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解剖最复杂、对运动功能要求很高的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全世界每年有大量患者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根据对欧美17个国家的统计,每年约有110万人行膝关节置换术,其中8%是二次翻修,并且膝关节置换术的人数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其中,女性患者占64.4%,小于65周岁者占29.4%,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如何在临床中选择高质量的假体以及改进假体设计、提高手术技巧,成为摆在所有关节外科医生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将国内外有关膝关节置换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加以综述,包括假体类型和手术技术等方面,以供国内外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建立并评估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兔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方法 于家兔肩胛间区的5个部位进行皮下注射OVA,每周1次,连续3w,对RA组进行致敏,注射2w后,在兔双侧关节腔内注射OVA建立RA模型.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建模后每周分别用千分游标卡尺和电子体温计测量关节直径和关节表面皮肤温度;第1、4、8周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家兔外周血清中的IL-1、TNF-α和抗OVAIgG水平;于建模后第1、4、8周处死家兔,取腹股沟淋巴结,用不同浓度OV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检测淋巴细胞对特异性抗原的反应;HE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增生、软骨破坏程度及缺损周围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RA组家兔关节腔注射OVA后1 w,关节直径明显增大,表面皮肤温度明显升高,随后逐渐降低至稳定的水平,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关节腔注射抗原后第1、4、8周,RA组血清中IL-1、TNF-α和抗OVA IgG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RA组淋巴细胞增殖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家兔关节滑膜大量增生,第8周时软骨破坏明显;组织切片可见滑膜组织大量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软骨层破坏.结论 OVA诱导的兔RA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人RA病理过程,可成为研究RA的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的关系,阐明PFN固定是否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贫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内固定治疗患者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71~95岁,平均年龄(82±3)岁,按Evans分型:ⅢA 20例、ⅢB 17例、Ⅳ型 6例;受伤原因:滑倒摔伤25例,车祸摔伤15例,其他疾病晕倒摔伤3例。对照组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70~85岁,平均年龄(80±5)岁,按Evans分型:ⅢA 9例、ⅢB 6例、Ⅳ型 4例;受伤原因:滑倒摔伤11例,车祸摔伤7例,其他疾病晕倒摔伤1例。对照组患者行患肢皮牵引固定保守治疗。比较PFN手术组手术前后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手术组患者术前RBC、HB和H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手术组术后第2、3天患者RBC、HB和HCT较术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入院后1周3项指标较入院时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PFN内固定治疗后容易出现术后贫血,隐性失血是术后贫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2类不同内固定的疗效,阐述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25例Neer分型三部分和四部分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分别采用传统固定(三叶钢板和交叉克氏针)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传统的三叶钢板或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为A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为B组,三、四部分骨折分别为亚组。按Neer 分型三部分骨折共 71例,应用传统固定方法治疗42例(A1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9例(B1组);四部分骨折54例,应用传统固定方法治疗19例(A2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35例(B2组)。随访时间 6~24 个月,平均 12.2个月。采用Neer百分制评分表评分,大于等于80分为优良。结果:在三部分骨折中,A1组大于等于80分29例,优良率69.05%,B1组大于等于80分26例,优良率89.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四部分骨折中,A2大于等于80分8例,优良率42.11%,B2组大于等于80分25例,优良率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复杂骨折的治疗,锁定加压钢板与传统固定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优化重组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成骨细胞的条件,为进一步检测重组HIF-1α真核表达质粒对成骨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提供基础.方法 将连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HIF-1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进成骨细胞中,应用不同量的质粒和脂质体在转染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转染效率.结果 在24孔培养板中,转染24 h后10 μg质粒和5 μl脂质体的条件下转染效率最高.结论 通过对转染条件的优化,可提高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86.
后路三柱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体部分切除钛网植入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纯后侧入路切除部分椎体植入钛网并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8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男6例,女2例,平均39.3岁;T11骨折1例,T12骨折3例,L1骨折3例,L2骨折1例。根据Denis分型,本组8例均为三柱骨折。平均后凸成角26.6°,平均椎管占位77.4%,平均椎体高度丢失70.6%。对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5例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无明显改善;2例ASIA评分由D提高到E,1例由C提高到D,椎体正常序列基本恢复,术后局部后凸成角平均恢复到5°(0~14°)。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血管损伤以及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29~230 min,平均168 min。术中出血量1 650~3 650 mL,平均2 594 mL。结论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可采用单纯后侧入路切除部分椎体植入钛网并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并能提供三柱固定。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钙(Ca~(2+))/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对Slingshot-1L(SSH-1L)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法将含Myc-SSH-1L的重组质粒转染至MG63细胞,经不同浓度的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10 min,蛋白印迹实验,观察P-cofilin、P-SSH1L、P-CaMK Ⅱ水平的变化;体内及体外实验检测CaMKⅡ对SSH-1L的磷酸化及活性调控作用.结果 当 A23187浓度为1 μmol/L时CaMK Ⅱ活性达到了最大,同时此浓度下P-cofilin水平以及SSH-1L的978位点丝氨酸的磷酸化水平升高.体外实验证实CaMK Ⅱ可使SSH-1L(WT)磷酸化,但是对其突变体SSH-1L(2 SA)无作用;同时CaMK Ⅱ明显抑制了SSH1L(WT)的活性,但对SSH-1L(2 SA)的活性无作用.结论 CaMKⅡ对SSH-1L的活性具有明显调控作用,且与SSH-1L的丝氨酸位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人源化小鼠是指带有功能性的人类基因、细胞或组织的小鼠模型,通常被用于人类疾病体内研究的活体替代模型,是利用转基因或同源重组的方法将人类基因"放置"在小鼠模型上所制备的模型,这类小鼠模型在模拟某些人类疾病时有效性较高。人源化小鼠模型在艾滋病、癌症、传染病和血液病研究领域等均有广泛的应用。具有人造血免疫系统组成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经被证明在解码人类疾病奥秘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演变的历史过程、具体的分类方法及模型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约为3.8%-17.6%,男女之比约为6:11。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该病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分类中与椎动脉有关的一类颈椎病,是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的、和颈椎有关的一个原因。以往多是通过症状、体征进行诊断的,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观症状多,客观体征少,  相似文献   
90.
B7-H4是2003年发现的B7家族成员,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中起负调节作用,抑制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尽管其mRNA在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均有表达,但其蛋白质在正常组织、细胞中不表达或极低表达。本文就B7-H4与移植免疫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