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4篇
  2篇
中国医学   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得气"与"气至"是《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起效环节的论述,"得气"强调守正气,与"针感"不同;"气至"要根据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来判断,是针刺有效的关键所在。针刺治疗中的各种手法,正是在"得气"基础上的"调气",从而达到"气至"之效。医患双方的"治神"和"守神",是发挥针刺治疗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目的]构建《护理研究》在线课程并评价护士参与课程的在线学习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便抽取复旦大学附属8所医院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在线学习。课程结束后,比较护士在线学习前后的科研能力自评分数,记录在线学习过程中答题正确率,分析护士在线学习行为及课程学习满意度。[结果]护士在线学习后的科研能力自评分数高于在线学习前(t=8.098,P=0.000 7)。课后习题总正确率为91.4%。40名护士共计访问在线学习课程站点2 357次,线上活动行为共计21 704次。课程学习满意度均值为48.68分±2.66分。[结论]在线学习提高了护士科研能力水平,为今后开展大规模临床护士在线学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常见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集COPD稳定期患者四诊信息及经验辨证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774例,经验辨证证候类型有269个,证候类型经名称规范后为155个,其中常见(出现率1%,下同)的证候有20个;在证候规范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10个,常见病位类证候要素是肺、肾、脾,病性类证候要素16个,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是痰、气虚、火(热)、血瘀、阴虚、阳虚。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经验辨证名称表述存在不规范问题;其证候表现类型可概括为以肺肾脾的气虚、阴虚为主的虚证;以肺中痰、湿(浊)、热、瘀相互搏结为主的实证;以肺肾气虚+痰热壅肺为主的虚实夹杂证。从证候要素角度来研究COPD稳定期证候具有执简驭繁的优势。  相似文献   
44.
王星璐  李慧娟  赵伟  李彦青  秦雪梅  张福生 《中草药》2023,54(11):3655-3665
目的 解析远志Polygalatenuifolia叶绿体基因组信息序列特征和确定其在远志属的系统位置。方法 获得远志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借助Ge Seq、Chloroplot、MISA、REPute、Tandem repeats finder、CodonW、Geneious、IRscope、MAFFT7和IQtree2.0.5等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序列分析、密码子偏好分析、远志属基因组比较分析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 远志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5 423 bp,为典型的环状四段式结构;包括1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LSC;83 699 bp),1个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SSC;8044 bp)和1对反向重复区(inverted repeats,IRs;36 840 bp),该基因组共注释到135个基因,包括8个rRNA基因、38个tRNA基因和89个蛋白编码基因。该基因组中共检测到161个SSR位点,223条散在重复序列,90条串联重复序列;亮氨酸(Leu)是远志叶绿体基因组中使用次数最高的氨基酸(10.21%),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频次(RS...  相似文献   
45.
象思维是中国先贤哲人在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世界观、方法论。法象药理学是象思维在医药领域中的体现,该理论丰富了中药药性理论,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本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理性逻辑的漏洞。文章以半夏、夏枯草为例,谈谈法象药理学在中医理论及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6.
失眠是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近年来,睡眠医学成为最活跃的热点学科,睡眠作为人类不同年龄的重要生理现象,其功能的紊乱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古籍中所归纳的失眠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可分为外邪侵袭、体质禀赋、情志失调、劳逸失调、病后体虚、饮食失调和病理产物等方面。中国古代医家对失眠的认识由来已久,病名纷繁,方药众多,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失眠的病因病机,找出导致失眠的"靶点",并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才能选出效如桴鼓的方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炎的用药规律。方法以"慢性骨髓炎"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5年所有相关文献,选择医案部分,将相关证型及用药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虚邪恋与热毒炽盛是慢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证型;在治疗的药物中,补血活血的当归出现频率最高,健脾益气和清热解毒类的药物出现频率次之。结论补血活血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第一要法,健脾益气和清热解毒的辨证使用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48.
关于《伤寒论》理论研究,其辨证体系争论颇多,但终归不离三阴三阳。近代有倡导"寒温统一"者,在伤寒、温病辨证体系的贯通上难以融汇,可见统一之难。另外,湿热病邪致病复杂,多以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论治,但多有辨证不明状况。本文通过整理湿热病与《伤寒论》三阴三阳在证候方面的相关研究,参考"寒温统一"的思想,以"三部""六病""十二单证""合病""并病"等理论将湿热病重新解析,将其方证重新归类,旨在使其辨证论治更加明晰,也是力图使2个辨证体系可以统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挖掘中医辨证论治失眠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纳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7)古代医案、现代医案、名医医案及共享医案数据库中所收录的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有关失眠的医案,应用平台软件中的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药对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失眠医案664个,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表浅、睡中易醒、多梦等;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证型包括痰热内扰证、心肾不交证、肝郁化火证、心脾两虚证、心神不宁证;共涉及处方664首,药物414味,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生地黄、酸枣仁、当归,高频药物多以养心安神、清热化痰、疏肝解郁、滋阴降火药为主,所用药物多为平性、甘味,多归心经;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组合包括牡蛎-龙骨、茯苓甘草、陈皮-茯苓、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等。结论中医辨证失眠多从心论治,用药多以养心安神为主,辅以清化痰热、补益心脾、疏肝解郁、滋阴养血等药物,从而标本兼治,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50.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以潮热汗出为主的症状群。中医历来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阴阳失调为基本病机。基于肾中阴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生理情况下互根互用,病理情况下相互累及,刘宏奇教授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这一指导虚损类病症的原则,应用于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治疗,重在调补肾中阴阳,以平为期,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