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阿尔茨海默病是由β淀粉样蛋白造成的人类神经损伤性痴呆病之一,目前尚无治疗办法。朊蛋白是β淀粉样蛋白的受体,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过程的关键蛋白之一,具有传递神经毒性和保护神经细胞的双重作用。人朊蛋白编码基因(PNRP)多态性影响阿尔茨海默病潜伏期和临床症状,而PRNP突变体小鼠的发现弥补了现有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不足,并具有在朊蛋白疾病多项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朊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中的作用及PRNP突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并详细总结了PRNP突变体小鼠的发现及在蛋白沉淀样病变研究中的应用和价值,旨在为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姜黄素水解物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初步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姜黄素水解物处理后K562/A02细胞对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姜黄素水解物处理后K562/A02细胞与其亲本K562细胞膜P-gp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和K562/A02细胞内柔红霉素(DNR)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e intendity,MFI);RT-PCR法检测K562/A02细胞mdr1 mRNA。结果:用2.5 mg.L-1姜黄素水解物处理后K562/A02细胞对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提高;姜黄素水解物能降低K562/A02细胞膜P-gp的表达(P0.05)。K562/A02细胞内DNR的MFI低于K562细胞(P0.01),姜黄素水解物能增加K562/A02细胞内DNR的MFI(P0.05);姜黄素水解物处理后K562/A02细胞内mdr1 mRNA下降。结论:姜黄素水解物具有体外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且降低K562/A02细胞膜P-gp的表达降低化疗药物外排增强化疗药物在细胞内的潴留可能是其逆转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imethyloxaloylglycine,DMOG)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DMOG作用于P4代MSCs,分为DMOG 0、20、40和80μmol·L~(-1)组,以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迁移法和Real-time q PCR依次检测不同浓度的DMOG对MSCs增殖能力、细胞周期、迁移能力以及成骨、成脂、成软骨和成神经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DMOG各浓度组细胞生长曲线均接近S型,与DMOG 0μmol·L~(-1)组比较,20μmol·L~(-1)对MSCs增殖能力具有促进作用,40μmol·L~(-1)促进作用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OG0μmol·L~(-1)组比较,DMOG处理可提高处于S期+G2/M期的MSCs细胞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OG 0μmol·L~(-1)组比较,DMOG20μmol·L~(-1)时促迁移作用显著(P0.05)。DMOG处理后,MSCs仍保留了原有的成骨、成脂、成软骨、成神经分化能力,DMOG 20μmol·L~(-1)可显著促进MSCs成骨和成软骨分化能力,抑制MSCs成脂分化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SCs成神经分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不同浓度DMOG处理后,MSCs仍保留了原有的多向分化能力,其中20μmol·L~(-1)DMOG可促进MSCs成骨和成软骨分化能力,抑制其成脂分化能力,对其成神经分化能力无显著影响,同时可显著提高MSCs增殖、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检测黄连素对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株MDA-MB-231细胞凋亡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连素抗TNBC的机制。[方法]以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连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黄连素的处理浓度。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40μmol·L~(-1)黄连素组、60μmol·L~(-1)黄连素组、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诱导剂X(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binding protein inducer X,BiX)组,以及BiX联合40μmol·L~(-1)黄连素组、BiX联合60μmol·L~(-1)黄连素组。相应药物处理24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以Western blot检测细胞GRP78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40μmol·L~(-1)以上浓度的黄连素可剂量依赖性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BiX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GRP78和Bcl-2表达增高(P0.01,P0.001)、Bax表达减低(P0.05)。与BiX组比较,BiX联合40、60μmol·L~(-1)黄连素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GRP78和Bcl-2表达减低(P0.01,P0.01),Bax表达增加(P0.01)。[结论]黄连素可以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GRP78的表达,从而降低Bcl-2表达,并促进Bax的表达。