内经》“标本”理论为核心,系统整理《金匮要略》在用药调护和疾病预后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结果] 《内经》提出的“病为本,工为标”医患关系理论,强调以患者为核心,为后世实践奠定理论基础。《金匮要略》在论述杂病诊治的同时,还详细记载了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对“标本”理论具有传承性。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告知药物服法,注意药后调护,观察药后反应,把握饮食宜忌,注重调畅情志,强调中病即止。[结论] 深入发掘中医经典理论中的医患沟通理论及思想,有助于促进医患和谐关系,对指导临床实践及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经方治疗血痹及其病传中芍药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上应用芍药提供思路。[方法] 整理《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神农本草经》《证类本草》等中医古籍中对血痹和芍药的论述的记载,从文献研究的角度探讨血痹的病机和临床表现,分析芍药除血痹的功效,探讨芍药在血痹及其病传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分析。 [结果] 血痹包含津血亏虚、水饮充盛、风邪犯表三方面的病机,芍药除血痹的功效主要是和营除痹、化瘀除痹、利水除痹这三个方面。芍药配伍桂枝,突出和营除痹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痹本病;配伍饴糖,突出养营除痹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痹病传虚劳;配伍大黄,化瘀除痹,治疗血痹病传入里;配伍茯苓,利水除痹,治疗血痹病传累及水分。所举两则验案皆属于血痹病传,第一则病传入里,为太阴中风证及血瘀化火证,治以化瘀清热除痹,方拟桂枝加芍药汤;第二则累及水分,属营血不足、血瘀水停证,治以养营利水除痹,方拟当归芍药散改汤。两则验案均收获良效,进一步验证了芍药除血痹的功效。[结论] 芍药配伍不同药物能够突显不同功效,在血痹及其病传中使用得宜,可收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总结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运用青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经验,提高对SLE的认识。[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范教授诊治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整理医案、查询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范教授在SLE的不同阶段运用青蒿及并配伍相关药物的临床经验,并以验案佐证。[结果] 范教授通过辨证论治,以青蒿之清热解毒,治疗SLE轻型阴虚兼有热毒证;以青蒿之透邪滋阴,治疗SLE轻型余邪内伏证;以青蒿之清胆理气,治疗SLE重型肝郁血瘀证。所举病案中分别以解毒祛瘀滋阴方及蒿芩清胆汤治疗轻型及重型SLE,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SLE疾病活动(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降低。[结论] 范教授针对SLE的不同阶段,运用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并配伍相关药物,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通过梳理瘟疫病名的研究进展,获取古医籍中疫病文献的筛选思路。 [方法] 首先明确瘟疫的定义,阐述其主要分类方式,对温病、伤寒等相关名词进行考辨。而后将疫病文献分为笼统的瘟疫和具体的病种2大类,列举今人对相关术语的研究进展。[结果] 瘟疫指具有传染或流行特征而且伤亡较严重的一类疾病。按寒热性质分为温疫、寒疫和杂疫,温疫又可分为温热疫、湿热疫和暑热疫。瘟疫和温病的概念是交叉的,其交集部分为温疫。瘟疫本属广义伤寒,后逐渐脱离伤寒独立,其与传染病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从文献中梳理出概述性瘟疫名称3种:(1)“疒”部的瘟疫全称;(2)以时令与流行命名的术语;(3)其他。制作“传染病中西医病名对照表”,涵盖传染病6类53种,包括病毒性传染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传染病、螺旋体病、原虫病和蠕虫病。[结论] 本研究厘清了瘟疫的概念,找到了打开疫病文献宝库的钥匙,在相关研究中具有“破局”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建立“肺脾胃肠”模型,探讨该模型在辨治内伤杂病中的潜在应用。 [方法] 通过综合性的文献研究,根据五行归属、生理结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等因素,建立了“肺脾胃肠”模型。并附上名家医案四则,进一步说明此模型的应用。[结果] “肺脾胃肠”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为:肺、脾、胃、大肠在五行归属上密切联系;在解剖、经脉循行等生理结构上相连相属;在生理特性上燥湿相济、升降相应;在生理功能上相辅相成,共同参与气、血、津液的化生及运行;在燥湿失济、气机升降失常、水湿痰饮形成、情志致病等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所附医案皆是以“肺脾胃肠”模型指导治疗的内科杂病,临床疗效确切。[结论] “肺脾胃肠”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充分,临证应用范围广泛,可为临床上治疗内伤杂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8.
通过撷取崩中、倒经、痛经、经期浮肿及感冒5个病症来总结明代医家岳甫嘉治疗妇人经期疾病的经验,探知其学术思想。认为岳氏善从气血关系着手来阐发经期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通过辨别气血的虚实、寒热,确立调理气血治疗经期疾病的主旨,包括益气养血清热治崩中,滋阴降火顺气治倒经,行气活血散寒、益气养血治痛经,活血利水、健脾利水治经期浮肿,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治经期感冒等。其调理气血善用四物汤,此方集行气、养血、活血于一体,适应范围广泛,于妇人尤宜。此外,岳氏善调脾胃以促气血之生成,用药不忘固护脾胃,其学术精粹对现代临床诊病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醋延胡索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镇痛药效的相关性,筛选炮制特征成分。方法建立生延胡索与醋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对两者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大鼠扭体反应为模型建立评价指标,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孕酮、雌二醇、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前列腺素F_(2a)(prostaglandin F_(2a),PGF_(2a))等指标评价镇痛药效,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熵权法研究醋延胡索的谱-效关系,指认醋延胡索炮制特征成分。结果建立了不同批次生延胡索饮片、醋延胡索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31个共有峰。生延胡索饮片与醋延胡索饮片均有止痛效果,以醋延胡索止痛效果最为显著。镇痛谱效关联度分析得到峰9、18~21、25、26醋炙后关联度得分有了显著的提升,与醋炙后镇痛疗效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通过谱-效关系明确了醋延胡索炮制特征成分为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四氢小檗碱、延胡索甲素,为醋延胡索炮制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0.
姜黄素是一种从姜科植物的根茎中提取而得的橙黄色多酚类化学物质,是中药姜黄、郁金等的主要有效成分,被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化妆品、染料等。近些年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还存在较高的医疗价值,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凋亡、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等作用,可用于多种疾病[1],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