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腺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腺苷的最佳作用浓度及最佳作用时问。结果4%FBS浓度下,腺苷具有明显的促HUVEC增殖作用,为最佳浓度。在10-^4 mol/L腺苷终浓度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最佳腺苷浓度。腺苷的促生艮作用在24h即出现,在48h已达到较高水平。结论在血供基本被阻断或血流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腺苷可能对细胞增殖尤影响;但在m流减少的情况下,腺苷的应用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可能对血管新生有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片对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和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曲美他嗪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方对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肝阳上亢证)的降压效果,并探讨其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设计的方法将34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4例,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积分、24 h动态血压(ABMP)、心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血脂指标改善,评价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同时两组各随机抽取40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可显著降低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下降率,且夜间血压下降率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变异性和总有效率也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治疗组在改善眩晕、腰膝酸软、心烦、口干口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率、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ngⅡ和Hs-CRP水平下降,而血清CGRP水平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平肝潜阳方对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调节血脂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在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在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2007年1月对59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91%.有效维持量为(147±48)mg/d,最小维持量为100mg/d.雏持治疗期间有6例(10%)复发,加量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无致死患者.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是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患者耐受性好,适合基层医院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张发艳 《天津中医药》2018,35(6):477-480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与高危病之一,西医西药治疗难以完全控制,治疗成本较高。当归四逆汤属中医传统经方,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临床应用者发现其对心血管系统有着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包括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炎性因子、血管内皮保护及抗凝血等方面。结合近年来对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当归四逆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目前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经典方剂,一般认为,本方为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剂,主治胸中血府血瘀。从"开阖枢"理论理解此方,验之临床,疗效独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逆向技术在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3例经造影证实的CTO,均有另一支冠状动脉向远端血管提供良好侧枝循环,造影时CTO血管由远及近逆向显影。正向技术失败后,使用双指引导管法,逆向联合应用微导管和不同CTO专用导丝,导丝通过CTO病变后,继续进入正向指引导管内进行球囊扩张锚定,行逆向球囊扩张,正向导丝通过病变,植入支架。结果:3例成功通过逆向技术植入支架,术中无冠状动脉夹层及穿孔并发症情况。结论:逆向联合应用微导管、CTO专用导丝及逆向球囊扩张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69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组21例,未合并糖尿病组48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肥胖、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合并糖尿病组比较,合并糖尿病组冠状动脉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85.7%),其中合并三支血管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6.7)vs 17(35.4),P=0.016];合并糖尿病组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达(66.7%),其中重度狭窄90%≤D<99%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2.4)vs 11(22.9),P=0.016]。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以三支血管病变为主,重度狭窄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稳定型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8月6月十堰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心绞痛患者7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判断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58例(稳定组),变异型心绞痛20例(变异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狭窄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变异组的ST-T压低、T波倒置、ST-T压低合并T波倒置等心电图特征与稳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变异组的QRS波持续时间高于稳定组(P <0.05)。心电图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5.0%和9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RS波持续时间、T波倒置、ST-T压低合并T波倒置是冠心病患者易发变异型心绞痛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鉴别诊断稳定型心绞痛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具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心电图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药物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淋巴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为识别鉴定平肝潜阳药物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相关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26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采用平肝潜阳药物中药复方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记分、血压,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正常人及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总蛋白质,用ImageMaster 2DE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以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平肝潜阳药物中药复方治疗总有效率为88.5%;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症状,如头痛、眩晕、口干和烦躁易怒等;平肝潜阳药物中药复方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种淋巴细胞凝胶蛋白质点数依次为527&#177;41,559&#177;62和543&#177;59。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与正常人比较,有15个蛋白质表达下调,10个蛋白质表达上调;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治疗前后比较,表达下调15个蛋白质中有12个表达增强,而表达上调10个蛋白质中有6个表达降低。结论:平肝潜阳药物中药复方有缓和的降压作用,有较好的改善中医症状的作用;平肝潜阳药物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淋巴细胞蛋白质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