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82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8 毫秒
21.
浆细胞性唇炎足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生于下唇部位的界限清楚的斑块、糜烂、结痂样损害,有时与复发性单纯疱疹相混淆,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22.
现代医学是集现代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人文关怀等于一体的复合学科,其突破性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转化医学产生并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转化医学研究作为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23.
【摘要】 目的 研究A型肉毒毒素治疗眉间纹引起的皮肤及其下肌层的厚度改变。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26例中重度眉间纹受试者,于注射前及注射后4周、16周,采用50 MHz高频超声检测注射部位皮肤的真皮层厚度,20 MHz高频超声检测皮肤全层和肌层厚度。采用单组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Bonferroni法比较受试者注射治疗前后3个时间点超声检测的组织厚度。结果 注射前,真皮层、皮肤全层和肌层厚度分别为(2.01 ± 0.48)、(4.32 ± 0.73)、(4.51 ± 0.67) mm。注射前、注射后4及16周真皮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94,P = 0.199),而皮肤全层厚度、肌层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6.28、24.19,P = 0.020、 < 0.001)。与注射前相比,注射后4周皮肤全层厚度显著增加(4.88 ± 0.93 mm,t = 3.72,P = 0.004),而肌层厚度显著降低(3.82 ± 0.79 mm,t = 4.65,P = 0.001)。与注射前和注射后4周相比,注射后16周时皮肤全层厚度(4.61 ± 0.73 mm)和肌层厚度(4.38 ± 0.90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167)。结论 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改变皮下组织和肌层厚度,高频超声可用于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眉间纹的疗效评价及随访。  相似文献   
24.
【摘要】 为规范非肿瘤性皮肤病的皮肤镜检查标准,国际皮肤镜协会组织专家制定了《皮肤科学(非肿瘤性皮肤病)中皮肤镜术语和基本参数的标准化:国际皮肤镜协会专家共识》,该共识确定了5个标准化基本参数及31个子项,包括血管(形态和分布)、鳞屑(颜色和分布)、毛囊改变、其他结构(颜色和形态)、特异线索,并总结了它们的曾用名、组织病理学对应关系和主要涉及的疾病。本文通过介绍该共识,为未来相关中文皮肤镜术语及参数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规范皮肤镜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患者女,51岁. 主诉:外阴红肿、疼痛伴瘙痒3年,牙龈红斑、糜烂及疼痛2年. 现病史:3年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外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和疼痛,曾来我院妇科就诊,检查发现右小阴唇内侧红斑、糜烂,阴道壁红斑、宫颈糜烂,为明确诊断分别从宫颈、右侧阴道壁和阴道前壁取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均符合扁平苔藓.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比较基于皮肤镜图像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二分类模型在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 MF)与炎症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早期MF患者和临床表现与之相似的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并按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患者的皮肤镜图像对6种经典网络结构利用迁移学习进行训练,以构建CNN二分类模型。同时,在测试集中随机挑选每例患者1幅图像,并结合皮损的临床图像,由13名皮肤科医师对疾病归类进行判读。比较CNN二分类模型与皮肤科医师对测试集病例早期MF与炎症性疾病鉴别诊断的性能,结果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灵敏度、特异度、Kappa值等表示,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纳入48例早期MF患者(皮肤镜图像402幅)和96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皮肤镜图像557幅),其中训练集117例(皮肤镜图像772幅),测试集27例(皮肤镜图像187幅)。测试集中,皮肤科医师鉴别诊断早期MF与炎症性皮肤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19%(95% CI: 59.68%~80.70%)和94.74%(95% CI: 91.77%~97.71%),Kappa值为0.677(95% CI: 0.566~0.789)。按图像分类时,CNN二分类模型对早期MF与炎症性皮肤病鉴别诊断的AUC为0.87(95% CI: 0.84~0.8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2%(95% CI: 70.19%~79.85%)和82.02%(95% CI: 79.30%~84.87%),Kappa值为0.563(95% CI: 0.507~0.620);按病例分类时,CNN二分类模型对早期MF与炎症性皮肤病鉴别诊断的AUC为0.97(95% CI: 0.95~0.9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0%(95% CI: 78.55%~96.45%)和93.85%(95% CI: 88.93%~98.77%),Kappa值为0.920(95% CI: 0.884~0.954)。ROC曲线显示,按病例分类时网络结构为EfficientNet-B0的CNN二分类模型诊断早期MF的AUC为0.9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100%,且13名皮肤科医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值对应点位于曲线右下方。  结论  基于皮肤镜图像智能分析的CNN二分类模型可实现对早期MF与炎症性皮肤病的精确分类,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力优于皮肤科医师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描述黄褐斑的皮肤镜表现。方法使用皮肤镜观察临床表现典型的20例黄褐斑患者的黄褐斑区域及其周围正常皮肤的特征。结果病变区域在镜下表现为淡黄褐色均匀一致的斑片,其中19例为深褐色斑片/点、14例有毛细血管改变、6例的毳毛增粗变黑。正常皮肤的镜下表现为:未见淡黄褐色均匀一致斑片、10例为深褐色斑片/点、12例有毛细血管改变、2例的毳毛增粗变黑。病变部位与正常皮肤在背景颜色和深褐色斑点/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在毛细血管分布和毳毛特征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淡黄褐色均匀一致的斑片及深褐色斑片/点是黄褐斑的两大皮肤镜特征。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6例结节性类天疱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住院部6例结节性类天疱疮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结节性类天疱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58±16)岁。4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5例进行了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均升高,平均(530±672) KU/L。直接免疫荧光均提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沉积,间接免疫荧光示抗基底膜带IgG抗体阳性,滴度1:40~1:320。5例患者抗BP180阳性[(24~85)U/ml,平均 (43±26) U/ml],未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6例患者中1例失访,5例可随访的患者中3例出现复发,2例仍口服激素维持治疗。结论 结节性类天疱疮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升高,抗BP180抗体滴度低,容易复发但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较少。  相似文献   
29.
胡瑾  马东来 《中国美容医学》2013,(21):2126-2128
目的:探讨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有效性。方法:18例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4例皮损双侧分布,其余14例患者的皮损单侧分布。结果:18例患者均用脉冲染料激光(585nm)治疗,治疗1~3次后,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585nm脉冲染料激光是一种治疗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为部分患者治疗后局部会遗留暂时性的紫癜、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  相似文献   
30.
紫外线——晒伤皮肤的元凶紫外线是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线,根据波长大小,又可将其分为: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在任何地区全年都存在,它不仅可以穿透玻璃,而且80%可穿透真皮。中波紫外线可被普通玻璃所阻挡,主要由表皮吸收。短波紫外线可被皮肤角质层吸收。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是造成皮肤损伤的主要紫外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