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107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高雄激素性不排卵性不孕的最常见原因,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生率高达10%.其主要表现为稀发排卵、高雄激素血症或临床高雄激素症状及卵巢呈多囊样改变等.因其临床表现的异质性,迄今为止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然而,高雄激素暴露在PCOS发病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并且近年来的研究强调了胎儿期编程学说和表观遗传学的重要性.综述雄激素在卵巢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在PCOS发病中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2.
目的:调查未婚群体在妇产科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状况,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提高避孕知识的普及以及为妇女保健提出更切合实际的建议.方法:对2011年5-11月在浙江省妇保院门诊、余杭区中医院妇产科门诊、余杭区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进行人工流产的1 296名未婚女性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并对有关方面的相关现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1 296名未婚人工流产患者中,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38岁,平均23.3岁;以大专、本科学历者最多,占64.20%;最低孕次为1次,最高孕次4次,既往未做过人工流产者占58.64%;避孕措施失败率最高者为无措施者,占35.12%,其次为安全期避孕,占18.52%.结论:初婚年龄的推迟以及待婚期时间的延长,未婚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未婚人群人工流产率明显增加.加强避孕知识和未婚青年人工流产危害性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使更多女性免于承受人工流产带来的身心伤害,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提供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中期时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变化及其与血脂代谢和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血糖代谢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产前检查、孕周在24~28周诊断为GDM的孕妇35例为研究对象(GDM组),同期选择正常孕妇3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血清RBP4、空腹血糖、服糖1、2、3小时后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值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采用Person分析血清RBP4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两组空腹和服糖后3小时血糖值及HbA1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DM组服糖后1小时和2小时的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GDM组RBP4、TC、TG、空腹胰岛素值和HOMA-IR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血清RBP4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HbA1c值均无相关性(P>0.05),而GDM组血清RBP4与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水平、TG、TC和HOMA-IR均呈正相关(r=0.523、0.521、0.490、0.620、0.486,P<0.05).结论:GDM孕妇孕中期血清RBP4水平上升,并与胰岛素抵抗、血糖以及血脂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二噁英(TCD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预实验,加入一定浓度的TCDD分别作用于11例EMs患者离体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和12例离体对照组子宫内膜细胞24 h,应用Real-time RT-PCR和ELISA法检测TCDD处理前后子宫内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TCDD未处理前,EMs组子宫内膜细胞分泌TNF-α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CDD呈剂量依赖方式促进子宫内膜细胞TNF-α蛋白的分泌,以10 nmol/L TCDD作用最明显(P<0.01),但TCDD对子宫内膜细胞TNF-αmRNA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二噁英可能通过影响子宫内膜细胞TNF-α蛋白水平的表达而参与EMs的发病过程,其主要机制可能不是通过调节其转录途径。  相似文献   
95.
二氧化硅致肺成纤维细胞连接蛋白43磷酸化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矽肺发病过程中SiO2诱导的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株(CHL)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下调及其连接蛋白43(Cx43)定位改变与Cx43磷酸化状态的关系。方法 不同剂量的SiO2刺激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PAM)的培养上清液,作用于CHL细胞。运用Western-blot方法对Cx43的磷酸化状态进行分析。结果 Western-blot结果表明:CHL细胞的膜蛋白、总蛋白及核蛋白中,空白对照组及0μg/ml SiO2剂量组只有非磷酸化的NP条带;50-500μg/ml SiO2剂量组的膜蛋白、总蛋白及核蛋白均显示NP、P1、P2、P3的磷酸化方式,并随剂量的增加,磷酸化P2、P3的水平相对增加。加入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后,CHL细胞的膜蛋白在SiO2刺激PAM的培养上清液作用下,P2、P3的水平相对减弱。结论 SiO2抑制CHL细胞的GJIC功能、改变Cx43的定位,可能是通过改变Cx43的磷酸化形式实现的,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佛波酯(TPA)相似,即通过PKC激活途径。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建立五重巢式PCR技术同步检测单细胞DMD基因和性别,探讨该技术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植入前诊断(DMD-PGD)的可行性。方法 获取正常男性、女性单个淋巴细胞和无DMD家庭史的单个胚胎细胞,用五重巢式PCR技术检测DMD基因外显子17、19、44、48和SRY基因。结果 在正常男性单个淋巴细胞扩增成功率为96.7%(145/150),假阳性率为4%(1/25),假阴性率为0(0/25)。在正常女性单个淋巴细胞扩增成功率为98%(147/150),假阳性率为0(0/25),假阴性率为0(0/25)。15个胚胎细胞扩增成功率为100%(66/75),假阳性率为0(0/25)。结论 本文建立的单细胞DMD基因外显子17、19、44、48和SRY基因五重巢式PCR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应用于DMD-PGD。  相似文献   
97.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临床少见 ,笔者报告我院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3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年龄 2 8~ 30岁 ,平均 2 8.66岁。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均在 2个月内。主诉下腹部包块 ,伴腹胀、腹痛。 3例患者先行CT平扫 ,再行增强扫描 (图 1、2 ) ,均在右侧卵巢处发现一个实质性包块 ,CT诊断为未成熟畸胎瘤 ,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3级。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发病率占畸胎瘤的 0 .90 %~ 1.44 %。好发于少女和青年妇女。患者多因下腹部出现包块 ,且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而就医。肿瘤体积大 ,直径 7~ …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孕龄对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0.2.1~2000.2.29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A组(孕龄<50天)及B组(孕龄≥50天),比较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结果A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16例(16/61),B组2例(2/59),术中出血量A组为27.73+17.70ml,B组为39.71+28.44ml,两组间上述两个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龄是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
益母草注射液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于2007年4至8月,选择全国15所三级医院440例因产科医学指征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益母草组147例,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 mg,术后2 h开始,益母草注射液臀部肌内注射,20 mg/12 h,共3次;益母草+缩官素组144例,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 mg及缩宫素10 U,术后2 h开始,益母草注射液臀部肌内注射,20 mg/12 h,共3次;缩宫素组149例,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10 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术后2 h开始,缩宫素臀部肌内注射,10 U/12 h,共3次.观察:(1)产时出血量、产后2、6、12、24、48 h的阴道出血量;(2)产后24 h总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3)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的差值;(4)不良反应.结果(1)出血量:平均产时出血量益母草组为(368±258)ml,缩宫素组为(269±14t)ml,益母草+缩宫素组为(255±114)ml,3组的产时出血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6、12、24、48 h各组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24 h总出血量:产后24 h总出血量益母草组平均为(480±276)ml、益母草+缩宫素组为(361±179)ml、缩宫素组为(381±179)ml,3组术后24 h总出血量分别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3)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益母草组为32.0%(47/147)、益母草+缩宫素组为11.1%(16/144)、缩宫素组为18.8%(28/149),益母草+缩宫素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最低,而益母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各组产后与产前比较,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益母草组红细胞计数差值为(0.3±0.5)×1012/L,血红蛋白差值为(9±13)g/L;益母草+缩宫素组红细胞计数差值为(0.2±0.4)×1012/L,血红蛋白差值为(6±10)g/L;缩宫素组红细胞计数差值为(0.2±0.4)×10124/L,血红蛋白差值为(7±30)g/L,缩宫素组、益母草+缩宫素组分别与益母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母草+缩宫素组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最低.(5)不良反应:3组中共有2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明显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且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0.
自噬是真核细胞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研究发现,自噬活性的变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1-2],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自噬活性明显减弱[3].另有报道,在子宫内膜癌中存在AKT和ERK2基因的高表达[4].迄今,有关AKT和ERK2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自噬活性是否具有调节作用仍然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