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新型标志物PEG-344在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以及经典肺炎克雷伯菌毒力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2021年某院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大蜡螟毒力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分组,将菌株分为高毒力组和经典组;进一步进行黏液丝试验、wzi基因测序和毒力基因检测p(rmpA、prmpA2、PEG-1631、PEG-589、PEG-344)。结果 共收集肺炎克雷伯菌36株,根据大蜡螟毒力试验结果将其分为高毒力组16株,经典组20株;高毒力组黏液丝阳性菌株占87.50%(14株),经典组黏液丝阳性菌株占15.00%(3株);毒力基因PEG-344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经典的独立标志物prmpA、prmpA2。除1株经典组wxwh3(wzi-2)菌株PEG-344阳性以外,其余菌株PEG-344结果与毒力分组完全一致。结论 内膜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EG-344能更准确地鉴别高毒力菌株,及时提醒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医生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背景:建立髋部骨折术后肺部感染列线图预测模型,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降低医疗成本至关重要。目的:构建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为可行性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0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0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训练集)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和联合模型对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效能,运用RStudio软件中的glmnet、pROC、rms等工具构建了一个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并进一步绘制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在对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同院行手术治疗的13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验证集)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以及决策曲线的分析后,进一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与结论:①此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9.18%(28/305);②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森林图显示,术前住院天数、白细胞值、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钠水平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示拟合良好(χ2=4.57、P=0.803);对以上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联合模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均区分度良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图形校准法、C指数、决策曲线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校准曲线位于标准曲线和可接受线之间,该列线图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一致性良好;④验证集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形校准法、决策曲线验证预测模型,显示预测结果与临床实际相比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构建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利用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可筛选出高危人群,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受体(the 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的表达及其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90例。根据《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中关于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骨量正常组(DMN,32例)、骨量减少组(DMOPN,30例)、骨质疏松组(DMOP,28例)。患者入组后,均接受腰椎骨密度检测,并采血检测血浆戊糖素、I型前胶原N端前肽(type Iprecollagen N terminnal propeptide,PINP)、I型胶原羧基多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l peptide,ICTP)、内源性分泌型RAGE(esdogenously secretory RAGE,esRAGE)。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腰椎骨密度与各血浆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DMOP组腰椎L2、L3、L4的骨密度均显著低于DMN组、DMOPN组,且DMOPN组L2、L3、L4腰椎骨密度显著低于DMN组(P<0.05)。DMOP组血浆戊糖素、esRAGE显著高于DMN组、DMOPN组(P<0.05),DMOP组血浆PINP水平显著低于DMN组,且血浆ICTP水平显著高于DMN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腰椎L2、L3、L4的骨密度与血浆戊糖素、esRAGE呈负相关(r=-0.625、-0.613、-0.682、-0.691、-0.641、-0.638,P<0.05),而与血浆PINP、ICTP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L2、L3、L4骨密度明显下降,且血浆戊糖素、esRAGE显著上调,其中L2、L3、L4骨密度与血浆戊糖素、esRAGE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时程亚低温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损伤标志物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6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短时程(2 d)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 n=30)和长时程(5 d)亚低温治疗组(观察组, n=32),治疗后第6天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脑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期间观察患者昏迷时间及30 d致残率与30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第6天时,观察组血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6天时,观察组患者血清髓鞘碱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颅内血肿、胃肠动力减弱、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30 d致残率及30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程亚低温治疗有利于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及氧化应激损伤,缩短昏迷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尤建良教授治疗肺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中国正迅速增长,仅次于胃癌和肝癌,居中国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并已成为中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1].大多数肺癌病人在明确诊断时已为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传统的西医治疗如全身化疗或局部放疗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不能有效提高生存期且毒副反应大,严重影响了生存质量[2].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变化,探讨其与TIC染色变化的关系. 方法 4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2h、脑缺血6h再灌注不同时间组(0 h、0.5h、2h、6h、24 h),每组各4只.脑缺血2h组、脑缺血6h组采用线栓法制作成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各组大鼠于不同再灌注时间点行MRI DWI扫描,结束后立即处死,取相应部位脑组织行TTC染色,观察分析其与DWI成像的关系. 结果 脑缺血2h组、脑缺血6h组再灌注0h均可见部分右侧大脑半球DWI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降低,TTC染色可见部分右侧大脑半球失染呈白色.缺血2h组再灌注24 h后DWI异常信号区相对面积明显变小,ADC值增大,TTC失染相对面积变小,较再灌注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缺血6h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6h组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较脑缺血2h组再灌注相应时间点DWI异常信号区相对面积大,ADC值低,TTC失染相对面积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2h组、脑缺血6h组再灌注相对应时间点DWI异常信号区面积与TTC染色失染区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可用MRI DWI成像评价脑缺血面积.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髋关节假体设计不断完善,人体髋关节置换术(THA)逐渐增多,医生必须面对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发症的治疗。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一般是由创伤、患者老龄化等导致,复杂性更强,发生率逐渐增高。受到患者活动量和生存期的限制,在治疗中存在很多困难,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失败率也很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全面分析骨折类型,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本文主要综述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进展,为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对肝外胆管癌(EHCC)病理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HCC,并于术前行3.0 T MRI常规序列及IVIM-DWI序列扫描的患者33例.测量计算以下参数:肿瘤DWI单指数成像ADC值;IVIM-DWI成像参数,包括真性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和假性扩散系数(D*)值.不同病理级别EHCC组间参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正态分布)或Kruskal-Wallis日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各参数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33例EHCC患者按照病理分级分为高分化(Ⅰ级)9例、中分化(Ⅱ级)13例和低分化(Ⅲ级)11例,ADC值分别为(1.34±0.23)×10-3 mm2/s、(1.22±0.19)×10-3 mm2/s、(0.97±0.13)×10-3mm2/s,D值分别为(1.31±0.15)×10-3mm2/s、(1.17±0.14)×10-3mm2/s、(0.86±0.12)×10-3mm2/s,D*值分别为(5.84 ±0.73)×10-3mm2/s、(6.39±1.67)×10-3mm2/s、(5.56±2.01)×10-3mm2/s,f值分别为37.35±9.01、30.91±8.55、22.78±7.47.不同病理分级组间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D值和f值均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7、-0.821、-0.582,P均<0.05),ROC AUC分别为0.743、0.876、0.691,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IVIM-DWI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EHCC的组织分化程度和血供,对术前预测肿瘤病理分级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归属于中医学“血积”“ 髓实”“ 积聚”的范畴。作为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单纯的分证论治不足以构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医诊疗体系。本文基于“态靶因果”的诊治思路,即根据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整体证候特征”(“态”)及其具体症状或异常指标(“靶”),通过当前的 “态”推测其发生的原因(“因”),并预测将来会出现的病理结果(“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前预防,达到 “治未病”效果。通过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分期与分型的辨证论治思路,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以热毒、痰湿、瘀血、寒凝、肾虚5型论治,可分别选用靶方犀角地黄汤、导痰汤、通脉活血汤、阳和汤和大补阴丸来调整患者内环境,同时可选用主要由大血藤、猕猴桃根、冬凌草、八角莲、瓦楞子、海藻、昆布、水蛭、土鳖虫、全蝎、肉桂、墨旱莲等组成的靶药组合。  相似文献   
10.
非处方药物管理制度与医院药学任务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非处方药物(OTC)管理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的需要。据报道[1],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药物,有40%属于OTC;在我国药品零售市场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另据Hal预测[2],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