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7篇
  免费   879篇
  国内免费   516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542篇
口腔科学   226篇
临床医学   1519篇
内科学   74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45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01篇
综合类   173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39篇
眼科学   396篇
药学   1062篇
  4篇
中国医学   922篇
肿瘤学   44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599篇
  2013年   660篇
  2012年   939篇
  2011年   1026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向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潜能。方法分离和纯化hMSCs;在体外以WHI-P131预处理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诱导后,全反式维甲酸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诱导hMSCs向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分化。光镜下观察其分化过程中hMSCs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诱导前后细胞是否表达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蛋白。结果诱导后的hMSCs能分化成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并明显表达抗人神经巢蛋白(nestin)[(54.2±3.7)%]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77.0±5.7)%],低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8.8±2.4)%];对照组细胞这些表达均为阴性;而且相当部分hMSCs表达酪氨酸羟化酶(TH)[(36.5±15.8)%]和多巴胺转运体(DAT)[(26.0±14.2)%]。结论在适当条件下,hMSCs可分化成为神经元样细胞和多巴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铸造夹板式Herbst矫治器和Twin-bolck矫治器矫治Angle Ⅱ2类错的机制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例骨龄为FG-G期恒牙列Angle Ⅱ2类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Herbst矫治器组)和对照组(Twin-block矫治器组),其中治疗组15例,采用铸造夹板式Herbst矫治器矫治:对照组15例,采用Twin-blokc矫治器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矫治前后、颌、面矢状向和垂直向上的头影测量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了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达到正常的覆盖、覆关系,但是治疗组的疗程明显的短于对照组。结论:Herbst矫治器和Twin-block矫治器均能有效地矫治Angle Ⅱ2类错;但前者在刺激下颌骨生长、促进下颌骨前移等骨性变化以及在患者面型的改善方面明显的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3.
胃左静脉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八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左静脉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对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胃左静脉腔静脉分流术 ,其中移植血管选用自体静脉 5例 ,人工血管 3例。结果本组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 ,近期无再出血。随防 10个月至 10年 ,平均随访 5年 2个月 ,3例恢复轻体力劳动 ,2例恢复重体力劳动 ,2例死亡 ,1例失访。结论胃左静脉腔静脉分流术区域性降压效果好 ,兼有断流效果 ,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干扰小 ,是一种安全理想的分流术式。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为佐剂的脚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壳聚糖酸溶液组、壳聚糖颗粒组、却抗原组、脚抗原+壳聚糖酸溶液组、却抗原+壳聚糖颗粒组和脚抗原+CT组,各组于第0、7、14和21天灌胃各免疫1次,末次免疫后4周给予SS1Hp菌攻击,隔日1次,共2次。在攻击前后分批处死小鼠,取胃黏膜检测坳和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同时检测血清中抗Hp IgG2a和IgG1含量。结果:①以壳聚糖为佐剂的坳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60%,与以CT为佐剂的印疫苗的免疫保护率(58.33%)相似,显著高于单纯脚抗原组及其他不含Hp抗原组(P〈0.001~0.05)。②却攻击后胃黏膜内IFN-γ、IL-2和IL-12含量在含佐剂组显著高于无抗原和无佐剂组(P〈0.001~0.05);③坳攻击后胃黏膜内IL-4含量在以壳聚糖颗粒为佐剂组显著高于以CT为佐剂组(P〈0.05),以壳聚糖溶液为佐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无佐剂组及佐剂中含CT组(P〈0.001~0.05)。结论:以壳聚糖为佐剂的坳疫苗对脚感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同时可促进Th1和Th2的混合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山莨菪碱联合无创正压面罩通气(654-2+NIPPV)和传统机械通气(CM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评估山莨菪碱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各种原因所致ARDS患者42例随机分为654-2+NIPPV组(21例)和CMV组(21例),在给予病因治疗同时分别实施654-2+NIPPV和CMV。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654-2+NIPPV组有8例(38.1%)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实行CMV,其中6例(28.6%)死亡。CMV组死亡7例(33.3%),两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有效的患者在分别接受654-2+NIPPV和CMV治疗后1h和6h动脉血气有相似的显著改善。654-2+NIPP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CMV组(P〈0.05)。654-2+NIPPV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MV组(P〈0.05)。结论在经过选择的ARDS患者中,应用654-2+NIPPV治疗的临床效果与CMV相似。实施654-2+NIPPV可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654-2+NIPPV可作为经过选择的ARDS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6.
目的本文利用离体结合在体实验探讨心肌营养素-1(CT-1)在高血压心室重塑中的作用。方法离体实验用160 mm Hg的高静水压刺激原代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同时用心肌营养素-1的反义寡核苷酸进行干预。分别用MTT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放免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CT-1蛋白的表达。以L-NAME诱导的一氧化氮缺乏性高血压大鼠作为在体实验模型。用卡托普利进行干预。12周后处死动物,取材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及羟脯氨酸的浓度,同时检测心肌中CT-1的表达。结果高静水压能明显促使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增加,CT-1合成上调(光密度值1.56±0.24 vs 0.95±0.19,P<0.01),而CT-1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高静水压诱导的细胞增殖和血管紧张素Ⅱ分泌。而进行在体实验的大鼠给予L-NAME后血压明显升高,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分泌增加,CT-1表达上调(光密度值1.79±0.21vs 1.02±0.12,P<0.01),经卡托普利干预后,与L-NAME组相比,血压明显下降,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浓度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减少,CT-1表达下调(1.12±0.15 vs 1.79±0.21,P<0.05)。结论从在体和离体实验证明CT-1在高血压心室重塑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且这一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27.
复方716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方716合剂由白花蛇舌草,乌蕨、地锦草、铁苋等中草药组成。为了观察716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我们将150例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的患儿随机分为716治疗组(89例)及西药对照组(61例)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有效率达92%,对照组有效率达67%。实验研究亦证明716合剂对细胞的毒性很小,对鸡胚亦无明显毒性,并有显著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效果。方法我科2002年至2006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15例,其中室管膜瘤8例,星形细胞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大部分切除4例(均为星形细胞瘤)。出院时10例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4例无变化,1例术后加重,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把握适当的手术时机,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术中在显微镜下仔细分辨肿瘤与脊髓的分界面,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0.
一氧化氮与卵巢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气体,是脊椎动物体内已发现的分子量最小的生物活性分子。NO作为一种信使分子,生物作用广泛,在生殖系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NO作为卵巢内重要的调节因子,在调节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排卵、黄体的形成与退化、激素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