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目的:探讨使用人工合成骨移植替代材料--骨玻璃部分或完全代替自体骨移植,用于保存自身股骨头手术中充填股骨头骨缺损灶.方法:实验犬1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单侧髋制作成股骨头骨缺损模型,对侧髋作为对照.Ⅰ组植入自体松质骨;Ⅱ组植入自体松质骨加骨玻璃;Ⅲ组植入骨玻璃.对实验侧和对照侧犬股骨头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力学性质测定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共10只犬术后存活4个月.大体观察:只有Ⅰ组1髋未发生塌陷,三组间平均塌陷高度无显著差异.X线检查:Ⅲ组塌陷高度显著高于Ⅰ、Ⅱ组.组织学观察:回植愈合的软骨帽软骨均出现软骨增厚纤维化,Ⅰ组和Ⅱ组的植入物区均出现骨小梁粗大、骨细胞量增加新生骨形成、骨髓腔小;Ⅲ组的植入物区呈现类粗大骨小梁样改变但骨细胞样结构量少,无新生骨形成.股骨头压应力强度测定:Ⅰ组对照侧与实验侧间无显著差异;Ⅱ组和Ⅲ组对照侧与实验侧间差异显著.结论:对股骨头缺血坏死实验犬植入自体骨和植入自体骨加骨玻璃后,组织学和影像学均显示愈合良好.采用"活门板"式手术充填股骨头骨缺损灶时骨玻璃可部分替代自体骨.  相似文献   
92.
15例SARS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例SARS患者死亡原因分析@王非$中日友好医院心外科!北京100029 @高焱莎$中日友好医院心内外!北京100029 @刘鹏$中日友好医院心外科!北京100029 @张金华$中日友好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29 @张翀$中日友好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29 @彭文华$中日友好医院心内外!北京100029 @李刚$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29 @林朋$中日友好医院医务部!北京100029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重症;;死亡;;分析~~~~…  相似文献   
93.
血管病变尤其是冠状动脉的闭塞性病变为人类的主要病死原因之一。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血管搭桥手术,需要各种直径的血管移植物作为修补材料。临床已经应用的血管移植物包括自体血管、异体血管和合成材料管道。然而目前无论那种血管移植物都无法满足临床需要,临床需要一种新的血管替代物,这种管道应具有高度的组织相容性、可生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ApoAⅠ-75 Msp1、ApoB-Msp1、ApoCⅢ-Sst1、LRP5、ApoE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之间的内在相关性.方法 将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分为9组,每组80人,共720人份,采用SnaPshot法检测上述基因的多态性,最后用测序法佐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ApoAⅠ-75 Msp1、ApoE基因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CⅢ-Sst1、ApoB-Msp1、LRP5基因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AⅠ-75Msp1、ApoE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有相关性,ApoCⅢ-Sst1、ApoB-Msp1、LRP5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uman amnion mesenchymal cells,hAMCs)体外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为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从剖宫产后废弃的人羊膜组织分离培养hAMCs,经成骨细胞诱导条件培养基诱导后,对细胞形态特征、碱性磷酸酶、骨桥素、骨钙素表达以及I型胶原分泌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 原代培养的hAM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传代后细胞体积略变大,约5~7d传代1次。经成骨细胞诱导培养15d后,hAMCs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桥素的表达呈阳性,并且检测有I型胶原分泌。结论 hAM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体外成骨细胞定向诱导的hAMCs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性特征,是良好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疗法干预,共3周.采用JOA下腰痛评分表评价两组治疗前、治治疗后及治治疗后6月随访时的疗效.结果:两组治治疗后和随访时下腰痛、腿痛或麻木感、步态、腿抬高和加强试验、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组间比较治治疗后和随访时评分与治疗前评分差值,针刀组下腰痛、腿痛或麻木感、步态、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的治疗后评分差值和随访评分差值均高于电针组,JOA评分等级分布优于电针组.结论:针刀松解法对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很好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在减轻疼痛症状和改善下肢功能方面优于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制定并验证三个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量表LANSS( Leeds Assessment of Neuropathic Symptoms and Signs,LANSS)、NPQ (Neuropathic Pain Questionnaire,NPQ)和ID pain.方法:1.制定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两名中文为母语、英文流畅的翻译人员,各自将LANSS、NPQ和ID pain翻译成中文.将这两份翻译版本综合成第一个中文版本.另两名英文为母语、中文流畅的翻译人员,各自将第一个中文版本再翻译回英文.然后比较原版LANSS、NPQ和ID pain和翻译成英文的LANSS、NPQ和ID pain.每一个不一致的地方都要认真分析,有必要的话修改中文版本得到第二个中文版本.经预实验和专家讨论后得出最终中文版本.2.验证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共十家中心参与研究,每个中心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7例,伤害感受性疼痛患者7例.入选的患者自行填写NPQ和ID pain量表,必要时由调查者为患者解释量表中的问题.LANSS量表由调查者询问患者并进行填写.3.分析量表的信度(使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分析组内一致性)和效度(表面效度、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经10个研究中心的专家评价,3个量表的表面效度好.中文版LANSS、NPQ和ID pain的信度好.中文版LANSS和ID pain的效度好.结论:中文为母语的患者可以使用本研究制定并验证的中文版LANSS和ID pain量表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98.
