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35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493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21篇
  1篇
中国医学   314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探讨消水Ⅱ号在人体的透皮吸收行为和药时关系。以冰片作为消水Ⅱ号在癌性胸腹水患者胸腹部敷药后不同时间的胸腹水液中的冰片含量。结果:在给药后2h的患者胸腹水中测出了冰片的含量为236ng/ml,随着时间延长,胸腹水中的冰片含量增加,在敷药36h测出胸腹水中的冰片含量最高,达2425ng/ml,以后则逐渐降低。结论:消水Ⅱ号可部分在人体透皮吸收,其在人体的透皮吸收具有缓释、长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
目的:与依那普利单药比较,评价2种规格的复方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舒张压SeDBP 95~115mmHg),经2周洗脱期后随机分入A,B,C三组,分别每日1次口服复方依那普利(E)10mg/氢氯噻嗪(HCTZ)6.25mg,E10mg/HCTZ12.5mg或E10mg,治疗4周末诊室血压SeDBP≥90mmHg者剂量加倍,SeDBP<90mmHg者按原剂量治疗,继续治疗4周,共治疗8周。以SeDBP评价治疗8周的疗效,同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三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01)。A组(n=110)SeDBP下降(14.05±6.55)mmHg,总有效率81.82%;B组(n=106)分别为(14.01±6.66)mmHg, 83.02%;C组(n=96)分别为(10.82±6.33)mmHg,69.79%。A,B两组8周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优于C组(P<0.05)。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26%,21.90%和21.9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中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单药依邪普利,耐受性良好。氢氯噻嗪6.25mg与依那普利组成复方制剂时剂量组合尤佳。  相似文献   
93.
庆大霉素玻璃体腔注射对兔视网膜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对青紫蓝兔视网膜及血管的损伤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研究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尤其是视网膜血管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100,500,1000以及3000μg庆大霉素注入青紫蓝兔玻璃体腔,观察不同时间兔眼眼底彩照、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光镜及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含量的变化。结果:青紫蓝兔眼底出现不同程度视网膜血管栓塞、出血,出血面积与时间及剂量相关(P=0.048<0.05);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大面积无灌注,视网膜血管部分管壁着染及荧光素渗漏;光学显微镜观察视网膜血管炎性细胞浸润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出现最早,炎性细胞数量与剂量相关(P=0.004<0.01,P=0.007<0.01);透射电镜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最早出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也略有变化。结论:庆大霉素对青紫蓝兔玻璃体腔注射后视网膜的损伤主要表现为急性栓塞出血,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最先受累,线粒体损伤最为敏感。视网膜血管的变化机制为白细胞栓塞,节段状血管阻塞和出血、白细胞聚集和渗漏。  相似文献   
94.
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琳  王炜娓  姜凯 《首都医药》2006,13(16):18-20
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医疗领域和医疗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医用耗材占医院医疗成本的比重日趋提高,科技含量日益增加,种类日趋繁复,涉及领域不断扩大。目前,在全国各大综合医院中,医用耗材成本占医院医疗成本的1/5,条目近6000多种,涉及到医院95%以上的诊断及治疗领域,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随意性、粗放式、成本虚高、人员不足等问题,必然影响到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而医用耗材的质量与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医用耗材的管理能够适应这种需求,因此,加强医用耗材的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势在必行。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类的…  相似文献   
95.
晁恩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咳嗽变异型哮喘又称隐匿型哮喘或咳嗽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患者咳嗽多持续2个月以上,常于夜间及凌晨发作,运动、冷空气等刺激可诱发加重,气道反应性测定存在高反应性,经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排除其它因素引起的咳嗽,即可明确诊断。近年来,本病逐渐被引起重视,我院晁恩祥教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对本病的认识,有独到的心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扶正增效方放射增敏与肿瘤细胞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T)关系。方法建立裸鼠人肺腺癌PAa模型,分为6组,从接种日始,Ⅱ、Ⅳ、Ⅵ组裸鼠每天灌服0.6g扶正增效方水煎剂,Ⅰ、Ⅲ组灌服等量无菌生理盐水,35天Ⅴ、Ⅵ组腹腔注射2mg STZ,36天予Ⅲ、Ⅳ、Ⅴ、Ⅵ组瘤体:10Gyx线照射,测瘤体直径、O^6-MT含量、MGMT染色及细胞病理学镜检。结果6组中O^6-MT含量Ⅰ组最高,Ⅵ组最少,Ⅳ、Ⅴ、Ⅵ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显著,Ⅳ、Ⅵ组相比差异也显著;MGMT染色强度变化与O^6-MT含量一致。瘤体生长Ⅰ、Ⅱ组瘤体放疗第4天起明显增大,Ⅲ组第6天明显增大,与Ⅰ、Ⅱ组相比增长减慢;Ⅳ、Ⅴ、Ⅵ组瘤体在第4天明显减少,以第Ⅵ组最明显;病理学镜检Ⅲ组见小的散在坏死灶,Ⅳ、Ⅴ组坏死区域较Ⅲ组增加,Ⅳ组与Ⅴ组相似;Ⅵ组坏死区域明显增多增大。通过对O^6-MT活性、MGMT染色强度与病理学镜检、瘤体大小对比,细胞内O^6-MT含量与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O^6-MT含量低组别放疗效果好。结论O^6-MT含量决定其放射敏感性,据O^6-MT活性高低预测其放射敏感性;扶正增效方放射增敏一个重要途径是抑制DNA甲基转移酶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7.
采用超声辅助原位湿法合成多壁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MWNTs/HA),并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LA/MWNTs/HA复合材料薄膜。考察了MWNTs/HA纳米粒子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力学性能、SEM、FTIR、以及DMTA对复合膜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拉伸模量和储能模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玻璃化转变温度则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8.
广东省医院病案质控平台使用和测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由中华医学会计算机医学应用学组和广东省病案学会支持的、由多家医院共同协作研究完成的项目“广域医院病案质控平台”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价。方法现场测试和实际使用情况分析。结果使用该平台可以使病案质控在宏观和微观管理都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档次。结论此平台适合二级以上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
逆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保护效应的抗氧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逆灸对完全弗氏佐剂关节炎(AA)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机制。方法:大鼠大椎穴逆灸(预先艾灸)。用AA大鼠模型.观察逆灸对AA大鼠早期和继发期原发关节组织病理学及下丘脑、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A各组大鼠原发足踝关节滑膜炎症表现更为明显,早期重于继发期,继发期关节软骨呈现部分损坏。同时,AA各组大鼠血浆和下丘脑SOD活性下降(P〈0.05或P〈0.01);MDA含量增加(P〈0.01)。与同期AA各组比较,逆灸可使原发足踝关节的组织病理学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使血浆、下丘脑SOD活性明显回升(P〈0.05或P〈0.01),血浆MDA明显下降(P〈0.05),但仅使继发期AA大鼠下丘脑MDA有所下降(P〈0.01),对早期下丘脑MDA影响不大(P〉0.05)。逆灸还可使正常犬鼠血浆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逆灸对AA大鼠早期和继发期原发关节炎具有阻抑减轻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逆灸调整早期及继发期血液及下丘脑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条口穴基础主治。方法:根据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研究者、操作者、统计者三分离)的临床试验原则,将257例肩周炎病例分为两组。试验组124例,口服消炎止痛药联合针刺条口穴;对照组133例,单纯口服消炎止痛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镇痛疗效方面,试验纽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91.7%,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肩部功能活动改善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为59.4%,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口服消炎止痛药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取效迅速,安全舒适,其疗效优于单纯服用消炎止痛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