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7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聚焦当代知名中医风湿病医家,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选方用药,总结医家们代表性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综述中医药辨治思路和方法的共识和特色,以期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中医辨治SLE方案,切实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报道1例动脉瘤样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ADF),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归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2021年9月28日收治的1例ADF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术中标本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记录并观察HE、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治疗与随访情况。结果 巨检显示灰黄组织3块,总直径0.8 cm。镜检显示真皮内结节状、不规则成片或成巢的梭形至卵圆形组织样细胞,内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和多灶性出血性囊腔、无内皮细胞内衬,为假血管性腔隙。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D34(-)、S-100(-)、Desmin(-)、SMA(-)、β-Catenin(-)、HMB-45(-);Vimentin(+)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CD68(+)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呈棕黄色;Ki-67(5%+)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复发。结论 ADF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和交界恶性潜能,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及时正确的诊断能使患者获益,治疗以尽早手术完整切除为主,后期建议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43.
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药新药评价进入新时代。外用中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特外治理论、辨证体系和外治方法指导下应用。外用中药具有明确的临床定位、客观的临床疗效、直观的不良反应等特点,也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外用中药人用经验证据。本文初步探讨了人用经验证据在外用中药新药研发时的要求及收集要点。  相似文献   
44.
介绍朱生樑教授基于“塞因塞用”理论,运用“以补开塞”法治疗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证经验。认为治疗本病应紧紧把握中医学“治病不忘人”的重要观点,人虚为本,病实为标,应宗“塞因塞用”之旨,从“以补开塞”立法,着眼于“脾”,以健运中焦、调畅气机为治疗大法,再视证情不同,或益气,或补血,或滋阴,或温阳,攻补兼施,使气血复充、运化复健、气机复畅,则疾病自除。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45.
背景抑郁、焦虑、冲动控制障碍、失眠等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认知行为治疗(CBT)是临床上常见的针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焦虑、失眠、抑郁症状。但CBT能否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研究结论不一致。目的 评价CBT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CBT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5月25日,通过检索PubMed、PsycINFO、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有关CBT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收集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相关数据,采用Stata 13.0及RevMan 5.3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总样本量为456例,其中,研究组241例,对照组215例。研究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47,95%CI:0.27~0.67,P<0.01),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D=-0.63,95%CI:-0.84~-0.43,P<0.01;SMD=-0.83,95...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索儿童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确诊的NSAA患儿,制定证素调查问卷并进行临床信息采集,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探索NSAA患儿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共纳入NSAA患儿368例,收集频率>15%的中医证候共54个。因子分析获得公因子16个,NSAA患儿主要病位证素分布在脾、肾、肝,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对16个公因子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归纳为5个中医证型,分别为脾气亏虚证、气血两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阴阳两虚证。结论 儿童NSAA病位主要在脾、肾、肝,中医主要证型为脾气亏虚证、气血两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和肾阴阳两虚证。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中药验方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1:1比例按随机数字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各30例),对受试者、干预措施实施者及结果测量者实施盲法;试验组予肠吉泰颗粒剂,对照组予安慰剂,两组临床试验疗程均为28天;实施干预措施前、干预结束后对受试者采用症状尺度量表(IBS-BSS)、大便性状量表(IBS-DSQ)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主要症状有效率符合方案集(PP)分别为83.33%、62.10%,全分析集(FAS)分别为83.33%、60.00%(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次要症状有效率符合方案集(PP)分别为86.67%、58.62%,全分析集(FAS)分别为86.67%、56.67%。组间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有效率比较,各分析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总积分及各单项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腹胀症状外,主要症状总积分及其他各单项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主要症状总积分及各单项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排便次数和10天内大便急迫天数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10天内大便急迫天数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中药验方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目前转化医学的概况,分析了传统中医药与转化医学的关系,并从成立转化中医学研究中心、开展转化医学研讨、紧密结合临床、人才培养、完善机制、纳入科技支撑战略6个方面阐述了当代中医药转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平喘方及其拆方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的影响,研究平喘方及其拆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对BALB/C小鼠用卵蛋白等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建立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将120只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平喘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各组分别于雾化激发哮喘后7d、21d分两批处死、取样、检测,动态观察。采用RT—PCR(Real Time 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T—bet、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激发7d,拆方1、2、3组T—bet升高(P〈0.05);平喘方组和拆方2、3组GATA-3降低(P〈0.05);拆方3组T—bet/GATA-3比值升高(P〈0.05)。哮喘激发21d,平喘方及拆方1、2、3组T—bet升高(P〈0.01),GATA-3降低(P〈0.01),T—bet/GATA-3比值升高(P〈0.01);其中平喘方组、拆方3组T—bet表达高于拆方1、2组(P〈0.05),GATA-3低于拆方1、2组(P〈0.01),T—bet/GATA-3的比值高于拆方1、2组(P〈0.05或P〈0.01)。结论:平喘方及拆方各组均能不同程度地调节支气管哮喘小鼠Th1/Th2上游因子T—bet/GATA-3 mRNA的表达,对Th1/Th2细胞的失衡有纠正作用,拆方3组疗效接近平喘方组。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灵杞黄斑颗粒对大鼠光损伤模型视网膜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fos、caspase-3及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光损伤给水组、光损伤给药组。采用白色荧光灯持续照射5h建立光损伤模型,于光照2·5h、5h及光照后1d及3d,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析视网膜c-fos、caspase-3及bcl-xL的转录表达。结果:c-fos、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cl-xL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结论:灵杞黄斑颗粒可调控光损伤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