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从甘草中提取甘草次酸的工艺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甘草中甘草次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同一批甘草药材分别采用煎煮法、超声波法、纤维素酶-超声波联用提取工艺。结果:不同工艺对甘草中甘草次酸含量的影响不同。纤维素酶-超声波联用提取工艺较佳。结论:联用法提取率高,方法简便,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连参通淋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1∶1)(每1000mL中加磷酸二氢钾3·4g,十二烷基硫酸钠1·7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5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1274~0·6370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1·17%。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连参通淋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两种旨可平软胶囊内容物对高脂血症SD大鼠模型的调血脂作用。方法SD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45 d,采血检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血脂升高达到试验要求后随机分组,分为模型对照组,旨可平Ⅰ低、中、高剂量组,旨可平Ⅱ低、中、高剂量组,并以采用标准饲料喂养试验动物设为空白对照组。在继续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予上述药物治疗15 d,再次采血检测上述血脂水平。结果高剂量旨可平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脂大鼠TC水平;旨可平Ⅰ低、中、高3个剂量对高脂大鼠血清HDL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但仅在高剂量下对高脂大鼠血清LDL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降低作用。旨可平Ⅱ低、中、高3个剂量对高脂大鼠血清TC与LDL水平显示出明显的降低作用,且具有量效关系。在各剂量水平下,与旨可平Ⅰ相比,旨可平Ⅱ对于高脂大鼠血清TC与LDL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在低、中两个剂量水平下,旨可平Ⅱ较旨可平Ⅰ对于血清TC,TG,LDL 3项指标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且中剂量旨可平Ⅱ可升高HDL水平。结论对高脂SD大鼠模型,旨可平Ⅰ和Ⅱ样品对血清TC与LDL均显示出较好的降低作用,但旨可平Ⅱ对HDL和TG的降低作用旨可平Ⅰ较弱。综合多种指标结果,旨可平Ⅱ较旨可平Ⅰ相比,其降脂作用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一次性切口牵开固定器在腹腔镜辅助硬质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保胆取石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腹腔镜辅助硬质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组(C组,n=50),腹腔镜辅助经一次性切口牵开固定器硬质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组(X组,n=50),比较2组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物例数、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X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物例数均短于或少于C组(P〈0.05),而2组气腹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胆漏、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出现,随访12个月,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结论将一次性切口牵开固定器应用在保胆取石术中安全可行,具有手术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GC法检测舒血宁注射液中乙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外标法,色谱柱DB-624的毛细管柱(30×0.530mm×3.00μm),FID检测器;柱温50℃;分流比100 ∶ 1.载气为氮气,流速1.2mL/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结果:乙醇在1.0122~202.4480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6%(n=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作为舒血宁乙醇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6.
目的:确认所采用的检验方法适合于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计数检验.方法:采用加入乳化剂的方法制备该药供试液,制成1:20的供试液,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为平皿法.结果:各组实验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计数方法可采用平皿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用板蓝根中芦头对板蓝根提取液及其制剂的影响。方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测定与分析总固体、总氮、指纹图谱、腺苷、尿苷、鸟苷、(R,S)-告依春情况研究板蓝根中芦头的多少对提取液及清开灵注射液的影响。结果板蓝根中芦头与总固体和总氮成正相关,与腺苷、尿苷、鸟苷含量成正相关,与(R,S)-告依春含量成负相关。随芦头重量比的增大指纹图谱相似度逐渐降低,但在25%以内对指纹图谱相似度影响不明显,可通过控制特征峰比例防止提取液及其制剂质量下降。结论板蓝根应控制芦头重量比,除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外应增加特征峰比例以提高质量控制精确性,并且应建立适合相应药材的专属性强的含量测定方法以降低制剂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68.
目的:建立冠心宁注射液中辅料依地酸二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XB-C18色谱柱;含3.0%甲醇和0.1%甲酸的水溶液(用4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调pH=3.5)为流动相;以258 nm为检测波长;流速1mL·min-1;柱温40℃.结果:依地酸二钠在20.00~100.00μg/mL(r=0.9999)质量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69.
