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1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402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4篇
中国医学   1810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法对CAA患者骨髓细胞外调节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60例CAA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肾阴虚型33例,肾阳虚型27例,均予以补肾生血之中药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另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方法(Western-blot)观察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ERK1、ERK2的蛋白水平表达。结果:CAA患者治疗前骨髓单个核细胞ERK1、ERK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经补肾中药治疗后,ERK1、ERK2表达均有所上升(P均0.05);治疗后肾阳虚型的ERK1、ERK2上升程度均较肾阴虚型明显(P均0.05)。结论: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ERK1、ERK2均表达异常,提示ERK信号通路异常与CAA发病相关,补肾中药可能通过调节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1、ERK2的表达来改善CAA骨髓造血功能,且存在中医证型的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AQP-4表达的影响来揭示针刺头部腧穴对脑水肿拮抗作用的相关机理。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50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另设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AQP-4阳性表达上升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AQP-4阳性细胞表达增多;3d时达高峰;7d时仍高于空白组。针刺组AQP-4表达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在1d~3d时差异明显(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2d时稍有差异(P0.05)。结论:"百会"透"曲鬓"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抑制内源性AQP-4表达的途径发挥拮抗脑水肿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耿乃志  曹蕊 《中医药信息》2010,27(3):131-133
对冠心病中医舌象的临床特点、实验研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动物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展望了舌诊的定量化、客观化与疾病相结合,推进冠心病的诊疗。  相似文献   
994.
孙凤  田飞 《光明中医》2010,25(5):908-909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也叫特发性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  相似文献   
995.
孙凤  郝学增 《光明中医》2010,25(11):2156-2157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A,以下简称再障)是一种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并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通常将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近年来中医中药对急、慢性再障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将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  相似文献   
996.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主要是脑桥被异行扭曲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后根,局部产生脱髓鞘变化而导致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以三叉神经第二、第三支发生率最高。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治疗的有效方法较少且副作用大。程为平教授在多年的临床中用循经取对穴法为主针刺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7.
针刺后溪、申脉对青年健康人大脑中动脉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后溪、申脉穴对青年健康人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时间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青年健康志愿者10例,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探头于一侧颞窗探及大脑中动脉(MCA),针刺被测者的双侧后溪、申脉穴,在针刺前10 min、针刺得气时、针刺15 min(行针平补平泻)、针刺30 min(出针时)、出针后10 min分别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记录TCD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在针刺得气时、针刺15 min(行针平补平泻)、针刺30 min(出针时)、出针后10 min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阻抗指数(RI)、搏动指数(PI)与针刺前10 min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得气时与针刺前10 min平均血流速度(Vm)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5 min(行针平补平泻)Vm血流速度与针刺前10 min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30 min(出针时)、出针后10 min Vm血流速度与针刺前10 min相比较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后溪、申脉穴在针刺过程中能显著增加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针刺对眼压已控制的慢性高眼压兔的视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通过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造成慢性高眼压模型,28天后通过滤过性手术使眼压恢复正常。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神经营养剂组,并设正常组。治疗28天后,观察各组兔视网膜、视神经形态学与视神经轴突定量的改变。结果:实验结束时各组动物出现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兔视网膜、视神经超微结构损伤较轻,视神经轴突数及视神经轴突占视神经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能保护高眼压损害的视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减轻视网膜超微结构损伤,增加视神经轴突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脑循环参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及MoC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动脉椎动脉(左侧/右侧)、大脑中动脉(左侧/右侧)、大脑前动脉(左侧/右侧)阻力指数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内皮素-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一种常见的异质性、复杂性和多基因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肥胖和稀发/无排卵等。PCO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主要涉及遗传、环境、精神及心理因素等。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PCOS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作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由单个碱基的转换、颠换、插入或缺失引起的单个核苷酸变异形成的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多态性。因此,研究PCOS的易感性基因对未来阐明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基因多态性与PCOS发生发展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从雄激素的生物合成、结合和转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和炎症等相关易感基因位点上的SNP,如rs743572、rs35785886、rs2414096、rs2059807、rs9939609、rs361525、rs2275913等进行论述,以期为PCOS的病因、病理机制研究及精准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