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11篇
内科学   151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704篇
预防医学   7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利用兔颈椎骨性结构测量数据建立兔颈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椎间融合情况。 方法 选取雄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6只(2.0~2.5 kg),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9只。A组用于解剖测量兔颈椎椎体结构;B、C、D组造模行颈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植骨材料选用兔自体髂骨。术后4、8、12周对实验动物或标本分别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手触检查及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 结果 自颈2(C2)~颈6(C6)椎体长度、椎体下端矢状径、椎体下端斜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检查显示B、C、D组植骨充分,钢板螺钉置入情况良好,仅1例术后发生螺钉松动退钉。B、C、D组手触检查颈椎融合率分别为22.2%(2/9)、55.6%(5/9)、88.9%(8/9)。C组新生骨体积与植入材料总体积比值和X线评分高于B组,D组BV/TV和X线评分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颈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模型建立方法简便,为颈椎椎间融合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2.
目的:报道1例股骨颈骨折术中空心加压螺纹钉螺纹部分突入盆腔并成功取出的经验,结合文献复习,对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原则、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1例股骨颈骨折术中空心加压螺纹钉螺纹部分突入盆腔,将尖端拐弯呈钩状的不锈钢丝插入空心内六角改锥,然后进入空心加压螺纹钉,通过倒钩状尖端钩住螺纹钉并施加适当的牵引力,不锈钢丝钩状尖端抓住空心加压螺纹钉;再以适当的力量牵拉不锈钢丝,逆时针方向转动空心内六角改锥,将其顺利旋出。结果:通过带倒钩的不锈钢丝辅助牵引、内六角改锥反转退钉,成功取出螺纹部分突人盆腔的空心的加压螺纹钉,患者无并发症,骨折顺利愈合。结论: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股骨近端外侧骨皮质较薄弱,拧人空心拉力螺纹钉时钉尾易陷入骨皮质;在拧人空心加压螺纹钉的过程中,应在x线透视监视下进行,在最上方的空心加压螺纹钉尾端应安装垫片。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并于术后长期随访评价其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方法 自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患者12 例,其中男性8 例,女性4 例,年龄19~67 岁,平均40 岁.左侧7 例,右侧5 例.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2~5 d,平均3 d.根据Craig分型,Ⅱ型4 例,Ⅲ型2 例,Ⅴ型6 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12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胸膜及肺损伤、骨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术后锁骨近端骨折均复位良好,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根据Rockwood评分法评定疗效,优10 例,良2 例,优良率100%.结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安全可靠,可较好的维持复位和促进恢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临床疗效及食管测压与pH值监测对长期疗效的预估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组),56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Dor胃底折叠术(Dor组)。术后随访1年,对比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记录食管测压及pH检测等指标变化情况、Gerd Q、DeMeester评分等。 结果Nissen组术程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Dor组(P<0.05),2组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食管反流情况与DeMeester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Nissen组在减少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方面均优于Dor组(P<0.05)。2组在反流时间、酸反流时间百分比与DeMeest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静息呼吸平均值、食管残余压较术前均显著提升(P<0.05),但2组间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松弛率、无效吞咽与Gerd Q评分均较术前也均明显降低,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或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均有明显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5.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复苏后,患者常由于一过性心肌功能障碍而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低血压或微循环障碍,器官长时间低灌注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最终导致患者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学组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肺复苏分会共同制定并于2019年发布了《心脏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管理的专家共识》,该共识分别从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cardiac arrest-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CA-ROSC)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监测、管理以及目标温度管理(target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入手,制定相应推荐意见。本文基于最新循证证据所推荐的治疗方案及最新研究成果对共识中11项推荐意见进行解读,可为临床医师加强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管理提供可靠且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6.
后踝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也是临床治疗的重难点,本研究首次采用新型特殊构型接骨板固定后踝骨折,完成骨折块的加压及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方式相比,具有操作较为简单方便,踝关节后方软组织的损伤较小,避免骨折块的破坏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7.
付世新  庞建华  王战建 《临床荟萃》2007,22(2):152-152,F0003
临床使用的中效胰岛素均有吸收峰值且作用时间有限,不能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1]。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能模拟正常人的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每天1次给药就能提供24小时基础血糖控制。目前已开发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有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笔者就近年来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包括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作一简述。1分子结构与特性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类似物。通过胰岛素分子内氨基酸的置换(A21位门冬氨酸被甘氨酸替代)且在人胰岛素B链羧基末端增加了两个精氨酸,改变了等电点(pH 5.4~6.7),这…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股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及应用范围.方法 对一组83例125膝髌股关节紊乱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然后对术前和术后的髌股关节动‘力性CT及疗效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28~44个月,74膝明显改善,15例膝较术前改善,25例膝一般,11例未见改善,其中2例术后症状加重.对比术前和术后的髌骨动力性CT,发现术前髌股适合角(CA)超过(16.3±2.5)o或髌骨倾斜角(PTA)超过(30.8±5.6)°的病例,行单纯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后的效果不理想.结论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目前是首选的治疗髌股关节紊乱的手段.它的疗效得到了肯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髌股关节紊乱的问题都可通过它解决,而是通过该组病例提供了一个相对的界值供临床参考,以便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SD 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建立 VC 模型,对照组不缩窄精索静脉。造模后12周,检测两组睾丸组织内雄激素结合蛋白、抑制素 B 和睾酮浓度。结果两组睾丸组织雄激素结合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抑制素 B 及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VC 可使睾丸支持细胞抑制素 B 和睾酮分泌减少,影响精子发育、成熟,导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90.
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均于体外循环(CPB)下行缺损修补术,分别将6%羟乙基淀粉130/0.4和6%羟乙基淀粉200/0.5用于CPB预充,监测CPB前和CPB后60min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r)、血小板数量(PLT)、Ⅷ因子、VW因子。结果CPB后60min两组APTT均高于CPB前,B组显著高于A组(P〈0.05),PLT、Ⅷ因子、VW因子均低于CPB前,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认为6%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CPB预充对患儿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