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61.
目的探索新型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d MECM)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细胞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新鲜的猪半月板组织,切碎,采用湿法粉碎、差速离心的方法制备dM ECM生物材料。通过天狼猩红、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分别比较天然半月板与dM ECM中胶原以及糖胺聚糖含量的区别;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脱细胞后dM ECM中DNA残留情况。将P3代的兔内侧半月板细胞种植在铺有dM ECM的盖玻片上,体外培养7 d后行扫描电镜检测其细胞相容性。结果本实验制备的dM ECM天狼猩红、甲苯胺蓝染色均呈阳性,并且与天然半月板染色类似;dM ECM行Hoechst33258染色呈阴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种植于d MECM表面上的半月板细胞黏附紧密,可见大量细胞ECM的分泌。结论本实验制备的dM ECM可以很好地保留天然半月板ECM成分,有效地去除DNA物质,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未来半月板组织工程领域非常有前景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62.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se,HA/TCP)材料结合牵拉成骨技术是否能减少治疗骨缺损所需的时间并促进骨的矿化过程。方法 将36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24周,体重2.2~2.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于左胫腓关节下方做1 cm的胫骨缺损。A组:将骨缺损两端靠拢,外固定架加压固定。B组:将1 cm长的HA/TCP材料填入1 cm的骨缺损中,外固定架加压固定。C组:将骨缺损两端拉近至间距0.5 cm,将0.5 cm长的HA/TCP材料填入剩余的0.5 cm骨缺损中,外固定架加压固定。除B组外,A、C组均于术后7 d开始延长胫骨,A组延长10 d,C组延长5 d。在术后即刻、12、17、27、37 d用“C”型臂X线机观察各组新生骨的矿化过程。所有动物于术后37 d处死,取新生骨样本测量骨矿物质含量(BMC)和组织矿物质含量(TMC),行胫骨扭转实验及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C组BMC为(454.44±89.98) mg和TMC为(454.40±89.97) mg显著高于A、B两组。C组新生骨的最大扭矩、新生骨的成熟度均明显高于A、B两组,骨的矿化和重塑也较快。C组在观察期总共37 d内骨愈合良好,但A、B两组在37 d内并未达到骨愈合。结论 在兔胫骨缺损延长模型中,与单一疗法相比,联合应用羟基磷灰石材料和牵拉成骨技术可减少治疗时间并促进骨的矿化。  相似文献   
263.
正脊柱畸形指脊柱冠状位、矢状位的弯曲超过正常生理曲度,出现病理性的脊柱形态。疼痛和神经损伤往往是老年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而年轻患者更关注畸形引起的外形问题。脊柱畸形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神经松解,缓解疼痛,恢复脊柱曲度平衡,避免继续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矫形器械的改良及神经监测仪器的应用支持,脊柱截骨矫形技术发展迅猛。通常单独应用矫形器械不能矫正畸形或单纯的关节突关节、韧带松解不能获得足够  相似文献   
264.
正确认识周围神经断裂伤的修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方法,目前仍以自体神经移植术较为常用。由于来源受限,供区受损,供求神经难以匹配,轴突再生需要跨越两个吻合口,从而影响疗效,因而需要开发其它途径。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尝试,诸多学者推出了许多新的修复方法。本文只选其7种,即受损神经自身延长端端缝合、神经端侧缝合、神经侧侧缝合、神经断端肌肉内埋入、骨骼肌桥架移植、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和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等。笔者针对每种方法的设计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目的是以求提高对各种方法的认识,使其在临床中得到正确选用。只有严格掌握适应证,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65.
266.
黄一健  孔祥朋  谢鸿斌  易佳锋  柴伟 《骨科》2023,14(5):484-488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指髋臼和股骨头等骨性结构发育畸形,导致髋关节形态和功能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DDH的发生、发展受到遗传因素、宫内环境和外在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疾病表现复杂。本文通过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并结合既往临床观察,对近年来发育不良髋关节骨性结构外的相关畸形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骨盆畸形、脊柱畸形、膝关节畸形、下肢不等长、足踝畸形及软组织(血管、肌肉、神经、韧带)异常。最后我们提出“髋关节发育不良综合征”这一概念,以期通过加强对DDH病人髋关节外畸形的认识、加深对DDH病人整体畸形的理解,用更全面、更宏观的视角看待这一疾病,并做到早诊早治,避免病人出现全身性的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267.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目前呈世界大流行趋势,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外源性输入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二次爆发[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