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63篇
  免费   3202篇
  国内免费   729篇
耳鼻咽喉   235篇
儿科学   476篇
妇产科学   505篇
基础医学   1044篇
口腔科学   428篇
临床医学   5952篇
内科学   3419篇
皮肤病学   170篇
神经病学   943篇
特种医学   16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5851篇
综合类   3953篇
预防医学   1535篇
眼科学   295篇
药学   1822篇
  27篇
中国医学   483篇
肿瘤学   1032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719篇
  2022年   579篇
  2021年   786篇
  2020年   843篇
  2019年   796篇
  2018年   664篇
  2017年   535篇
  2016年   566篇
  2015年   566篇
  2014年   1000篇
  2013年   1048篇
  2012年   1362篇
  2011年   1685篇
  2010年   1580篇
  2009年   1844篇
  2008年   2082篇
  2007年   2350篇
  2006年   2490篇
  2005年   2302篇
  2004年   2031篇
  2003年   1501篇
  2002年   1242篇
  2001年   1033篇
  2000年   95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61.
肝癌多药耐药产生与低糖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局部微环境低糖与肝细胞癌多药耐药性(MDR)产生的关系及影响机制。方法低糖培养HepG2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法检测低糖培养的细胞在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5-Fu)作用后的凋亡情况,分别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低糖培养后HepG2细胞内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LRP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在低糖环境下生长时间越长的HepG2细胞对5-Fu的抵抗越强,而且随着低糖培养时间的增加,5-Fu诱导的HepG2细胞的凋亡高峰延迟。低糖培养的HepG2细胞内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LRP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随低糖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以LRP的改变最为显著。结论肝癌生长微环境葡萄糖耐量不足也是肝癌产生MDR的原因之一。低糖可通过上调一组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诱导肝癌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62.
脊柱复合性损伤的救治风险与早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估脊柱复合性损伤的特点和救治风险,探讨风险控制与最佳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AIS、ISS、TRISS及APACHEⅡ等评分方法对273例脊柱复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定量评价与救治分类,并依据伤后的损伤分级、参数评定及计量评分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统计处理。结果颈椎合并伤115例,胸椎合并伤141例,胸腰椎合并伤294例,腰骶椎合并伤181例;患者的救治风险和脊椎伤的治疗选择或手术时机与其合并伤的解剖伤势及由此所构成的整体伤情密切相关(P<0.01或<0.05);高风险性伤员往往综合伤势严重,生存概率(Ps)趋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P<0.01或<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常合并有严重的多发伤,高危伤情不仅可增加其救治风险和脊柱伤的处理难度,且还易于丧失手术最佳时机。分类救治对伤员的风险控制和脊柱伤的专科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3.
赵体玉 《护理学杂志》2006,21(8):79-80,F0003
对护士职业压力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护士身心健康影响进行综述,提出护理管理者应把护士的压力管理作为职责之一,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建立护士自己的支持组织。护士自身应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寻求支持,运用放松疗法、自我分析法缓解压力,提高压力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多参数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96例104个乳腺实质肿块进行扫查,观察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及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64.4%的良性肿块可检出血流信号,血流信号多为Ⅰ~Ⅱ级,良性肿块中血流频谱以低阻力搏动型及静脉型多见,91.1%的乳腺恶性肿块可检出血流信号,血流信号多为Ⅱ~Ⅲ级,恶性肿块的血流频谱形态较多样化,即同时有多种血流频谱,且以高阻力搏动型和湍流型为多见。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参数综合分析有助于临床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5.
多层螺旋CT在测量和评价活体骨性泪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虹  李劲  陈浪  张菁  宋金梅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3):3090-3091
泪溢是眼科的常见病,主要由于泪道阻塞引起。临床上的泪道阻塞主要发生在鼻泪道。鼻泪道阻塞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鼻泪道阻塞主要是由于外伤,手术和肿瘤压迫引起。而原发性鼻泪道阻塞(primary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PNDO)发生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骨性泪道的狭窄可能是PNDO的病因之一。。我们利用三维螺旋CT测量骨性泪道,希望了解骨性泪道形态,并且判断PNDO的发生和骨性泪道解剖结构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α干扰素受体1(IFNAR1)及检测诱导表达α干扰素(IFN-α)的方法,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免疫功能与α干扰素治疗的关系。方法Poly IC体外刺激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组患者PBMC,利用病毒保护试验研究干扰素治疗前后患者PBMC表达的干扰素抗病毒生物学活性差异;IFN-α治疗前后,RT-PCR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显著高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答组患者(P<0.001);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治疗1个月后显著高于无应答组患者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P<0.01),后者始终处于低下水平;IFN-α治疗期间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水平从治疗前的高表达而逐渐减少,正常对照和干扰素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的表达始终较低。结论慢性HCV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表达IFN-α,但应答组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IFN-α表达能力逐渐恢复;干扰素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表达受到严重抑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IFN-α活性检测及IFNAR1检测结果也许可以作为干扰素治疗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67.
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原发损伤后一系列进行性继发损害导致了神经元不可逆的结构改变。甲基强的松龙(MP)具有多方面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不仅可以减轻脊髓水肿,而且能阻止或减轻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我们应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型,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损伤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时间窗用药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68.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的定位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支气管动脉(BA)灌注化疗前的定位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前的的肺癌病例,中央型13例,周围型2例。15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后传至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观察支气管动脉。结果13例中央型肺癌均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重建图像清晰显示肿瘤性支气管动脉的起点、分支情况及走行特点;其中2例右侧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2例周围型肺癌中有1例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1例找不到明确发自支气管动脉的供血血管。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显示肺癌特别是中央型肺癌的肿瘤性支气管动脉并能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提供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69.
患者,女,21岁,因右髋部疼痛5个月、加重2周入院。查体:T:36.6℃,右髋部压痛,双下肢肌力Ⅳ-,无感觉及运动异常,腹股沟区及臀部未触及肿块。辅助检查抗Sm抗体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皆正常。X线平片示右髋臼及右股骨上段多发透亮区,右髋关节间隙窄。右髋关节MRI及增强扫描示:右侧髋关节异常信号,累及髂骨及股骨上段,结合MRI平扫以及病史特点,考虑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行手术治疗,术中打开关节囊,见有血性关节液流出,吸除后于关节囊内滑膜组织见较多淡黄色结节样病灶,予以完全切除。术中切除物病检报告示:镜…  相似文献   
70.
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增加其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流失.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15名临床护士的人口学特征、工作压力程度以及压力与压力源、压力应对、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压力得分的负向作用因素有护理人员的佣工性质、相信事情会变好、贫吃食物、设立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正向作用因素有压力源指标中工资及福利待遇低、工作无成就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工作量太大;压力应对指标中担心、哭泣、干体力活、紧张有些神经质、独处、将问题化解、接受现实、回避、认为事情无望而听之任之。结论建议通过管理措施减少或消除压力正向作用因素.提供护士压力释放的组织和设施;通过培训提高护士压力应对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