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7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16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353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00篇
中国医学   102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群右侧脑岛各亚区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性(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差异,以及电针干预前后,哮喘患者右侧脑岛FC值的变化.材料与方法 招募符合标准的健康对照组受试者与哮喘组患者各18名,采集两组受试者基线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哮喘组患者电针大椎、风门、肺俞30 min后,进行第二次功能磁共振扫描.FC分析以右侧脑岛3个亚区作为种子点:腹侧前脑岛(ventral anterior insula,vAI);背侧前脑岛(dorsal anterior insula,dAI);后脑岛(posterior insula,PI).结果 ①哮喘组与健康组基线期比较,vAI与左侧苍白球FC减低(t=-3.85,P<0.05);dAI与右侧中央前回(t=3.27,P<0.05)、右侧角回(t=3.48,P<0.05)、右侧额上回(t=3.41,P<0.05)FC增高;PI与右侧颞下回(t=-3.94,P<0.05)、右侧颞上回(t=-3.15,P<0.05)FC减低.②哮喘组电针后与电针前相比,vAI与全脑FC未见明显差异(P>0.05);dAI与左侧中央前回(t=3.92,P<0.05)、左侧后扣带回(t=3.49,P<0.05)、左侧角回(t=3.84,P<0.05)及右侧楔前叶(t=4.01,P<0.05)FC增高;PI与左右中央后回(左侧:t=4.09;右侧:t=4.25,P<0.05)、右侧中央前回(t=4.09,P<0.05)、左侧后扣带回(t=3.65,P<0.05)的FC增高.结论 电针能够增强哮喘患者右侧脑岛各亚区与默认网络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性,这可能是针灸干预哮喘在脑效应方面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水中六字诀功法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气道阻力、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地面六字诀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地面六字诀功法锻炼,水中六字诀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联合水中六字诀功法锻炼。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记录患者肺功能、气道阻力、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水中六字诀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高于地面六字诀组和对照组,且地面六字诀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水中六字诀组与地面六字诀组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_1%)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水中六字诀组5赫兹时呼吸黏性阻力(R5Hz)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水中六字诀组6 min步行试验(6MWT)长于地面六字诀组和对照组,且地面六字诀组6MWD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六字诀功法锻炼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独常规西药治疗,能够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加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43.
王燕  吴玉云  赵文琼  张薇  陈博  张旻  庞坚 《中国骨伤》2015,28(12):1091-1094
目的:探讨传统的休息、冷敷、加压与抬高患肢(RICE)干预与仅做休息、加压与抬高患肢(RCE)干预,两种不同干预方法对于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以明确冷敷治疗的临床中期效益。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集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89例,男30例,女59例;年龄18~60岁,平均36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24 h,平均9 h.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RICE干预组44例,RCE干预组45例,RICE组接受休息、冰敷、加压包扎与抬高患肢的干预,RCE组不接受冰敷但其他干预相同。主要疗效指标采用Karlsson评分,次要疗效指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患者满意度视觉模拟量表。安全性观测指标包括不良事件的观察。结果:在损伤2周后,RICE组的Karlsson评分44.66±11.58,与RICE组46.67±8.5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ICE组与RCE组的Karlsson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疼痛、疗效满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冷敷治疗并未能获得更大的终点效益,同时也没有证据表明冷敷影响了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三维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采集与分析手法运动数据,归纳肩、肘、膝和踝关节运动特点。方法:由1位施术者在头部、躯干、左右肩峰、肘关节内外侧、腕关节内外侧、前臂外侧、上臂外侧、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股骨大转子、胫骨结节、内外侧膝、腓骨小头、内外侧踝、足跟、双侧大腿、小腿胫骨外侧以及第1、2、5跖骨头、粘贴光标,对1位受试者完成1次颈椎“骨错缝、筋出槽”治疗的右手手法操作周期,重复5次,对施术者右侧肩、肘、膝和踝关节运动轨迹进行捕捉、记录、计算和分析。结果:手法操作过程中4个关节运动轨迹的趋势一致,其中肘关节的离散度最为明显。肩关节和肘关节的三维活动度明显,而膝关节和踝关节相对较小,然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明显大于旋转和侧弯活动。结论:石氏伤科颈椎整复手法的上肢关节灵活性较高,而下肢关节的稳定性是重要保证,其中同侧膝关节通过屈伸活动来辅助上肢发力;红外线三维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建立的手法模型可以为教学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5.
胡军林  杨涛  何开勇 《骨科》2015,34(5):612-616
摘要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吸收实验模型,以质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高良姜素浓度,考察不同肠段、药物浓度和P糖蛋白(P gp)抑制药对高良姜素吸收的影响。结果高良姜素在整个肠段都有吸收,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5.12±1.14)×10-2,(2.23±1.02)× 10-2,(4.61±0.75)× 10-2和(2.68±0.70)×10-2·min-1,同时它在回肠的吸收不受自身浓度和P gp抑制药盐酸维拉帕米的影响。结论高良姜素在肠道吸收良好,吸收过程以被动扩散为主,不受P gp外排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目的综述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现状,为更有效地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降低截肢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查阅收集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创面愈合、糖尿病足溃疡的文献资料并整理总结。结果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的机制。结论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的机制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其广度和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探究,需要更多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来夯实提供有效治疗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大肠、小肠、直肠、脾、肾、内分泌)贴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0 d时的效果。结果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30 d时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便秘症状,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48.
护理操作尤其是侵入性护理操作是护理实习生由学校过渡到临床的难关,目前临床上呈现出护生在实习过程中侵入性护理操作机会少、水平低等情况。本文整理分析该现象的现况和研究进展,为提高护生操作能力、增加操作机会,改善学校及临床教学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50.
肠道微生态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系统阐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肠道菌群、肠道菌代谢物和肠屏障功能关系,结合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概况,提出调节肠道微生态、维持肠道稳态是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