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2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52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580篇
内科学   536篇
皮肤病学   116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科学   388篇
综合类   1493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304篇
  3篇
中国医学   789篇
肿瘤学   108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关阴囊Paget病的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的影像特点,提高对阴囊Paget病的辅助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皮损的RCM和皮肤镜表现。结果:皮肤镜图像:5例患者皮损处均可见红色背景,乳白色的无结构区,白色鳞屑、溃疡,血管形态为不规则血管。其中3例可见亮白色的线,3例皮损处可见白色的圆点。RCM图像:5例皮损均表现为表皮结构紊乱,正常的蜂窝状结构消失,可见许多暗孔,体积较正常细胞1.5倍大小。在表皮下层,接近真皮与表皮交界处的水平处可见Paget细胞合并成较大的肿瘤巢,类似于暗色腺状结构,巢内可见血管结构,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在真皮层正常的乳头状结构不可见。典型Paget细胞体积一般为正常角质细胞的2倍。其中1例肿瘤巢内可见大量树突状细胞。1例表皮及真皮浅层均可见高折光的不规则噬色素颗粒。结论:皮肤镜与RCM联合使用可以对阴囊Paget病进行实时的体内诊断。  相似文献   
2.
3.
单发性神经纤维瘤临床少见,我科治疗1例发生在足趾末端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蒜素对脑局灶缺血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脑局灶缺血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或轻药物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大蒜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3组,于末次给予试药1.5h后颈总动脉插管取血,加入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或胶原,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2)采用化学刺激(FeCl3)诱导血栓闭塞法制备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4组,给药方法同实验(1),颈总动脉插管取血后分离血浆,测定血浆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3)加入ADP孵育激活性,离心得到血小板沉淀块,透射电镜下观察血小板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组或模型组相比,大蒜素大剂量组(10mg/kg)、小剂量组(5mg/kg)均可显著抑制药物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且大剂量组显著优于小剂量组(P<0.05);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浆TXB2的含量,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大剂量组还显著升高血浆中6-keto-PGF1α水平(P<0.05,P<0.01);可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过程中超微结构的改变,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活化时大量释放的活性肽TXA2、促进恢复TXA2/PGI2平衡,抑制血小板激活释放过程中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对脑梗塞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低位马蹄型脓肿病灶的范围广 ,通常的手术方法创伤大。从 1 999年~ 2 0 0 1年 ,我科采用一次性主灶完全切开、其它部位切开引流法治疗此病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 本组患者 1 5例 ,男 9例、女 7例 ;年龄 2 0岁~ 5 4岁 ,平均 36岁。病程 3d~ 2个月 ,平均2  相似文献   
6.
磁感应治疗肿瘤新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仍是当今国际医学界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支柱。热疗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肿瘤治疗手段,是指用加热的方法使人体癌变处的局部温度升高从而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局部热疗按治疗时所产生的温度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温热疗法(42~46℃)、高温疗法(46~70℃)和热切除(〉70℃)。热疗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同化疗、放疗相比较少受副作用的限制,这使得热疗可以多次重复,而不用像化疗、放疗那样考虑毒性副作用在体内的积累,因而在肿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白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对不同病程SARS患者的血涂片进行形态观察和分析。结果:SARS患者发病期间,其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而且出现核仁及多核仁现象,随病程进展,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例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核仁的淋巴细胞也随之减少至消失,均为正常成熟的淋巴细胞。结论:SARS患者发病期间,外周血涂片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分叶核)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减少,随病程进展出现的核仁淋巴细胞减少,血细胞比例、形态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贫困地区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336例(336只眼)Ⅳ级以上核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晶状体摘除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天、3天视力在0.5以上分别为240只眼(71.4%)、265只眼(78.8%)。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眼压升高。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晶状体摘除治疗Ⅳ级以上核白内障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散光小,并且视力恢复快,费用低。手术技巧的提高可避免或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柴苓小方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异常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刺激系膜细胞异常增殖。MTT法检测柴苓小方对㈣异常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柴苓小方的细胞毒作用。采用RT—PCR检测药物作用不同时间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的表达。结果:柴苓小方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系膜细胞异常增殖并显著减少PCNA阳性细胞数而没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并且柴苓小方可以显著地上调p21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柴苓小方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GMC8异常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脉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通脉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通脉益智胶囊治疗组 ( 30例 )和喜德镇治疗组 ( 2 0例 )患者 ,于治疗前后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TPA)、抗凝血酶Ⅲ (AT Ⅲ )活性、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因子 (PAI)、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D)和纤溶酶原 (Pig)。 结果 :通脉益智胶囊对纤溶功能的作用显著优于喜德镇 (P <0 .0 5 )。通脉益智胶囊组患者治疗后TPA、AT Ⅲ活性升高至正常范围 ,PAI、FDP、DD、Pig活性较治疗前下降 ;喜德镇组患者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通脉益智胶囊可通过调整机体纤溶系统的功能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阻止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