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例617例,分析血小板减少的不同病因和血小板降低的不同程度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主要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先兆子痫(PE)、HELLP综合征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按照上述五种病因分为五组患者,其年龄、住院天数、分娩孕周、孕次、产次及孕前BMI、血小板最低值、首次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孕周及血小板最低值出现孕周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的早产率、胎死宫内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出生5分钟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重等妊娠结局存在组间差异(P<0.05)。依血小板降低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随血小板减少程度的增加,三组间剖宫产率、早产率、死产率、产后出血率、贫血率、输血小板治疗率、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其余病理性血小板减少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母婴的安全,尤其HELLP综合征及DIC。血小板计数<50×109/L对不良妊娠结局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论述孕产期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实践,为建设类似信息系统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孕产期保健管理子系统开发建设与升级改造进行案例研究。结果在需求分析基础上,明确系统建设内容和主要功能,采用适宜的技术架构和网络架构进行开发设计,实现对孕产期保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支撑保障。结论孕产期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社区、产检机构、分娩机构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有助于优化管理流程,促进孕产期保健管理职能机构的业务协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和长治市三级妇幼专科医院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病因和特点,为不同级别城市的妇幼医疗保健机构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不孕症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A组,3652例)和长治医学院附属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妇科(B组,196例)就诊的不孕不育夫妇为调查对象,比较两组女性患者的一般情况、不孕症的病因构成及男女方不孕不育病因特点等。结果A组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和不孕年限显著高于B组(P<0.05)。不孕病因上,A组女性患者由盆腔因素和男方因素引起不孕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32.12%vs.13.27%和51.23%vs.21.94%,P<0.05);排卵障碍引起不孕的比例显著低于B组(42.61%vs.77.55%,P<0.05)。两组女性患者均以卵巢性闭经或月经失调引起的不孕症为首位,A组显著低于B组(70.24%vs.80.92%,P<0.05)。男方因素中两组患者均以弱精子症占首位,且A组显著高于B组(98.24%vs.90.70%,P<0.05)。A组患者由2个病因引起不孕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由男方因素及男女双方因素引起不孕的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北京市和长治市三级妇幼专科医院的不孕症病因构成有显著差异,应在现有优势医疗资源的情况下,分别开展有侧重、有针对性的诊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失眠现况,分析导致ACS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ACS患者的失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筛选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符合标准的ACS住院患者771例,入院7d内病情稳定后完成基线社会人口信息学资料、睡眠质量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生活质量量表12(SF12)以及社会支持调查量表(ESSI),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患者失眠的因素。结果共收回741例患者的有效问卷,741例患者中男510例(68.8%),女231例(31.2%)。487例(65.7%)存在至少一种失眠症状,其中308例(41.6%)存在入睡困难,369例(49.8%)存在夜间易醒,116例(15.7%)存在早醒,74例(10.0%)同时存在早醒和入睡困难,53例(7.2%)同时存在早醒、夜间易醒和入睡困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体力活动情况(OR=0.636,95%CI 0.411~0.984)、抑郁(OR=1.908,95%CI 1.101~3.305)和低社会支持(OR=0.278,95%CI 1.198~3.301)是ACS患者存在失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接近2/3的ACS患者存在失眠症状,入睡困难和夜间易醒是最常见的表现;体力活动情况、抑郁和社会支持与发生失眠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5.
1例62岁女性患者因下肢动脉栓塞收入院,入院第7天行手术,术后给予肝素钠微量泵泵入抗凝,尿激酶微量泵泵入溶栓,继续降脂、保肝、抗贫血治疗。启动肝素用药24 h内血小板计数从330×10^9/L下降至82×10^9/L,最低值为48×10^9/L。停用肝素后给予阿加曲班替代抗凝治疗,患者血小板计数3 d后升高至正常范围。根据APTT水平调整阿加曲班注射液泵速,持续泵入。下肢动脉栓塞病情加重未缓解。患者行截肢手术,术后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利伐沙班维持抗凝治疗。患者病情稳定,8 d后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011-2012年北京市0-1岁儿童发育迟缓社区筛查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丹佛发育筛查法(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对辖区内0-1岁儿童进行发育迟缓筛查,并按工作常规要求网上直报2011、2012年儿童发育迟缓筛查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0-1岁儿童发育迟缓筛查率全市(户籍+非户籍)为63.31%,户籍在册儿童筛查率为72.64%,非户籍为47.92%,与2011年全市49.95%(其中户籍57.43%,非户籍37.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筛查率明显提高。有4个区县全市筛查率超过85%,城区、近郊、远县地区全市筛查率2012年均高于2011年,城区已完成十二五指标,与远、近郊各区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各区县筛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远、近郊各区县总体筛查水平较低,下步工作中应该继续加大发育筛查人员培训力度、加强发育筛查工作的管理力度并根据地区情况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7.
张宁  徐铭军 《安徽医药》2014,(7):1353-135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连续腰麻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患者52例,连续腰麻组29例,全身麻醉组23例,分析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出血量等基本情况,记录两种麻醉过程血压、心率变化及对于新生儿的影响。结果两组在血小板计数、出血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连续腰麻组产妇在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5 min无影响与全麻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血压在麻醉开始后均下降,但在麻醉后10 min连续腰麻组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全麻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连续腰麻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麻醉中可安全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孕期体操运动对不良症状的改善作用,为开展孕期体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5个孕妇学校的孕25~34周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研发的孕期体操,观察孕期不良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 孕妇通过体操干预,便秘症状改善率为81.2%,失眠改善率为82.8%,腿抽筋症状改善率为89.3%,浮肿症状改善率为53.3%,腰背疼痛感改善率为72.5%,血糖控制改善率为50%,髋关节打开程度改善率为90.6%。结论 孕期体操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孕期便秘、失眠、腿抽筋、浮肿、腰背疼痛等不良症状,孕妇养生保健体操是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研究将病毒感染视为可能影响男性生育力的破坏性因素。男性生殖系统的炎症与不育相关。本文概述了影响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病毒及其对生育力的有害影响。仍需进行大量研究以阐明不同类型的病毒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作用的机制,从而开发出更适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1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ivgtt,qd×7×2加拜阿司匹林0.1g qn口服。对照组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ivgtt,qd×7×2加拜阿司匹林0.1qn口服。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明显,而对照组症状改善较微。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静点更能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