2种莲必治注射液对大鼠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2种莲必治注射液对大鼠的毒性作用,为探讨其不良反应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种莲必治注射液:莲必治A(含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98.7%,其他相关物质1.3%),莲必治B(含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49.1%,其他相关物质50.9%)。SPF级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莲必治A高剂量组(1600mg/kg)、中剂量组(800mg/kg)、低剂量组(400mg/kg);莲必治B高剂量组(200mg/kg)、中剂量组(100mg/kg)、低剂量组(50mg/kg)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10只。各组动物均按10mL/kg单次尾静脉注射给药。观察给药后3h内大鼠的表现;连续收集给药后0~6、7~12、13~18、19~24h各组大鼠尿液,测定尿酮体、尿潜血、尿素氮、尿肌酐、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β2-微球蛋白(β2-MG);给药后24h经心脏采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最后处死大鼠取各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莲必治B高剂量组给药后2只大鼠出现抽搐和毛发竖立,30min后恢复正常,其他组大鼠未见异常。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与莲必治B高剂量组大鼠尿酮体阳性≥(+2)的大鼠数多于空白对照组,莲必治A高、中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尿潜血阳性≥(+2)的大鼠数多于空白对照组。莲必治A高剂量组大鼠尿素氮含量给药前和给药后7~12h分别为(319±108)mmol/L和(488±13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中剂量组肌酐含量,给药前分别为(3338±1534)、(3502±1457)、(3428±1729)、(3305±922)和(3480±870)mol/L,给药后7~12h,分别增加至(6137±1544)、(5847±1319)、(5630±1622)、(5613±1968)和(5218±1496)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莲必治A高、中剂量组的肌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326±576)mol/L](P〈0.05);肌酐含量的增加与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间呈剂量相关(r=0.7909)。莲必治A高剂量组ALP含量给药后7~12h为(152±61),高于对照组[(99±37)U/L];莲必治B高剂量组ALP含量给药后7~12h为(143±42U/L),高于给药前[(94±42)U/L]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与莲必治B高、中剂量组LDH含量给药前分别为(19±7)、(18±11)、(18±8)、(17±5)和(17±10)U/L,给药后0~6h增加至(88±56)、(80±27)、(50±17)、(57±16)和(28±6)U/L;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与莲必治B高剂量组LDH含量给药后7~12h分别增加至(44±21)、(36±17)、(34±13)和(31±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与莲必治B高、中剂量组的LDH含量给药后0~6h高于相同时间段的空白对照组[(18±10)U/L],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与莲必治B高剂量组的LDH含量给药后7~12h高于相同时间段的空白对照组[(23±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DH含量增加与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剂量相关(r=0.8990)。莲必治A高、中剂量组NAG含量给药后0~6h分别为(0.30±0.04)和(0.31±0.04)U/L;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NAG含量给药后7~12h分别为(0.45±0.07)、(0.40±0.18)和(0.37±0.14)U/L;莲必治A高、中、低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中、低剂量组NAG含量给药后13~18h分别为(0.35±0.09)、(0.31±0.06)、(0.39±0.18)、(0.60±0.09)、(0.57±0.06)和(0.33±0.08)U/L;莲必治A中、低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中、低剂量组NAG含量给药后19~24h分别为(0.32±0.03)、(0.39±0.14)、(0.32±0.07)、(0.34±0.05)和(0.29±0.08)U/L;均高于相同时间段的空白对照组[(0.26±.0.05)、(0.22±0.06)、(0.24±0.07)和(0.24±0.0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莲必治B高剂量组β2-MG含量给药后19~24h为(1.03±0.45)mg/L,对照组β2-MG含量为(0.54±0.2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G和β2-MG增加均与其他相关物质的含量有关(r=0.8749,r=0.9819)。各给药组大鼠血生化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大鼠主要脏器外观、组织病理和脏器系数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莲必治注射液对大鼠的潜在肾毒性与其纯度和剂量有关,相关物质含量高以及给药剂量大均可增加肾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70.
清开灵注射液的氨基酸成分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清开灵注射液的氨基酸含量。方法: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检制。结果:从清开灵注射液中测出了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20.9mg/100mg,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3.92mg/100mg,含量最低的为组氨酸0.01mg/100mg。结论:该注射液含有6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该药氨基酸总含量的3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