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
高危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分析61例骨肉瘤后因素及生存率,探讨高危骨肉瘤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报告16例高危骨肉瘤治疗经验。方法 以经肢体挽救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1例骨肉瘤为基础,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肿瘤预后相关因素包括肿瘤的绝对长度、绝对宽度、绝对深度、绝对面积、软组织肿块最大横径进行分析。结果 61例骨肉瘤随访1~10a,5a生存率57.5%,外科分期Ⅲ期;骨肉瘤与宿生主骨面积比≥2/3;软组织肿块最大横径≥6cm;病理骨折;活检标本PCNA阳性细胞检出占平均视野2/3以上均属高危骨肉瘤。采用术前多次化疗,深静脉持续给药;高选择骨肉瘤原发灶和转移灶滋养动脉化疗并栓塞;术前放疗和肢体挽救术处理高危骨肉瘤16例,随访1.5a,死亡2例,带病存活5例,无病存活9例,保肢率68.7%。结论 本研究使一些高危骨肉瘤得到了积极救治,更具备综合性和肿瘤针对性。  相似文献   
22.
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煅烧骨复合物动物体内植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煅烧骨-成骨细胞复合物植入动物体内后成骨性能。方法 以牛松质骨制成煅烧骨(TBC)为载体,培养兔骨膜成内细胞(POB)构建复合物,把该复合物移植到BALB/c裸鼠皮下和兔臀部肌袋内,以单纯TBC植入做为对照,28d后取材,制成不脱钙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 裸鼠实验组TBC材料内部: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细胞排列紧密,形态多样,有的已变为软骨细胞,TBC表面有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环绕。组织间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同时可见片状类骨质。兔子实验组TBC材料内部有结缔组织及细小血管长入,孔内充满软骨细胞并可软骨组织钙化、崩裂、成骨现象、有片状骨组织形成;而单纯TBC对照组孔隙内有大量结缔组织及细小血管长入,未见骨组织形成。结论 将TBC-POB材料植入体内后,成骨细胞能存活并产生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相似文献   
23.
杜俊杰  罗卓荆  胡蕴玉  曹艳杰  袁志  吕荣 《医学争鸣》2002,23(24):2292-2295
目的 对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增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BALB/c小鼠11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5只,设立rhBMP-2/TGF-β为实验组,rh-BMP-2为对照组,分别于3-21d共8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新生骨组织中的Ⅰ,Ⅱ型胶原进行检测;对ALP活性进行定量分析。观察2组在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情况。结果 Ⅱ型胶原的出现是和成软骨,软骨细胞的出现相伴随的,但是,肥大,变性的软骨细胞并不表达Ⅱ型胶原,作为成骨细胞成熟标志物的Ⅰ型胶原,ALP在软骨形成期即有表达,但是随着成骨细胞的出现,骨组织的形成Ⅰ型胶原仍表现为高表达,而ALP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实验组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早于对照组。结论 TGF-β增强了rhBMP-2诱导成骨中CollagenⅠ,Ⅱ及ALP的表达。  相似文献   
24.
李立文  王臻  苏明权  马越云  于文彬  杨旻  李哲 《医学争鸣》2002,23(12):1061-1064
目的:构建由缺氧反应元件串联重复体修饰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核心启动子引导酵母胞嘧啶脱氨酶FCY1基因表达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方法:人工设计缺氧反应元件串联重复序列,克隆后插入hTERT启动子上游并经测序证实。将修饰后的hTERT启动子和酵母胞嘧啶脱氨酶基因FCY1插入穿梭质粒,与辅助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重组产生复制缺陷型腺病毒。结果:获得了由3倍和6倍缺氧反应元件修饰的hTERT核心启动子引导FCY1基因表达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结论:基于Cre重组酶/loxP的腺病毒载体构建系统操作简便、重组效率高。  相似文献   
25.