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DL)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新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超高速梯度离心提取正常对照人群(C组,n=38)、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或不抬高)病人(AMI组,n=50)体内的HDL,然后分别在提前孵育或不孵育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的前提下用两种HDL孵育HUVEC,检测HDL对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结果与C组比较,AMI组HDL明显抑制HUVEC血管新生和HUVEC中ERK1/2蛋白的磷酸化(P0.05);当提前孵育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后,HDL失去对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P0.05)。结论AMI病人体内HDL通过阻断ERK1/2信号通路活化抑制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活血法、补肾法、祛风法对SD大鼠膝骨性关节炎IL-1β、TNF-α及MMP-13、ADAMTS-5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活血组、祛风组、补肾组、补肾活血组、预防组及模型组,每组各30只,以4%木瓜蛋白酶行膝关节注射制作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连续给药,预防组在模型制作同时予以活血药。治疗以1个月为1疗程,6组大鼠分别于模型制作成功给药后30、60、90d分批处死。处死后取大鼠膝关节滑膜及软骨,分别运用免疫组化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SD大鼠膝关节滑膜IL-1β、TNF-α及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13、ADAMTS-5mRNA含量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祛风组IL-1β、TNF-α及MMP-13、ADAMTS-5mRNA含量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随着治疗进行降低不显著。早期,预防组比其他组降低显著(P〈0.05);活血组与补肾活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比祛风组、补肾组及模型组降低显著(P〈0.05);晚期补肾活血组、补肾组与其他组比较降低显著(P〈0.05),且补肾活血组与补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法与活血法对SD大鼠膝骨性关节炎IL-1β、TNF-α及MMP-13、ADAMTS-5mRNA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作用,早期时活血法作用较补肾法显著,且预防性给予活血药治疗效果更佳;晚期补肾法较活血法显著,同时补肾活血法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7.
HPLC法测定桂枝茯苓胶囊乙醇处理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桂枝茯苓胶囊60%乙醇处理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60%乙醇处理桂枝茯苓胶囊,HPLC法测定60%乙醇处理液中苦杏仁苷的浓度。结果:苦杏仁苷在0.3125~3.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0.55%。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桂枝茯苓胶囊乙醇处理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菌株耐药性,及其Ⅰ类整合子分布、可变区耐药基因盒与分子进化关系。 方法:采用K-B法检测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及其产物测序检测上述菌株中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及可变区耐药基因盒。采用Clustal X和MEGA软件分析Ⅰ类整合子基因盒中耐药基因分子进化关系。 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4.2%~100%,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也高达41.6%~62.5%。62.5%(15/24)大肠埃希菌、67.9%(19/28)阴沟肠杆菌、83.3%(20/24)鲍曼不动杆菌检出Ⅰ类整合子,81.5%(44/54)Ⅰ类整合子呈现为4种单条带谱型,其余为3种双条带谱型。Ⅰ类整合子可变区耐药基因盒中存在aac(6′)、sad(3″)、aad(2″)、cat(4′)和dfr(7、A13和15)耐药基因,可分别介导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根据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序列差异,上述菌株携带的Ⅰ类整合子可分成4个分子进化组。 结论:上述肠道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并携带高含多种耐药基因盒的Ⅰ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有4条不同的进化途径。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枳椇子Hovenia acerba Lindl.的HPLC指纹图谱体系,比较不同产地枳椇子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采用DIKMA-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0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进行测定。获得24份枳椇子材料的HPLC图谱后,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枳椇子专属性的HPLC指纹图谱体系,24份枳椇子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543~0.995,确定了9个主要共有峰。聚类分析将24份枳椇子分为3类,其中第Ⅰ类的二氢杨梅素含量较高,表现出较优品质。主成分分析确定二氢杨梅素为区分不同产地枳椇子的主要成分。应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可为枳椇子药材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是一种全球范围广泛应用的溴代阻燃剂(bromination flame retardant,BRF),在各种环境介质及动物、人体内已均被检出.TBBPA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对开展TBBPA危害的早期预警及生态暴露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TBBPA对鱼类的急性毒性、肝脏毒性、甲状腺干扰效应、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及毒性机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关于TBBPA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也从个体、器官水平向蛋白、基因水平发展,这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