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以病毒、细菌相关分子模式或具有不同证候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为激惹物,通过解表、清热类方剂的含药血清干预,观察哺乳动物巨噬细胞的Toll样受体(TLR)家族及其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接头蛋白的表达、信号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等的影响,探讨了方剂功能的分类学基础.结果发现,所试解表剂和清热剂作用于不同的TLR亚型;提示能识别病原体分子模式、启动先天性免疫、调节获得性免疫的TLR系统,可能是解表剂和清热剂功能分类的生物学基础之一;桂枝汤证患者血清导致的TLR表达异常,只有用桂枝汤可完全逆转其异常,也为"方证相应"提供初步的实验佐证.  相似文献   
232.
目的:综合评价金天格胶囊(JC)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价值,明确JC的内在优势及其临床治疗特点,为国家卫生医药决策的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同时为临床和基础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线索。方法:本研究综合定量与定性2种方法,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主,结合调查问卷、官网数据信息、人用经验、药物经济学评价等研究方法,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及中医药特色“6+1”维度对JC治疗OP的临床证据和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并形成“临床证据和价值评估指数”。临床价值综合评价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框架,通过专家会议法对各维度和价值指标进行赋权,采用中成药临床证据和价值评估软件(CSC v2.0)计算价值总分,综合评价JC的临床优势。结果:基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及其系统评价、自发呈报系统(SRS)数据分析、个案报道、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等,SRS监测到本品上市后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ADR)上报,主要涉及肝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类不良反应,因此本品安全性的证据充分性尚需进一步完善,安全性评价为B级。有效性Meta分析显示JC在在提升临床总有效率、改善骨密度、降低视觉模拟评分(VAS)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对...  相似文献   
233.
目的 为总结表观遗传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CNKI为检索数据库,检索时间是建库时间至2019年1月9日,检索式是SU=("表观遗传"+"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中医"+"中药"+"针"+"灸"+"证");采用Notexpress进行文献筛选;利用EXCEL2016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各年份、各地区及各研究单位发表文献数量、文献类型、发表期刊、表观遗传机制内容。研究方向、所涉及疾病、研究方法。结果 近3年,中医药表观遗传研究的发文量达到高峰;发文量较多的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单位;大部分以期刊论文或学位论文的形式发表;发文量最多的是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研究内容以miRNA、DNA甲基化为主;研究方向主要是中药药效机制、证候本质研究;研究的热点疾病是肿瘤、冠心病;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均有涉及。结论 表观遗传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尚属于探索阶段,无法达到精准的程度,建议加强机构间合作,使中医药表观遗传研究更加具体和深入。  相似文献   
234.
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眩晕性疾病,以眩晕、耳鸣、听力下降、耳闷感为主要的临床特征,现代医学的药物、手术、前庭功能康复等治疗手段在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等方面效果有限。梅尼埃病是中医药优势病种之一,中医治疗具有显著缓解症状、不良反应少、治疗开展便捷、注重情志调节等优势,治疗思路主要包括分期论治和分“邪”论治,在发作期和间歇期有不同的认识角度和治疗手段,对邪气的认识主要从虚、实两方面进行;治疗方法上内治法以汤药为主,多从痰湿水饮、风火、虚损及血瘀等角度治疗,外治法多采用针刺、灸法等。该文对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梅尼埃病的文献进行梳理,结果显示近5年有关文献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其次是经验探讨(或病例报道)类,基础研究较少,在具体的研究方案中,西医诊断多参考《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和《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中医诊断多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价多采用临床疗效、量表、证候积分、纯音测听等,实验指标运用较少。现有的梅尼埃病临床研究存在证据质量较低、研究的干预方法较为单一等不足。未来中医药治疗梅尼埃病的研究可以从规范研究方案、提升证据质量、探索更多干预手段、加强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改善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35.
消化心身疾病是一组以脑肠互动异常为特点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与生理、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相关。该类疾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患者反复就医,加重了医疗经济负担。结合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消化心身疾病的共性病机涉及“神明之枢失衡(脑)”“胃肠腑气失调(肠)”两方面,即脑肠共病,故提出“脑肠同调”治法。笔者认为临床中用于治疗消化心身疾病的辛开苦降调枢(脑)法、温肾健脾调枢(脑)法、健脾理气(疏肝)法、通腑调神法、心胃同治法均是脑肠同调。本文从临床和基础两方面论证了上述疗法为同时作用于脑、肠,希望能为脑肠同调的提出与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6.
目的:通过对国家、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整理、分析,探索中医药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证候、组方及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中医药诊治COVID-19的选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尽可能全面的检索2020年2月20日之前中文数据库,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及网页中的相关COVID-19中医药诊疗方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诊疗方案中的分期、证候、方剂、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Liquorice、Gephi软件分析分期用药分布,进一步探析COVID-19的组方和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个国家COVID-19诊疗方案及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COVID-19中医药诊疗方案(共计27个)。临床最常见的是以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为分期标准,频次最高的证型为内闭外脱证,使用次数最多的方剂为麻杏石甘汤,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甘草,在疾病初期苍术与麻黄合用的频次最高,在疾病中期石膏与麻黄合用频次最高,在疾病后期半夏与砂仁合用的频次最高。结论:总体来说,各诊疗方案在辨证、选方、用药等方面存在很多共性,证候、方药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但由于气候、地域、体质、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疾病的病性、临床症状也就各有不同,因此在对COVID-19的诊疗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37.
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DRF)相关研究中存在结局指标与测量工具不统一、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导致研究存在偏倚风险,临床上无法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外研究者达成共识,构建桡骨远端骨折核心结局指标集(core outcome sets of DRF,COS-DRF)。考虑到国外现有COS-DRF不能体现中医诊疗的特点,我国目前缺乏关于DRF临床研究相关结局指标及测量工具的标准,并未建立中医临床研究的COS-DRF。因此,在目前国内已有COS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共识等提出DRF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和测量工具清单,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临床研究中,将开展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并通过临床实践优化更新。COS-DRF或桡骨远端骨折核心指标测量工具集(CMS-DRF)将会经过2~3轮专家共识或德尔菲法的构建,总结出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为临床提供优质证据的方法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