我国医疗风险的研究要素和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医疗风险是近年来各国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数量的逐年增加,有关医疗风险的研究文献快速增长,但对医疗风险的要素与范畴缺乏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近十年来国内相关文献中医疗风险的概念和所研究的具体内容,总结医疗风险的研究要素和范畴,为我国医疗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1999~2010),纳入题名中包含"医疗风险"的文献,采用要素分解和频次统计方法分析归纳我国医疗风险研究要素和范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255篇,其中B级26篇(占10.20%),C级6篇(占2.35%),D级223篇(占87.45%);但其中仅有79篇文献(占35.11%)对医疗风险进行了明确定义。我国医疗风险的研究要素包括医疗风险的对象、后果、过程和原因。我国医疗风险的研究范畴包括风险防范和处理,成因和影响因素,分担机制,专科疾病医疗风险,概念和内涵,特点,教育和培训,国内外管理经验,管理制度和流程,管理、预警体系和评估模型,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实践,现状,管理方法,医疗器械风险,医疗风险种类、对象、范畴、调查研究方法等。结论目前国内医疗风险研究侧重于风险控制,从结果上探讨如何化解风险,多为就事论事,研究缺乏系统性,深度不够;对医疗风险的界定还未形成统一认识。因此建议:①应加强国内医疗风险研究的系统性;②规范对医疗风险含义的认识;③积极开展医疗风险的预警、监测与评估、以及实践性探索,以期为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提供证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
中国四省市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用药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阿司匹林在我国部分地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入选来自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变迁调查研究中湖南、广东、四川、辽宁四省的9000例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频率及剂量.总体人群心血管一级预防治疗标准依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血管及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2)10年心血管风险>10%的推荐,计算阿司匹林实际使用率;糖尿病和高血压亚组则分别将美国糖尿病协会(2010)指南和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协会高血压指南(2007)的相关推荐作为治疗标准.结果 共收回7186份有效问卷,其中233例有明确的心血管疾病.总人群中符合一级预防人群实际阿司匹林使用率为14.09%,二级预防人群使用率为26.61%;糖尿病亚组无心血管疾病患者实际阿司匹林使用率为32.47%,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使用率为51.16%.高血压亚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阿司匹林使用率为19.93%,二级预防人群使用率为29.52%.所有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87.67%为每日1次,10.35%为不规律服用,1.98%为隔日1次,半数受试者(50.25%)服用剂量低于指南推荐的最小剂量.结论 我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人群阿司匹林使用率过低,在使用阿司匹林预防的人群中,使用剂量也不规范,半数每日应用少于75 mg.应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中高危患者及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的使用率并规范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0.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治疗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不得宣达的四肢逆冷证。该方选药寓意深奥,吕仁和教授善用四逆散,广泛运用于人体各系统疾病,临床辨证化裁疗效颇彰,本文总结了吕仁和教授应用四逆散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