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方案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治疗的基本要素。目标:评估以社区为基础的个案管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长期效果。方法:从上海两区共招募730名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社区居民,380名纳入个案管理组和350名纳入对照组。个案管理涉及每月培训拜访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成员,侧重于鼓励患者坚持服药。在24个月中参加者每3个月使用Camberwell需求评价量表(CAN),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和生活质量表(QOLS)进行一次评估。那些没有得到医生批准而停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一个月或更长的患者被归为"自行决定停药"。结果:相比于常规治疗组(即每3个月的随访管理),参加个案管理计划的患者两年随访后停止服药率显著降低,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显著降低,复发率降低并且再住院率也降低了。对停止服药有独立影响的其他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停药率越高),用药缺乏家庭监督,用药剂量较高,以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个案管理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长期方法,可以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家人需要参与患者的用药管理,使用药物的最小有效剂量,并积极处理所有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的银汞黏接剂应用于黏接银汞修复时,修复后牙冠的抗裂强度的差异.方法 选40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新鲜上颌第一前磨牙,在牙合面制备近远中三面洞形,分为4组(直接银汞充填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树脂型银汞黏接剂组).样品在37℃水浴72h,5℃到55℃水浴循环2500次,然后用振动动态测试系统进行抗折实验,记录时间.结果 ANOVA和T检验显示直接银汞合金充填组与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组与树脂型银汞黏接剂组较其他实验组有更高的牙冠抗折力.结论 黏接银汞修复是一项有效的技术,并且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作黏接剂能更有效地提高牙冠的抗折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mt DNA突变与遗传性耳聋的关系 ,以及突变家系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Am An)耳毒敏感性差异的原因。方法 调查了 12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 ;抽取外周血 ,提取 DNA;PCR扩增线粒体 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目的片段 ,分别以 Alw2 6 、Apa 及 Xba 限制性内切酶检测 15 5 5 G、32 43G及 744 5 G 点突变 ;行 mt DNA 12 S r RNA、t RNALeu(UUR) 、t RNASer(UCN)及 16 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经酶切及测序证实 12个家系具有 mt DNA突变 ,形式为 :15 5 5 G突变家系 10个 ,744 5 G突变家系 2个 ,未发现 32 43G 突变家系。基因测序显示 mt DNA 16 S r RNA基因序列变化形式为 :2 2 30 G点突变、2 2 30 AG插入、2 2 43AG插入及 2 2 30 AA插入突变 ,它们在家族性 Am An耳毒敏感性家系中被发现 ,且呈母系遗传 ;在 Am An不敏感家系中未被发现。结论 单纯 15 5 5 G或 744 5 G突变家系表现为无诱因的渐进性遗传性耳聋或先天性聋 ;15 5 5 G或 744 5 G突变合并 16 S r RNA基因突变者对Am An高度敏感 ,表现为家族性敏感致聋。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连续测定 45例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 :2组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游离 T3(FT3)从转流前〔T3: 组 (1.32± 0 .77) nmol/ L , 组 (1.0 4± 0 .72 ) nm ol/ L ;FT3: 组 (2 .92± 0 .94) pmol/ L , 组 (2 .6 1± 0 .80 ) pmol/ L〕至术后 48小时〔T3: 组 (1.2 6± 0 .34 ) nmol/ L , 组 (1.2 3± 0 .0 3) nm ol/ L ;FT3: 组 (2 .81± 0 .86 ) pm ol/ L , 组 (1.83± 0 .31) pm ol/ L〕,各时相值明显低于术前〔T3: 组 (1.77± 0 .6 3) nmol/ L , 组 (1.5 7± 0 .32 ) nm ol/ L;FT3: 组 (3.2 9± 1.36 ) pmol/ L, 组 (4.75± 1.15 ) pmol/ L〕,P<0 .0 5或 P<0 .0 1。T4在整个手术期无明显改变 ,与术前比较 P均 >0 .0 5。FT4各时相值较术前略有上升 ,但 P均 >0 .0 5。TSH各时相无明显改变。结论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对患者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发生 T3降低 ,对心脏直视手术后的功能恢复产生一定影响 ,故围手术期间适当给予患者 T3治疗 ,有利于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柴胡抗菌有效成分五环三萜类活性单体Bp3的抗耐红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ERSA)作用及其与红霉素的协同作用。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测定Bp3对20株ERSA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C)及其与红霉素的协同作用。结果 Bp3对ERSA的抑菌作用优于红霉素,且联合用药时显著减少了每一药物的MIC。20株耐红霉素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方式。结论结构明确的五环三萜类单体Bp3对ERS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红霉素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6.
