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56篇
  3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4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功能性便秘(FC)是消化科常见病,目前仍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及合适的疗效衡量标准。本试验旨在通过比较六味安消胶囊(商品名:帮消安,贵州信帮制药有限公司)与渗透型轻泻剂聚乙二醇4000(PEG,商品名:福松,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评估六味安消胶囊治疗FC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伴有软骨基质分泌的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特点及其组织起源。方法收集5例伴软骨基质分泌的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5例患者年龄37~48岁,组织标本切面灰黄或灰褐色,结节状,界限尚清。镜下见肿瘤细胞围绕软骨粘液样或透明软骨样基质呈巢状,条索状排列,密集的瘤细胞可聚集于周边,中央区细胞稀疏,周边肿瘤细胞向基质移行中无梭形细胞肉瘤样成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例均同时表达CK、Vim及S-100,但不表达ER、PR、Her-2。结论伴有软骨基质分化的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种罕见肿瘤,具有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临床过程与普通非特异性浸润性乳腺癌无异。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红花-甘草配伍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血浆及脑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及能荷(EC)水平的影响,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该配伍对寒凝血瘀证的影响。方法:采用冷水冰浴方法成功建立寒凝血瘀证S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红花组、甘草组、红花-甘草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造模成功后,给药组灌胃相应的药物,剂量为20 g·kg-1,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纯净水,各组均连续灌胃15 d,检测大鼠血浆及脑组织中3种腺苷酸的含量并计算能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ATP、ADP的含量及EC值均显著降低(P<0.01),AMP的含量降低不明显。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ATP、ADP的含量及EC值均显著升高,红花-甘草组改善上述指标的作用强于单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花和甘草均可改善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的能量代谢,促进机体对能量物质的利用,红花-甘草配伍对改善寒凝血瘀证能量代谢显示出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水平与促炎性趋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神木市医院肾脏病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CKD Ⅱ~Ⅴ期患者和50例老年健康体检对照组纳入研究,分析受试对象血液和尿液中的生化指标。用ELISA技术测量FGF23水平,通过Milliplex技术检测分析促炎细胞因子,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KD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RANTES)和白介素(IL)-12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5,4.087,4.956,均P<0.001)。 CKD患者的FGF23水平与尿清蛋白排泄(UAE)、磷酸盐、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钙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纤维蛋白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FGF23水平与RANTES和IL-12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D组中IL-8,IFN-γ和TNF-α与FGF23水平无相关性(P>0.05)。CKD患者的FGF23与GFR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66(95%CI:-0.78~0.62),P<0.001],随着GFR水平的降低,FGF23的浓度显著增加。结论 CKD患者处于炎症状态。FGF23水平与钙磷代谢、促炎性细胞因子、肾功能恶化程度相关,可作为预测病程进展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35.
《陕西医学杂志》2017,(2):148-151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Apatinib)联合顺铂对食管癌细胞ECA109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单独或联合给药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观察VEGF、AKT的表达情况。结果:Apatinib及顺铂单药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且结果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Apatinib联合顺铂作用后有协同诱导凋亡作用,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对照组与Apatinib单药组,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比较,AKT及VEGF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而顺铂单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较,AKT及VEGF表达下调不显著。结论:Apatinib和顺铂联合应用能够在体外协同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KT、VEGF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S1P和STIM1含量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0例患者并根据PCI术后6~2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判断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检测PCI术后24小时的血清S1P、STIM1、血管新生分子、炎症反应分子的含量。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中S1P、NO、VEGF、Angptl2、Angptl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非再狭窄组,STIM1、IFN-γ、IL-18、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STIM1降低的再狭窄患者血清中NO、VEGF、Angptl2、Angptl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STIM1正常的再狭窄患者;S1P降低的再狭窄患者血清中IFN-γ、IL-18、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S1P正常的再狭窄患者。结论:PCI术后血清S1P含量降低、STIM1含量升高对支架内再狭窄具有预测价值并且与血管新生障碍、炎症反应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灌胃给予80 mg·kg-1的灯盏乙素,HPLC测定大鼠体内灯盏乙素的血药浓度及组织中的浓度,血浆样品用固相萃取的方法处理,其他生物样品用液-液萃取法处理。结果:灯盏乙素在血浆和组织匀浆中线性范围分别为10~1 280 ng·mL-1(R2>0.99)和40~1 280 ng·g-1 (R2>0.99),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 ng·mL-1和40 ng·g-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8%。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为(7.7±1.0) h,峰浓度Cmax为(288.0±75.2) n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5.6±1.6) μg·mL-1·h,MRT0~t为 (17.5±1.4) h。结论:灯盏乙素口服后在体内呈非房室模型,药时曲线有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38.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探索糖尿病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8例(32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经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3月分别行角膜中央区和手术切口区内皮细胞观察,检测其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和变异系数。结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变异系数渐增加。术后切口区内皮细胞密度低于中央区,有显著性差异。六角形细胞比例低于中央区,变异系数高于中央区。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受到超声因素和机械因素的双重损伤。手术切口区内皮细胞丢失明显大于中央区,所以对于白内障患者尤其合并糖尿病者,在超声因素(能量、时间)损伤的基础上,应注意机械因素的作用;并且这种创伤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国产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多柔比星治疗经一线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对88例经含铂类药物化疗后进展的NSCLC患者,使用多柔比星40mg/m2静脉冲人,第1天;国产(试验组)或进口(对照组)多西他赛注射液7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21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试验中不预防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疗效及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疗效及毒性,卡式评分评价身体状况变化.结果 88例人组受试者中,81例可评价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CR患者,试验组PR、NC和PD患者分别为7、26和8例,对照组分别为3、26和1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7.1%和7.5%,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0.5%和72.5%.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均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脱发及消化道反应等,未见水纳潴留,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多西他赛注射液可用于含铂类药物化疗后进展的NSCLC的治疗,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前部玻璃体切除系统切除半脱位透明晶状体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手术技术要点、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14例(15眼)半脱位透明晶状体(>18°,<360°或2/4~3/4象限)行晶状体切除术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并发症较少,提示手术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对晶状体脱离范围(2/4~3/4)象限的患者行脱位晶状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并适当行前部玻璃体切割具有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