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通过对真实世界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中西药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数据分析,探索中西药联合用药的优化方案。方法:从建立的大型电子病历仓库中,提取914例患者信息、843种药物,采用Tabu搜索算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控血脂:联用阿托伐他汀钙+硫酸氢氯吡格雷;调控血糖:二甲双胍+脑蛋白水解物+血管保护药,血糖控制不佳联用胰岛素+前列地尔。合并其他症状:卒中后便秘,卒中急性期联用甘油,必要时可联用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甘油,恢复期联用甘油+四磨汤;卒中后呃逆: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甲氧氯普胺;卒中后合并肺部感染,联用喜炎平+灯盏生脉胶囊+连花清瘟,痰多联用鲜竹沥/痰热清+祛痰止咳或清热解毒剂;卒中相关头痛:联合使用地西泮+醒脑静注射液+盐酸氟桂利嗪。结论:本研究中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的中西药用药方案,符合相关临床指南,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比较4种典型寒、热药性中药对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体温的干预影响以及温度敏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TRPs)蛋白的调节作用。方法:背部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建立大鼠发热模型,10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组、黄连组、吴茱萸组和高良姜组,分别于造模后第4,8,12 h取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温度敏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蛋白TRPV1和TRPM8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注射酵母后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上升,8 h达到高峰期(P<0.01);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TRPV1水平显著升高,TRPM8水平则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和黄连可显著降低酵母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下调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TRPV1水平,上调TRPM8水平(P<0.05或P<0.01);吴茱萸和高良姜对发热大鼠的体温和TRPs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寒性中药大黄和黄连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其作用可能与其对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TRPV1和TRPM8的有效调节有关;热性中药吴茱萸和高良姜无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53.
54.
王旭  章轶立  孙凯  申浩  齐保玉  朱立国  谢雁鸣  魏戌 《中国骨伤》2021,34(12):1108-1113
目的:探究跌倒潜在的相关性因素,为北京市社区中老年人群提供预防跌倒的参考方案。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筛查来自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10个社区中老年人共计1 642例,问卷内容包括受试者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基础疾病及饮食习惯,通过t检验及χ2检验初步分析各因素与跌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进一步分析被调查人群跌倒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1 540例,其中男415例,女1 125例,年龄(63.02±7.15)岁。近1年的跌倒发生率为12.14%(187/1 540)。经χ2检验初步得出,两组受试者的骨密度、年龄、骨折病史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048,95% CI=1.015-1.082),臀围(OR=1.034,95% CI=1.001-1.067),大量饮酒(OR=29.422,95% CI=5.226-189.378)可能是跌倒的危险因素;而食用蛋类(OR=0.423,95% CI=0.184-0.972),牛羊肉(OR=0.064,95% CI=0.006-0.634)及较好的肌肉力量(OR=0.936,95% CI=0.906-0.992)可能是跌倒的保护因素。此外,罹患糖尿病(OR=1.461,95% CI=1.006-2.213)也可能增加中老年人的跌倒风险。结论:对于北京社区中老年人,避免大量饮酒、多食用蛋类以及积极地力量锻炼能有效地预防跌倒,而有骨折家族史、罹患糖尿病人群则应更注重跌倒的预防。  相似文献   
55.
56.
中药巴布膏剂黏性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布膏剂的质量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巴布膏剂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外观、赋形性、固含量、有效组分或成份的定性定量等;另一方面是巴布膏剂的黏接性能。由于黏接性能更直观、更集中地反映巴布膏剂的质量,同时也是保证巴布膏剂质量的关键和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文围绕中药巴布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为进一步评价舒筋健腰丸上市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早发现该药的潜在风险因素,获得舒筋健腰丸真实世界用药情况及其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临床特征,并探索其ADR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开展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全院连续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配合用药结束后2~4周末的电话随访,对用药患者进行全疗程监测。监测过程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控制,采用专有的电子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采用SAS 9.4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2018年5月到2020年7月完成了全国25家医院(30个临床科室)的3 033例舒筋健腰丸用药患者的安全性监测,通过数据及监测质量专家评估会论证和ADR专家判读会对ADR的判读,确认ADR 36例,49例次。结论 按照WHO ADR的症状分类主要为偶见ADR(0.1%≤ADR<1%,有腹胀、口腔溃疡、口干、便秘)和罕见ADR[0.01%≤ADR<0.1%,食欲减退、皮疹、乏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肌酐升高、头晕、胃痛、胃脘胀闷、肝区不适、瘙痒、烦躁、反酸、口麻、腹痛、喉痛、耳痛、耳鸣]。同时,通过少数类过取样算法(SOMTE)抽样联合Logistic回归方法,得出服药天数在1~14 d的患者、年龄在46~65岁、66~80岁、81岁及以上患者、患者合并使用阿托伐他汀、腺苷钴胺、骨化三醇软胶囊、骨疏康胶囊、氨基葡萄糖、硝苯地平、甲钴胺、二甲双胍、藤黄健骨胶囊、补骨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可能是ADR的影响因素。通过本注册登记式研究为舒筋健腰丸临床安全规范用药提供了真实世界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应用复杂网络方法挖掘腰痛方剂配伍规律的可行性。方法:筛选古籍中治疗肾虚、外感和瘀血腰痛的方剂,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建立3种腰痛的药物配伍网络,比较分析3个网络的节点距离、群聚系数和中心性,采用MATLAB编程查找支持度10%的最大派系进行凝聚子群分析。结果:肾虚、外感腰痛的网络群聚系数较大,核心药物较多。3个网络共找到13个凝聚子群,形成7个基本方骨架。杜仲、当归、牛膝和肉桂是所有子群的共享药物。结论:复杂网络方法可用于方剂配伍的数据挖掘,为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0.
为了使指南使用者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编制过程,笔者针对编制过程中的要点问题予以解读。主要包括4项内容,分别是临床问题/结局指标的收集与遴选、证据获取、证据质量评价、推荐意见形成。其中,临床问题的收集与遴选分为3轮,第一轮是广泛收集本指南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第二轮是对第一轮收集的临床问题进行重要性评分,第三轮是通过共识会议法,最终确定19个临床问题及结局指标。证据获取方面,首先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然后进行文献的合并与查重,文献的初筛,文献的分类、再筛选,最终纳入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研究114篇。证据质量评价及推荐意见形成均按照GRADE原则完成。推荐意见形成过程中,需要注意虽然中医药文献的证据质量普遍偏低,但并不等于中药本身的疗效不佳。需要专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全面评估,形成推荐意见。本编制要点解读可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更加公开透明,并为今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