腰椎滑脱术后失败病例后路再手术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个体化腰椎后入路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术后失败病例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再手术治疗的12例腰椎滑脱术后失败病例的临床资料,单纯腰椎不稳2例,单纯腰椎管狭窄1例,腰椎不稳伴腰椎管狭窄4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明显植骨未融合4例;内置物失败包括椎弓根内固定松动5例,椎弓根螺钉断裂3例(其中2例合并椎间融合器突入椎管),单纯椎间融合器突入椎管1例。再手术时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双侧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术5例,双侧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单枚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术3例,单侧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单侧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术2例,单纯椎板间开窗减压术1例,另1例更换cage椎体间融合,而保留原有的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综合评价再手术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1例硬膜囊撕裂,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抬高床脚,术后5d脑脊液漏愈合,无脊髓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5~4年,平均2.7年。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椎间融合器无移位;未见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松动或断裂;腰椎滑脱无加重或复发。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末次随访时为21.9%±3.0%,与术前81.8%±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滑脱术后失败因素复杂,应根据具体病因个体化选择手术方法,后路手术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源性右肝后叶胆管损伤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医源性右肝后叶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按损伤原因分为3类,即Ⅰ类:右肝后叶胆管刺伤或裂伤;Ⅱ类:热损伤(电灼伤);Ⅲ类:结扎横断伤。根据损伤原因、伤后发现时机和损伤程度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在优良的胆道外科技术的保证下灵活选择适合于患者的手术方式,才可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ST段早期恢复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心肌再灌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比较溶栓再通后早期ST段恢复与未恢复者住院期间临床结局的差异,探讨ST段早期恢复在心肌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 108例溶栓经酶学等指标临床判定再通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按照有无早期(溶栓后2h)ST段恢复分为两组。连续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了解心肌酶峰出现时间及峰值;放射性核素评估左心室功能。观察4周住院期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室壁瘤、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 无论是前壁MI还是下壁MI,ST段早期恢复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未恢复组(P<0.05);CK峰值则低于未恢复组(P<0.05)。住院期间ST段恢复组核素心肌显像充盈缺损、CHF及室壁瘤发生率低,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高(P值均小于0.05)。结论 同ST段未恢复组相比,溶栓再通后ST段早期恢复者临床预后好。心电图模式可以反映再灌注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在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s,VM)腔内激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2例VM患者在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中应用超声辅助定位,观察腔内激光治疗后病灶吸收情况.结果 经过激光作用的病灶内表现为等回声及高回声区域,多普勒模式下见血流信号的充盈范围明显缩小.术后随访发现原病灶内表现为均一的等回声区域,边界不清,无明显血流信号充盈.术后所有患者均无皮肤灼伤、神经功能障碍等.影像学及症状的改善均令人满意.结论 VM腔内激光治疗中应用超声,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定位准确,保障了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并能客观的评价治疗效果,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盐酸多奈哌齐与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求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缓解血管性痴呆的方法。方法:我们选用随机双盲法来研究盐酸多奈哌齐(n21)和石杉碱甲(n21)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使用MMSE中文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检测和18 f-FDG-PET作为评价疗效的标准。结果:常规使用两种药物在观察期内疗效和副作用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都可以有效的防止病情恶化。结论:盐酸多奈哌齐与石杉碱甲是可以有效防止血管性痴呆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