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在无痛胃镜患者检查前不同时间口服及服用后体位不同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740例,随机分成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n = 300)、西甲硅油组(n = 240)和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n = 200)。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前5、10、15、20、25、30、45和60 min口服上述药物及服药后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坐位、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丙泊酚使用剂量、胃镜操作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检出率。结果 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丙泊酚使用剂量、内镜操作时间和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检出率明显优于西甲硅油组和对照组(P < 0.01),而西甲硅油组又优于对照组(P < 0.01);3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在无痛胃镜检查前20和25 min口服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后,胃镜视野清晰度更佳(P < 0.05),但这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优于坐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 14.56,P1 = 0.000;χ22 = 16.61,P2 = 0.000);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 0.12,P3 = 0.733)。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前应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可有效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少丙泊酚使用剂量、提高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检出率;胃镜前20和25 min服药及服药后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及卧位(间断左右侧身)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族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2003年3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91例家族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293例散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族性胃癌患者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散发性胃癌患者[65.9%(60/91)比52.6%(154/293),P=0.025],低分化者所占比例高于散发性胃癌患者[68.1%(62/91)比55.6%(163/293), P=0.034]。家族性胃癌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散发性胃癌患者(25.6%比38.9%,P=0.001);进一步分层分析,T4期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4.5%和30.5%;N3期患者分别为10.4%和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他T分期和N分期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家族性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HR=2.271)、病理类型(HR=1.449)、浸润深度(HR=1.748)及淋巴结转移(HR=1.487)是影响家族性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散发性胃癌比较,家族性胃癌患者具有肿瘤分化差和预后不佳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于2014年03月~2017年02月期间收治的78例高钾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清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显著的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钾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血钾水平进而减少患者高钾血症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归属于中医学“血积”“ 髓实”“ 积聚”的范畴。作为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单纯的分证论治不足以构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医诊疗体系。本文基于“态靶因果”的诊治思路,即根据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整体证候特征”(“态”)及其具体症状或异常指标(“靶”),通过当前的 “态”推测其发生的原因(“因”),并预测将来会出现的病理结果(“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前预防,达到 “治未病”效果。通过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分期与分型的辨证论治思路,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以热毒、痰湿、瘀血、寒凝、肾虚5型论治,可分别选用靶方犀角地黄汤、导痰汤、通脉活血汤、阳和汤和大补阴丸来调整患者内环境,同时可选用主要由大血藤、猕猴桃根、冬凌草、八角莲、瓦楞子、海藻、昆布、水蛭、土鳖虫、全蝎、肉桂、墨旱莲等组成的靶药组合。  相似文献   
7.
李彤晖  李林  蒋楠  樊艺婕 《陕西中医》2012,33(7):898-899
目的:对中药沙棘籽中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优化了皂化条件,补充完善了该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anbon Kromasil C18200mm×4.6mm I.D.不锈钢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维生素E在0.09888~0.4449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9%(n=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作为中药沙棘籽中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雄性DM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半夏泻心汤组(中药组)和多潘立酮组(西药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药组给予半夏泻心汤[5.4 g/(kg?d)]灌胃,西药组给予多潘立酮[5 mg/(kg?d)]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每天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持续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及血糖,给予半固体营养糊灌胃测定胃残留率,利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观察胃窦c-kit阳性ICCs及SCF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减轻,血糖及胃残留率升高,c-kit阳性ICCs及SCF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个用药组多饮、多食及多尿症状减轻,精神状态好转,体重、c-kit阳性ICCs及SCF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胃残留率降低(P〈0.05);中药组血糖降低(P〈0.05),且中药组c-kit阳性ICCs平均光密度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可以促进糖尿病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c-kit ICCs及SCF的表达,对受损的DM大鼠胃窦ICCs、SCF有部分恢复作用,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胃动力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5例(病例组),给予环孢菌素治疗[环孢菌素5 mg/(kg·d)分3次服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2受体、IL-3、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观察环孢菌素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55±25) μg/L比(32±7)μg/L,(28±11) μg/L比(18±5)μg/L,(40±12)μg/L比(28±10) μg/L,均P<0.05],正调控因子IL-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19±6) μg/L比(24±6)μgL,P<0.05];环孢菌素治疗后IL-2[(37±11) μg/L]、IFN-γ[( 19 ±7) μg/L]、TNF-α[ (34±11) μg/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L-3水平[(25±7)μg/L]明显上升(P<0.05).结论 环孢菌素能调控造血因子释放,降低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α水平,升高造血正调控因子IL-3水平,促进造血功能改善和恢复.  相似文献   
10.
蒋楠 《口腔正畸学》2010,(3):175-175
2010年8月23日下午四时,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牙科学院的毛剑教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做了一场题为“ Stem cel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omatology ”的精彩演讲。本次讲座由周彦恒教授主持,并吸引了百余名医师及研究生前来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