抗前列腺癌多肽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抗前列腺癌多肽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表达,为抗前列腺癌新药的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通过BH3, K237, DG2结构域和能被PSA特异性水解的短肽序列设计多肽药物的氨基酸序列,并依据大肠杆菌的偏爱密码子反翻译成基因序列. 分段合成寡聚脱氧核糖核酸,经磷酸化、退火后,先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的BamH I和EcoR I之间. 将经双酶切鉴定获得的阳性重组子进行DNA测序. 用IPTG诱导重组菌株表达并进行SDS-PAGE分析. 结果:pGEX 4T-2-APP216酶切鉴定可见约216 bp电泳条带,与设计长度相符. 测序结果证实pGEX 4T-2-APP216的基因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 SDS-PAGE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获得高效融合表达,所得到蛋白分子质量与预测相符. 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 结论:通过抗前列腺癌多肽序列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克隆人ALK-1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 方法:设计ALK-1特异性引物,提取人胚胎肺组织总RNA,用RT-PCR方法获取人ALK-1 cDNA. 将ALK-1 cDNA克隆至pcDNA3.1/myc-His(-),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后,转染HEK293细胞. 用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结果:成功获得人ALK-1全长cDNA,双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pcDNA3.1(-)/ALK-1. 测序结果表明ALK-1全长cDNA与GeneBank中ALK-1序列完全一致. 转染HEK293细胞后,可检测出Mr约为62×103的目的蛋白. 结论:获得了ALK-1全长cDNA并成功构建了ALK-1真核表达载体,证实pcDNA3.1(-)/ALK-1转染HEK293细胞后可表达ALK-1蛋白,为深入研究ALK-1介导的TGFβ信号转导通路在创面愈合以及瘢痕疙瘩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张义福  刘建  孟国林  袁志  吕荣  袁鹏 《医学争鸣》2006,27(8):737-740
目的:探索激素性股骨头坏死(NFH)病程中肝脂肪酶(HL)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 空白对照;B组: 地塞米松;C组: 地塞米松 丙酸睾酮;D组: 丙酸睾酮.分别在给药的第0, 1, 3, 5 wk采血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HL活性的检测. 并于实验的第5, 8 wk分批处死实验对象,取股骨头标本行骨坏死指标的检测. 结果: B, C 组TG, TCH, HDL较A,D组明显升高,B组的HL活性下降,C组的HL活性较B组明显升高,D组较正常组高. B组第8 wk镜下可见股骨头内脂肪细胞增多,骨细胞坏死空骨陷窝形成明显;但第5 wk时改变轻微. C组也存在类似改变,但病变程度较轻. 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程中存在高脂血症、HL活性下降,给予HL活性增强剂可以改善血脂紊乱状态,并可以改善骨坏死的程度,延缓其进程.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以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ICPC)/纤维蛋白胶(FS)共同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复合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在小鼠体内异位成骨的能力,探讨其作为注射性骨替代物的可行性. 方法:在小鼠肌袋随机注射或植入ICPC/FS/bBMP复合物、ICPC/FS复合物和单纯bBMP材料,术后2 wk, 4 wk取材,通过碱性磷酸酶测定和组织学检查,观察其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并对术后4 wk时新生骨进行定量测定和统计学比较. 结果:ALP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ICPC/FS/bBMP复合物有较多新骨形成,单纯bBMP诱导出少量骨,ICPC/FS复合物未见新生骨,诱导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可注射性ICPC/FS/BMP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ICPC/FS是BMP的良好注射性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29.
枕颈部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上颈椎畸形即枕颈部畸形,是指寰枢椎和其附属结构及与之相连的枕骨及其包含的神经组织等,由于先天发育因素造成的解剖结构异常,有时伴有远部畸形. 枕颈部发育畸形临床上并不少见. 该部分结构复杂,加之胚胎发育过程特殊,可发生多种结构并存的畸形,但限于影像学检查手段及对胚胎发育研究的不足,导致以往仅限于满足一种畸形的诊断而遗漏其他可能并存的结构异常. 人类的枕颈部借助完整的骨性和纤维解剖结构来维持其稳定功能、运动功能和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的纤维蛋白胶(FS)强化去势绵羊椎弓根螺钉固定作用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选取4只去势绵羊腰椎2~6双侧共36个椎弓根随机分为3组:FS/bBMP组,磷酸钙骨水泥(CPC)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2个椎弓根.FS/bBMP组钉道内注入复合bBMP的FS,CPC组注入CPC,空白对照组钉道内不作任何处理.拧入螺钉饲养3 mo后取材.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轴向拔出试验和周期抗屈试验.结果:FS/bBMP组的最大拔出力为(909.98±155.65)N,CPC组为(994.20±122.78)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524.65±118.35)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抗屈试验800个周期内,FS/bBMP组螺钉位移为(1.478±0.466)mm,CPC组为(1.274±0.393)mm ,空白对照组为(1.978±0.531)mm,其中FS/bBMP组与CPC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小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椎体内植入椎弓根螺钉时,添加复合bBMP的FS可显著提高螺钉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