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8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488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15篇
中国医学   694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对瓜子金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分析瓜子金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联合质谱技术,对瓜子金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利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以BHT为对照,比较分析瓜子金水提液、瓜子金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从瓜子金挥发油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28种,主要含有烯烃、芳香烃、烷烃和酯等化合物;瓜子金挥发油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之瓜子金水提液更强。结论:瓜子金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药理、药用价值和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对瓜子金开发利用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湖北省某县中学生性侵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性侵犯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县1 47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儿童性侵犯的认知以及性侵犯发生情况,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 476名应答者中遭受本研究所提及的6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性侵犯的比例为20.7%,其中男生和女生报告的比例分别为27.4%和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8,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421)是儿童遭受性侵犯的保护因素;父亲外出半年以上(OR=1.510)、高中生(OR=1.961)、对儿童性侵犯有足够认知的学生(OR=1.332)是儿童遭受性侵犯的危险因素。结论该县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率较高,男生遭受性侵犯的比例高于女生;父亲外出半年以上、高中生、对儿童性侵犯知识有足够认知是儿童遭受性侵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半夏Pinelliae Rhizoma产地加工去皮前的处理方法及工艺参数,为保证半夏药材质量提供关键的技术参数。方法分别采用"自然发汗""拌石灰粉""拌石灰水"3种方法处理,在各法处理第2、4、6、8天取样、去皮。以样品外观性状、叶绿素含量、去皮率、得率、浸出物和琥珀酸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以样品性状及叶绿素含量为指标评价时,半夏质量以拌石灰水法为最佳,其次为拌石灰粉;以样品去皮率、得率及浸出物和琥珀酸含量为评价指标时,以拌石灰粉处理4 d的样品较好。按总评归一法综合评分,确定拌石灰粉处理4 d为最佳处理方法。结论半夏产地加工去皮前以拌石灰粉(每100 kg鲜半夏用石灰为10 kg)处理4 d为最佳,该方法简便,药材质量好。  相似文献   
34.
为明确大别山区射干、鸢尾、蝴蝶花3种鸢尾科药材白绢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该文根据柯赫法则对鸢尾科白绢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此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化学杀菌剂、3种植物源杀菌剂和5种微生物菌剂对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从射干、鸢尾、蝴蝶花感病植株分离得到的SG-Q,YW-Q,HDH-Q菌株通过形态鉴定,18S rDNA,rDNA-ITS以及TEF序列分子鉴定均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通过田间调查及回接实验表明3种鸢尾科药材白绢病田间发病率是射干>蝴蝶花>鸢尾,菌株致病力强弱则是SG-Q>YW-Q>HDH-Q。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白绢病菌菌株SG-Q适宜在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5。9种化学杀菌剂中29%石硫合剂和10%氟硅唑对病原菌SG-Q菌丝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3种植物源杀菌剂1%蛇床子素、20%丁子香酚、0.5%小檗碱均对SG-Q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可使该菌菌丝形态发生变化;5种微生物菌剂中哈茨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SG-Q菌丝生长具有较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电针对控制性超排卵(COH)小鼠子宫内膜同源盒基因A10(HOXA10)表达时相的影响,探讨电针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率的作用机制。方法共有150只雌性和80只雄性小鼠,取50只雌性鼠为自然周期组,剩余100只雌鼠制备COH模型并随机分为COH组(50只)和电针组(50只)。各组内再根据妊娠天数分为D2、D3、D4、D5和D6共5个小组,每小组10只。取D6小组小鼠子宫,观察妊娠率及平均着床位点数;取D2、D3、D4和D5小组子宫内膜,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HOXA10、整合素αv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COH组妊娠率较自然周期组低,子宫内膜HOXA10、整合素αvβ3和LIF表达峰值前移,D3小组高于D2、D4、D5小组(P<0.05,P<0.01)。经电针治疗后,HOXA10、整合素αvβ3和LIF表达峰值恢复至受孕第4天,较COH组推迟,临床妊娠率有增高趋势。结论电针调控COH小鼠子宫内膜HOXA10的表达时相,恢复正常种植窗期,是电针提高IVF-ET临床妊娠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考察国产辛伐他汀片与原研制剂的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评价两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辛伐他汀片40 mg,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辛伐他汀浓度,采用DAS 3.2.2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40 mg辛伐他汀试验制剂(国产)和参比制剂后,两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4.54±5.35)和(2.32±1.72) h;Cmax:(5.63±4.03)和(7.29±3.84) ng·ml-1;t1/2:(6.31±4.99)和(4.67±3.07) h;AUC(0-t):(38.75 ±29.55)和(35.54±30.12)ng·h·ml-1;AUC(∞):(67.31±60.25)和(40.36±34.78)ng·h·ml-1.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7.2%.受试制剂的AUC0→t 90%可信限为89.5%~ 153.5%,AUC0→ 90%可信限为118.1%~198.7%,落在参比制剂对应参数80% ~ 125%范围外.结论:两制剂的吸收程度有差异,不等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贞冰口溃宁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黄连、赤芍、栀子、冰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黄连等药材的特征斑点;测得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9.2%(n=6).结论:所采用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能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38.
肖凌  陈科力 《中国药师》2014,(10):1760-1762
本文概述了水蛭古今炮制方法、活性成分研究、炮制品前后质量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报道,结合宽体金线蛭提取物初步抗凝血试验,分析不同品种水蛭的药效物质基础存在较大差别,宽体金线蛭存在热稳定性抗凝血活性成分,水蛭炮制方法应结合临床使用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9.
刘超英  张慧慧  孙江桥 《中国药师》2014,(11):1817-1820
目的:研究三七叶总皂苷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三七叶总皂苷脂质体的处方。采用高速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以包封率的高低做为脂质体优劣的评价指标,筛选出制备脂质体的最佳工艺。并进一步制备成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人参皂苷Rb3的含量,并初步观察其稳定性。结果:所制凝胶剂为半透明粘稠状胶体,考察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相关规定,稳定性良好,皮肤刺激性小。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检测方法可靠,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0.1%他克莫司软膏体外透皮接收液中药物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0.1%他克莫司软膏的体外透皮量。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690∶310∶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体外透皮实验采用自制改良的Franz直立式扩散池,使用实验用离体乳猪皮作为透皮屏障。将自制凝胶与市售凝胶的透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在设定的1h、2h、4h、6h、8h、12h时间点取样测定透皮接收液中他克莫司的浓度,计算累积透皮量。结果:他克莫司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17408.1203×C+555.4604(r=0.9995),线性范围为2.036~20.36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15%。结果表明,累积透皮量与时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自制乳膏与市售乳膏的透皮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是考察他克莫司软膏的体外透皮性能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