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98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我院骨科1985年10月~1987年10月对L_3、L_4骨折脱位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采用骶骨棒作为骨盆支撑点与Harrington撑开棒相连接方法治疗不稳定型下腰椎骨折4例,初步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例均为男性,年龄23~37岁。受伤原因:车祸2例,重物砸伤1例,坠落伤1例。骨折部位:L_33例,L_(1、4)1例。骨折类型:屈曲型3例、旋转型1  相似文献   
102.
韩祖斌 《江苏医药》1989,15(11):615-617
儿童的肘关节损伤,极为多见,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该处骨骺多、出现时间先后不同,若不熟悉这些解剖特点,易错误诊断、治疗,轻致畸形愈合、肢体形态丑陋;重可造成缺血性挛缩或坏死,形成终生残疾。今将有关治疗儿童肘关节损伤的一些经验教训,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以外周关节受累为首发症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特点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26例以外周关节受累为首发症的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结果26例患者中有17例曾在外院及本院门诊被误诊,误诊率为65.4%,误诊疾病有化脓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结论以外周关节受累为首发症的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应加强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对疑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常规行双侧骶髂关节CT检查及血HLA-B27检查。  相似文献   
104.
骨软骨瘤恶变: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贤敏  黄志勇 《江苏医药》1990,16(5):252-254
本文报告7例骨软骨瘤恶变病例,其中孤立性4例,多发性3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骨软骨瘤恶变为软骨肉瘤。本文就如何正确选择手术切除时机,恶变的病理改变以及如何防止手术后复发、恶变等五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5.
田振  李劼  刘昌伟  徐辉  胡宗杉  刘臻  朱泽章  邱勇 《骨科》2023,14(1):34-39
目的 探讨不同Risser征的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ce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前路矫形术后远期胸椎后凸角(TK)变化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7月在我院接受前路矫形术治疗的40例Lenke 1型AIS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年龄为(14.1±1.7)岁,其中男3例,女37例。根据病人Risser征评分将其分为三组:A组(Risser 0)、B组(Risser 1~3)和C组(Risser 4~5)。分别测量每例病人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2年随访及末次随访时的正侧位X线片上的以下参数:胸主弯和代偿腰弯的冠状面Cobb角、TK(T5~T12)、前椎体高度(VBHa)、后椎体高度(VBHp)、椎弓根高度(PH)以及椎弓根间高度(IPH),并计算T5~T12的前椎体高度总和(SVBHa)、后椎体高度总和(SVBHp)、椎弓根高度总和(SPH)、椎弓根间高度总和(SIPH)、SVBHp/SVBHa和(SIPH+SPH)/SVBHa。结果 术后对三组病人进行了长达5~13年(平均6.5年)的随访。相较于术后即刻测量的TK,末次随访时A组的TK平均值显著增加(增加13.7°),但B组和C组两次随访时的平均TK值未见明显增大。40例病人中有11例(27.5%)末次随访时的TK值较术后即刻显著增大,其中6例(85.7%)来自A组,这一比例显著高于B组(21.4%)和C组(10.5%)。末次随访时,40例病人的平均SVBHp、SPH+SIPH、SVBHp/SVBHa以及(SIPH+SPH)/SVBHa均显著高于术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平均SVBHp/SVBHa、(SIPH+SPH)/SVBHa在末次随访时较术后即刻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Lenke 1型AIS前路选择性融合术后远期有27.5%的病人发生了显著的胸椎后凸重建,这可能与低Risser征病人脊柱后份持续生长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目前,脊柱固定融合术仍是矫形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标准术式,业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与临床数据体系。然而,脊柱节段运动功能丧失、脊柱应力传导改变、邻近节段加速退变等一系列的固定融合术“副作用”也接踵而至。近年来,非融合技术逐渐在青少年脊柱畸形矫形中尝试应用,力图在纠正脊柱力线的同时保留脊柱节段的部分运动功能,如AVBT技术等。本期个案报道中刊登了1篇“Dynesys矫形动态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例报道”的文章,也反映了国内学者在该领域中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态度,但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风险仍缺少客观的数据和理论支撑。