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9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可视球囊扩张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应用可视球囊扩张导管建立通道行PCNL的20例肾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20例均成功应用可视球囊建立皮肾通道,通道建立时间为5.0~13.5 min,平均(7.2±2.1)min,手术时间为30.0~120.0 min,平均(59.1±21.9)min。术后血尿(ClavienⅠ)2例,经保守治疗好转。发热(ClavienⅡ)1例,经抗生素治疗好转。1例残留结石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术后1个月无石率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0.00%和95.00%,术后3个月无石率为100.00%。结论可视球囊有助于提高建立皮肾通道的准确性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2.
研究设计 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前列腺、肺、结直肠和卵巢癌调饩研究)。临床试验,政府编号NCT00002540。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尿路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患者发生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某三级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尿路造口术的1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分为并发症组(50例)和非并发症组(119例),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并选取2021年1-12月的54例患者进行模型预测效果验证。结果 建模组术后3个月内造口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9.6%(50/169),验证组为31.5%(17/54)。最终纳入模型的预测变量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8.5(OR=0.101)、BMI 18.5~24(OR=0.134)、是否放化疗(OR=5.531)、造口定位(OR=3.853)、造口部位(OR=5.788)、造口底盘渗漏次数>3次(OR=5.211)、造口自护能力(OR=56.296)。Hosmer-Lemeshow检验P=0.77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51,约登指数为0.819,...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迷你腹腔镜治疗隐睾合并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河北省肃宁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1例隐睾合并同侧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迷你腹腔镜(5.0 mm直径高清晰腹腔镜,2.8 mm的分离钳,持针器等)行微创治疗。对本研究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5.0±12.3)min。因隐睾、精索发育不良,行阴睾切除疝囊高于结扎2例。6例患儿因分离精索、输精管时后腹膜缺损,内环口后腹膜未关闭。3例成人患者完成隐睾松解固定术后,内环口过大,遂将5.0 mm Trocar更换为10 mm Trocar。置入补片,缝合后腹膜。21例患者术后无阴囊血肿、阴囊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无慢性腹股沟痛。2例术后分别为5.5年和1.7年一直睾丸较小,超声示睾丸萎缩。随访(6.6±3.4)年(0.3~8.7年),无疝复发。 结论应用迷你腹腔镜治疗隐睾合并腹股沟疝是安全可靠的,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1(STA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肾移植后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基因表达和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肾移植后尿路上皮肿瘤患者16例(实验组)和普通人尿路上皮肿瘤患者35例(对照组).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移行细胞癌.选取2组各2对肿瘤标本,用人全基因组寡核昔酸微阵列芯片筛查其基因表达谱差异;再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组尿路上皮肿瘤STAT1和MMP3表达,并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 2对尿路上皮肿瘤标本中,实验组表达共同上调基因35个,其中功能已知或部分功能已知者23个,功能未知者12个;共同下调基因76个,功能已知或部分功能已知者46个,功能未知者30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功能分析,23组通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涉及免疫抑制和肿瘤发生发展方面.2组间STAT1和MMP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植后尿路上皮肿瘤与普通人群尿路上皮肿瘤基因表达谱差异明显,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涉及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肿瘤血管发生、肿瘤转移潜能等方面;STAT1和MMP3可能成为预防移植后尿路上皮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成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原因及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30例(32侧)成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病因和腹腔镜下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引起梗阻者15例次(约46.8%),异位血管压迫者9例次(约28.1%),纤维索条粘连压迫者4例次(约12.5%),输尿管肾盂高位连接者4例次(约12.5%)。共行腹腔镜下手术32例次,其中离断式肾盂成形术28例次,肾盂Y-V成形术4例,纤维条索松解4例,异位血管切断3例。3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平均出血量70 ml。术后3个月~1年进行复查随访,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B超检查提示肾盂积水有不同程度减轻,排泄性尿路造影(IVU)检查患肾功能恢复良好者28例(93.3%);失访1例。结论: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效果满意,而且损伤小、恢复快,是解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索优化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策略.方法 建立以医院感染管理科为主体的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对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在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期间使用碳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组)和糖肽类(糖肽组)抗生素的所有出院患者进行两类抗生素用药情况的回顾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提交院内核心专家组讨论,发放反馈信并与临床科室沟通.为较客观地评价制度管理的成效,分制度实施前半年和后半年2组进行分析,主要指标为有指征用药患者比例、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住院病死率和医院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分离率.结果 研究期间使用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生素的患者共397例,碳青霉烯组246例,糖肽组151例.组织核心专家组讨论9次,讨论75例,给临床科室主任发放反馈信58封.管理制度实施的后半年与前半年相比,碳青霉烯组和糖肽组有指征用药比例分别由37.8%(45/119)升高到53.5%(68/127)(P<0.05)、45.6%(36/79)升高到63.9%(46/72)(P<0.05);糖肽组患者住院花费的M(Q1~Q3)由6.57(3.03~14.69)万元降低到5.57(3.67~9.09)万元,住院病死率由39.2%降低到26.4%,均呈下降趋势.医院VRE分离率由2007年的5.63%降低到2008年下半年的3.8%,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制度管理可明显优化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8.
一位50岁的图书管理员和她的丈夫正在赫尔辛基开往斯德哥尔摩的通宵邮轮上。除了对蛋黄过敏外,她的身体很健康。清晨,他们来到船上的餐厅准备享受丰盛的自助早餐。女士小心地挑选着,以免挑到含有蛋黄的食物。但是用餐后不久她开始觉得发瘁,并且面部、颈部、胸部和胳膊的整个皮肤都出现了明显的荨麻疹。现在他们的假期被搅了.这对夫妇回到餐厅查找原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不同CYP3A5基因型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他克莫司(Tac)初始剂量的选择及其对血Tac目标浓度的影响.方法以新接受亲属活体肾移植的受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应用Tac、霉酚酸酯(MMF)和泼尼松(Pred)预防排斥反应.研究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同定剂量组(n=28),无论其CYP3A5分型如何,Tac的初始剂量均为1 mg·kg~(-1)·d~(-1);第二阶段为调整剂量组(n=40),CYP3A5表达者(仅包括*1/*3型,*1/*1型予以剔除)的Tac初始剂量为0.15mg·kg~(-1)·d~(-1),CYP3A5非表达者(*3/*3型)的初始剂量为0.08 mg·kg~(-1)·d~(-1).于术后3、5、7和14 d采集受者血样,检测血Tac浓度,有效的血Tac浓度以剂量校正的浓度比值(C/D)表示.结果固定剂量组28例受者中,CYP3A5*1/*3型15例,*3/*3型13例;调整剂量组40例受者中,CYP=3A5*l/*3型16例、*3/*3型24例.两组中,CYP3A5 *1/*3型受者术后3、5、7和14 d的血Tac浓度均低于*3/*3型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天,固定剂量组*1/*3型受者和*3/*3型受者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者分别占46.7%(7/15)和46.2%(6/13),调整剂量组*1/*3型受者和*3/*3型受者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者分别占81.2%(13/16)和75.0%(18/24),调整剂量组达到开标血药浓度者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同定剂量组(P相似文献   
110.
膀胱疼痛综合征是基于尿频、尿急、膀胱或盆底疼痛的临床诊断。国际尿控学会将膀胱疼痛综合征定义为“一种与膀胱充盈相关的耻骨上疼痛,并伴随其他症状,如白天和夜间排尿次数明显增加,同时除外泌尿系感染和其他病理病变”。国际尿控学会仍然保留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主要指“有典型的膀胱镜下表现和组织学特征”,否则,应诊断为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