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5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671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1436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盛海忠 《陕西中医》2014,(4):115-116
<正>《时病论》是清代名医雷丰所著,其对解表法论述详悉,堪为师法。雷丰在书中《凡例》曰:"每见古人之案,载危病多,载轻病少。不知轻者危之渐,故圣人有不忽于细、必谨于微之训,所以危病轻病并载,使医者病者,预知防微杜渐耳"。[1]其书中所拟诸法,关于"表证"、"解表"者约占1/5。表证,是"六淫之邪从皮毛及口鼻侵犯人体肌表、经络而发生的病证"[2],是临床上外感热病中常见的。  相似文献   
52.
五志化火是指由于精神情志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造成气机郁结,郁久则从阳化热,致火热内生.炎症因子是指参与炎症反应的各种细胞因子.实质上炎症就是机体与炎症因子进行全面斗争的客观反映.在长期临床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参考、总结国内外关于五志化火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文献,发现五志化火与炎症因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性,旨在初步探讨这种相关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祁宝玉教授擅长治疗诸多疑难眼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记述了祁老在中医古籍继承与发扬方面的学术经验,即“由博转约”和“提炼引申”.  相似文献   
54.
医院危机的正确应对是当今每个医院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如同处理危机本身一样重要。危机管理的实质是信息传播的管理,危机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控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结合血浆D-二聚体(D-dimer)测定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似肺栓塞患者85例,采用当日或者隔日法进行8个体位的肺V/Q平面显像,有经验的两名核医学医生按PIOPEDⅡ标准分析与评估诊断结果,分为PE、非PE和不确定诊断3种.同时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两者相结合诊断和排除PE,并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做对比.结果 依据临床最终诊断,85例患者中确诊PE39例(45.9%),排除PE 46例(54.1%).V/Q显像诊断PE灵敏度89.7%,特异性88.4%,准确性85.9%.血浆D-二聚体诊断PE灵敏度75.7%,特异性62.5%,准确性68.2%.V/Q显像在准确性上高于血浆D-二聚体(x2=7.72,P<0.01).V/Q显像结合血浆D-二聚体诊断PE的灵敏度82.1%,特异性66.7%,准确性72.9%.结论 肺V/Q显像和血浆D-二聚体测定安全无创、简便,肺V/Q显像较D-二聚体(D-dimer)灵敏度、准确率高,肺V/Q显像对PE诊断有重要的作用,血浆D-二聚体对PE的筛选具有价值,两种方法结合可以提高肺V/Q显像对PE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方法 采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病例(症状表现),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的数据库.最后采用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证候可分为毒瘀神络、气阴两虚,毒瘀神络、气阳两虚和毒瘀神络、阴阳两虚三类.结论 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目前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出现的证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分型与大隐静脉超声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脉络湿邪阻滞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毒瘀热证组,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比较3组大隐静脉近心段管径、返流峰值速度、返流时间。结果 3组大隐静脉近心段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中每2组管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近心段管径从粗到细的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3组返流峰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中每2组返流峰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近心段的返流峰值速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3组返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中每2组返流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近心段的返流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结论大隐静脉超声观察指标与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纳入国内17个中心480例病例,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鼻窦炎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安慰剂,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为5d低于对照组7d(P<0.01),鼻内镜检查客观量化评分(P<0.01)与中医证候积分(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试验组(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主要症状复发率与VAS评分数值都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鼻-鼻窦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儿科临床用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9.
通过文献研究对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命名规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回顾与分析,提出植物的不同基原、各地处方规范和国家标准不统一等是中药命名不规范的主要原因。尽管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推动了中药命名规范化的进程,但缺乏通用的中成药编码系统与标准,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统一标准来实现中药命名规范化,为中药的合理使用和国际化,以及全球草药的统一监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参治疗深静脉血栓(DVT)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化学专业数据库筛选丹参的有效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通过TTD、DrugBank、OMIM、GAD、PharmGKB等数据库筛选出DVT的靶点,利用Venn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Bioconductor数据库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丹参化合物36个,有效作用靶点70个。通过Venn图获得36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PPI网络发现ESR1、APP、FOS、MMP9、NR3C1、CASP3、MYC等可能是丹参治疗DVT的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与Bioconductor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发现其结果不完全一致。KEGG通路分析发现其主要通路包括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及核因子kB(NF-kB)等经典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丹参治疗DVT的关键靶点和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发现其作用是多靶点、多通路,为今后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