因此,特邀部分专家围绕该内容展开探讨,以期为非融合技术在AIS畸形矫形中安全、规范、合理的应用提供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比较动态与静态2种固定方式治疗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回顾分析自2012-01—2015-06采用动态与静态固定方式行手术治疗的35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其中动态固定组16例,静态固定组19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下胫腓联合复位满意程度、AOFAS评分和踝关节伸屈活动度。结果动态固定组与静态固定组在手术并发症及下胫腓联合复位满意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动态固定组AOFAS评分优于静态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伸屈活动度方面,术后3个月随访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12个月随访时动态固定组优于静态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固定方法在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中疗效可靠,与静态固定方法相比,可以早期负重活动,改善踝关节伸屈功能,同时可避免二次手术取出。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0):1825-1829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Buttazzoni B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uttazzoni B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7例(青年组28例,中年组36例,老年组63例),随访并动态测量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尺骨变异等影像学指标的变化,以评估骨折再移位的情况。术后12个月行腕关节功能评分(DASH评分和Gartland和Werley评分)。[结果]术后第12个月随访测量的尺偏角、掌倾角、尺骨变异和桡骨茎突高度分别为(21.20±3.50)°、(4.97±7.54)°、(0.33±1.14)mm和(12.71±3.85)mm,相较于术后24 h测量的影像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骨茎突高度:老年组患者短缩值高于中、青年组患者(P=0.044和P=0.049)。DASH评分平均12.2分,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和Werley评分均达到优(74例)或良(53例)。[结论]掌侧锁定钢板可以为Buttazzoni B2型桡骨远端骨折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并获得满意的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09.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骨科手术中的导航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通过协助外科医师定位手术区域, 识别目标骨, 规划内固定策略, 术中引导内固定置入点和方向, 甚至自动执行内固定操作, 该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辐射、减轻手术创伤和提高精确度的能力和潜力已经得到了证明。然而, 与导航技术在关节置换、骨肿瘤和脊柱手术中的广泛使用相比, 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旨在介绍导航设备的技术原理, 概述目前导航系统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 分析当前导航系统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骨盆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 2010年12月收治的骨盆恶性肿瘤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7.5岁(29 ~72岁).原发性肿瘤15例,其中包括骨盆软骨肉瘤13例,成骨肉瘤1例,腺泡状肉瘤1例.Enneking肿瘤分期:ⅠA期1例,ⅠB期11例,ⅡB期2例,Ⅲ期l例.骨盆转移癌8例,其中前列腺癌1例,乳癌1例,肺癌2例,肾癌2例,胃癌1例,甲状腺癌l例.根据Enneking骨盆肿瘤分区:Ⅰ区2例,Ⅱ区7例,Ⅲ区5例,Ⅰ+Ⅱ区3例,Ⅰ+Ⅳ区3例,Ⅰ+Ⅱ+Ⅲ区3例.其中外院治疗复发后就诊3例,本院手术切除后复发l例,从单纯Ⅲ区扩展为Ⅱ+Ⅲ区.单纯切除术7例,半骨盆截肢术1例.肿瘤切除、TSRH内固定、植骨重建术3例.半骨盆假体重建术2例,同侧股骨近端截骨并普通髋关节假体重建术2例.肿瘤切除股骨坐骨融合术2例.肿瘤切除股骨髂骨融合术2例(其中1例为单纯切除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内半骨盆切除术3例.肿瘤刮除骨水泥填充人工髋关节假体重建术1例.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例.[结果]原发性骨肿瘤组织学分级:1级9例,2级4例,4级2例,其中1例复发由原来的2级变为3级.随访时间3~57个月(截止2010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死亡3例,1例为胃癌骨盆转移,l例为肺癌转移,l例为腺泡状肉瘤全身多发转移.复发2例.并发症7例:人工半骨盆假体松动l例;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l例;内半盆切除术后皮瓣坏死1例;切口感染2例,其中1例术中出现髂外静脉损伤;2例切口延迟愈合,其中1例随访时出现固定钢板断裂和2枚螺钉断裂.外科边界:囊内病灶刮除2例,4例为边缘切除,2例广泛切除但肿瘤污染,其余为广泛切除.MSTS功能评分平均为74%.[结论]骨盆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广泛的外科切除边界是患者长期存活、降低局部复发率的主要因素,个体化的切除重建方式是获得相对良好功能的关键,术前正确评估和术中仔细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