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涓涓  杨燕 《北京中医药》2017,36(3):285-287
正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多发生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男多于女,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等部位,其中累及消化道的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1]。笔者以腹型过敏性紫癜、激素、中医药治  相似文献   
32.
郝静 《北京中医药》2014,(3):184-186
小儿咳嗽多见寒热并存、虚实夹杂之证,闫慧敏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辨证用药经验,即治疗时需首先辨清寒热,避免清泻太过;注意宣降互济,调畅气机,理气治痰;审因辨治,培土生金,顾护升发之气;散敛共用,标本兼治,重视调理肺脾肾三脏;活血逐瘀,化痰通络,阻止咳喘反复发生。闫教授的经验对于治疗和防止小儿咳嗽反复发作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3.
冯锴  李亚男  刘畅  郝静 《北京中医药》2023,(12):1294-1297
目的 观察中药溻渍联合皮内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71例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止咳化痰、退热、氧气支持及吸痰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溻渍联合皮内针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X线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对照组CD8+、CRP、IL-5、IL-6、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下降,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8+、CRP、IL-5、IL-6、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下降,CD4+、CD4...  相似文献   
34.
邵亚新  杨燕 《北京中医药》2023,(12):1324-1326
儿童功能性腹痛(FAP)是儿科门诊常见疾病,西医尚未明确本病的病因、病机,对症治疗后疗效不佳,甚至腹痛反复发作。杨燕教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有独到见解,强调要结合疾病特点、脾胃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等因素综合考量,认为本病以脾阳不振型最为常见,运用温运脾阳法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通过聚类分析探讨病程2周内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270例AR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采集中医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用聚类分析探讨AR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270例AR患儿最常出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依次为鼻塞、清涕、鼻痒、喷嚏、便干、咳嗽、手心热、口臭、纳欠佳、面黄、纳多、咽红、便臭秽、眠欠安、急躁。根据聚类分析统计,聚Ⅱ类可以归纳为2个证型:肺胃蕴热证、肺脾两虚证;聚Ⅴ类可以归纳为5个证型:肺胃蕴热证、肺脾两虚证、风热犯肺证、风痰恋肺证、肺气虚寒证。结论 病程2周内AR患儿证型主要为肺胃蕴热证、肺脾两虚证,并且肺胃蕴热所占比重大。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单纯中药冶疗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胃镜诊断小儿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中药治疗组40例采用单纯中药辨证施治;西药对照组30例口服麦滋林,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胃粘膜形态及病理组织学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治疗组66.6%,对照组26.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冶疗小儿慢性胃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对HP转阴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7.
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报道AIDS后,此病在全世界迅速蔓延,最早发现的AIDS患者都是男性,后来逐渐波及到女性和儿童[1].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公布,至2006年全球HIV感染者总人数已达3950万(3410万~4710万),其中女性达1770万(1510万~2090万),15岁以下的儿童230万(170万~350万)[2].为探讨儿童HIV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我们分析1999年至2006年14例HI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220例化疗中实体瘤患儿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实体瘤患儿术后化疗中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 对220例化疗中的实体瘤患儿根据其临床症状、舌象、脉象(3岁以下小儿看指纹)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 220例化疗中的实体瘤患儿出现气血亏损、脾失健运型占76.4%,气血两虚、肝胃不和型占18.6%,气血两虚、脾不统血型占5.0%.结论 术后化疗中的实体瘤患儿辨证...  相似文献   
39.
本文分析了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制定明确的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培养目标,在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同时,合理安排西医儿科临床各科室的轮转,培养良好的科研能力;同时,建立中医儿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考核标准,提高中医儿科住院医师的培养质量.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the the problems on the training of TCM pediatrics resident are analyzised, and hav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TCM pediatrics resident, a clear training objective should be developed reasonably, the pediatric residents' learning and practice on the basic theory of TCM should be enhanced,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of clinical rotation should be arranged reasonably, a good research capability should be formed, and a standardized assessment criter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ediatrics medicine resident should be also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扶正健脾汤结合化疗对实体瘤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的实体瘤患儿16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均采用化疗,治疗组于化疗同时加用扶正健脾汤,每次50~100 mL,每天2次。化疗后治疗组加用扶正健脾汤化裁。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年后WBC、Hb、PLT。观察治疗1、2、3年患儿生活质量、3年存活率及死亡患儿的生存期。结果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6个月、1年后WBC、Hb均升高,治疗 1年后PLT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与本组治疗1年后比较,治疗组治疗2、3年后心理功能、全身症状评分降低(P<0.05, 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1年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全身症状评分降低,治疗2年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降低,治疗3年后心理功能、全身症状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死亡例数降低,存活率升高,死亡患儿生存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健脾汤结合化疗能有效提高实体瘤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实体瘤患儿的存活率,延长实体瘤患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