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9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03篇
内科学   15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33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0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例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放/化疗在肿瘤治疗中成功应用,作为治疗远期并发症之一的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reat-related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t-MDS)的患者逐渐增多.迄今文献报道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t-MDS(MM-t-MDS)有80余例[1-5].最近我们诊治了1例MM-t-MDS,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的最初定义,是由于这一因子能使大鼠肾脏的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化.随后的研究发现,TGF-β对许多正常和恶性细胞有多种调节功能,既能抑制又能刺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体效应取决于靶细胞的表型和与其它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近几年来,对TGF-β造血调控机制的大量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TGF-β似乎主要是发挥着抑制效应.本文就TGF-β的一般特性,以及它对正常和白血病造血祖细胞的负调控效应研究近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3.
多药耐药性(简称 MDR)是许多药物抗性中的一种。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多,其机制较为复杂,可分为 P-170糖蛋白介异的 MDR(Pgp-MDR)、拓扑异构酶Ⅱ介导的 MDR(at-MDR)和非 P-170糖蛋白介导的 MDR。本文围绕 at-MDR 讲述了真核生物拓扑异构酶Ⅱ的生物学,以拓扑异构酶Ⅱ为靶子的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at-MDR 的特征,at-MDR 生化和分子基础,at-MDR 的治疗以及将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4.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LA匹配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由于供者来源的限制 ,约 2 /3的患者找不到匹配的同胞供者而不能进行HSCT ;而采用其他来源如HLA匹配相关供者及无关供者进行HSCT的成功率较低 ,而且配型时间长 ,无关供者HSCT易并发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导致早期死亡、移植后生活质量下降和并发严重感染等。脐血干细胞由于来源广泛 ,寻找相合脐血花费时间短 ,故近年来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UCBSCT)逐渐成为外周血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一种有效替代手段〔1〕。研究认为UCBSCT用于儿童和…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基因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5例AML患者(观察组),27例非白血病患者和健康人(对照组)sorc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sorcin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复发/难治者高于初诊者和完全缓解(CR)者;AML各亚型sorcin基因过度表达存在差异,以M,阳性表达率最高;观察组临床耐药者sorcin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非临床耐药者(P〈0.001),且CR率显著低于非临床耐药者(P〈0.001)。结论sorcin基因过度表达与AML患者临床耐药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sorcin可作为检测AML临床耐药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汉化恶性血液病患者信息需求量表(Hematology Information Needs Questionnaire,HINQ),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运用Beaton自评量表跨文化调试指南对原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及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HINQ。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12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36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45份。中文版HINQ包含7个维度,共62个条目,分别为疾病(10个条目)、治疗(19个条目)、病因(3个条目)、睡眠及身体变化(6个条目)、自我护理(7个条目)、医学检查和预后(11个条目)、社会心理(6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7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963%。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0~1.000,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9;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86,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3~0.976;量表总的重测信度为0.896,折半信度系数为0.917。结论 中文版HINQ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信...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CML慢性期病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减少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偏倚, 比较两种TKI的治疗反应及结局。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 833例接受伊马替尼(4 380例)和氟马替尼(453例)作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54(IQR:31~85)个月, 7年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2%、88.4%、78.3%和63.0%。7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8%、93.0%和96.9%。氟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18(IQR:13~25)个月, 2年CCyR、MMR、MR4和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4%、86.5%、...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加速期/急变期(MPN-AP/B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67例Ph染色体阴性MPN-AP/BP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结果①全部67例MPN-AP/BP患者中男31例(46.3%),女36例(53.7%),中位年龄为60(33~75)岁;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进展的患者48例(PMF-AP/BP组),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骨髓增殖性肿瘤不能分类(MPN-U)进展的患者19例(其他MPN-AP/BP组)。PMF-AP/BP组与其他MPN-AP/BP组比较,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高(925.9 U/L对576.2 U/L,P=0.011),脾肿大患者占比较高(81.4%对57.9%,P=0.05),骨髓网状纤维≥2级者占比较高(93.6%对63.2%,P=0.004),进展为AP/BP时间较短(28.7个月对81.0个月,P=0.001)。②67例Ph染色体阴性MPN-AP/BP患者中,41例(61.2%)检出JAK2V617F突变,13例(19.4%)检出CALR外显子9突变(1型CALR突变11例,2型CALR突变2例),3例(4.5%)检出MPLW515突变,JAK2、MPL和CALR基因突变均未检出10例(14.9%);非驱动基因突变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ASXL1(42.2%,27例)、SRSF2(25.0%,16例)、SETBP1(22.6%,15例)、TET2(20.3%,13例)、RUNX1(20.3%,13例)和TP53基因(17.2%,11例)。PMF-AP/BP组ASXL1基因突变检出率(51.1%对21.1%,P=0.03)及SRSF2基因突变频率(VAF)高于其他MPN-AP/BP组(48.8%对39.6%,P=0.008)。③多因素分析示复杂染色体核型是影响MPN-AP/BP患者总生存(OS)期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2.53,95%CI 1.06~6.05,P=0.036)。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白血病样化疗的患者与接受支持治疗的患者比较,OS期较长[(21.3(95%CI 10.2~32.3)个月对3.0(95%CI 2.3~3.7)个月,P=0.05;13.0(95%CI 8.3~17.7)个月对3.0(95%CI 2.3~3.7)个月,P=0.011]。结论与其他Ph染色体阴性MPN-AP/BP患者比较,PMF-AP/BP患者具有较高的脾肿大和骨髓网状纤维≥2级发生率、较高的LDH水平,进展为AP/BP时间也较短。复杂染色体核型是影响MPN-AP/BP患者OS期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白血病样化疗可延长MPN-AP/BP患者OS期。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索灰区淋巴瘤(GZL)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日至2021年2月10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5例灰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男1例,女4例,中位年龄28(16~51)岁。4例患者纵隔(胸腺)受累,其中2例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3例伴结外受累。Ann Arbor分期局限期1例,进展期4例。3例患者的病理形态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类似,可见霍奇金样细胞散在分布,免疫表型为CD20强表达,CD30表达而CD15不表达;另2例患者形态兼具cHL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特征,部分区域形似霍奇金细胞,部分区域则形似免疫母细胞,免疫表型CD20表达强弱不等,CD30和CD15强表达。2例患者采用cHL样方案诱导治疗,仅获得部分缓解;予DLBCL样增强免疫化疗方案挽救治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CR)。3例患者给予增强的DLBCL样免疫化疗方案诱导治疗,2例患者有效,其中1例获得CR。4例未获得CR的患者接受二线或三线挽救治疗后均获得CR,其中3例给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巩固治疗。1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在诊断后35.9个月时因疾病进展死亡,其余3例患者均维持持续缓解状态。结论GZL罕见,多发生于年轻患者,纵隔受累常见,诊断依赖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初诊GZL可能对DLBCL样强化免疫方案更敏感,复发难治患者可考虑非交叉耐药的联合化疗或联合新药。  相似文献   
60.
毛霉菌病是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侵袭性真菌感染, 好发于糖尿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移植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1,2,3]。近几年来随着血液科三唑类真菌预防治疗的普及, 毛霉菌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 由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 容易误诊或漏诊。我们报道1例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诱导化疗期间发生肺毛霉菌病, 应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Amphotericin B Cholesteryl Sulfate Complex for Injection, ABCD)联合泊沙康唑(Pcz)针剂, 并序贯外科手术治疗, 感染控制得以继续化疗的病例。文献复习急性白血病合并毛霉菌病的相关报道, 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